| 
 新書推薦:
 
  《 
			50岁后的家庭生活:中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家务劳动与孩童照料
			》
 售價:HK$ 
			140.8
 
  《 
			《正义论》导读 壹卷Yebook 理解《正义论》关于哲学、科学、社会、历史和人类未来的批判性思考
			》
 售價:HK$ 
			90.2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平装版 全八册)
			》
 售價:HK$ 
			327.8
 
  《 
			万物皆有时:中世纪的时间与生活
			》
 售價:HK$ 
			96.8
 
  《 
			英特纳雄耐尔——《国际歌》的诞生与中国革命
			》
 售價:HK$ 
			184.8
 
  《 
			爱丁堡古罗马史(上辑1-4卷)
			》
 售價:HK$ 
			306.7
 
  《 
			心悦读丛书·善与恶的距离: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学
			》
 售價:HK$ 
			74.8
 
  《 
			万有引力书系 · 崇祯七十二小时:大明王朝的最后时刻
			》
 售價:HK$ 
			85.8
 
 
 | 
         
          | 編輯推薦: |   
          | 1)实训内容的全面更新:全面淘汰传统工训设备,全面采用现代智能装备,进而实现工程训练内容的全面更新;2)实训设备的先进性:大量使用与生产一线一致的现代智能制造装备,确保学生了解最新的制造工艺方法及工艺知识;3)实训内容的系统性:通过各种智能产线的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系统观、质量观和工程观;4)教学内容基于项目式教学理念设计,贯彻CDIO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  
         
          | 內容簡介: |   
          | 为了适应现代制造业对大学生的要求,近三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先后投入一亿元,在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完成了智能制造平台的建设,率先在国内将传统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为基于智能制造产线的工程训练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书基于最新的智能制造平台,详细介绍了与之配套的36个基础工程实践教学项目的安全、实训目标、重难点、项目流程及操作细节等信息,作为本校学生参加工程训练教学的教程使用。本书拟作为华中科技大学工程训练教学的学生用书,与学校拟另行出版的“智能制造”相配套。本书侧重于工程训练教学的一线,由一线的工程训练指导教师编写,系统介绍了各智能产线训练项目中的安全、目标、重难点、项目流程及操作细节等信息。通过各种智能产线的工程实训,让学生了解对智能制造有深入的认识,有助于系统观、工程观和质量观的建立,为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工程基础。 |  
         
          | 關於作者: |   
          | 一直从事材料成形、模具CAD/CAM/CAE及工程训练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先后参加或主持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及863项目,主要有:“进口3058复杂变速箱体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厂校合作项目)、 “可控气压下镁合金消失模铸造充型特性及界面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顶目)、“振动压力场作用下镁(铝)合金消失模铸造技术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012年进入工程实践创新以来,一直从事一线的工程训练教学,参与教学的工种包括材料成形、数控加工及电工电子训练等。近年来作为材料成形实验室主任,主要负责了中心激光加工车间、智能焊接车间、智能铸造车间、智能锻造车间、高分子成形、粉末材料成形、材料成形虚拟仿真、3D打印等实训室的建设。 |  
         
          | 目錄: |   
          | 引言(1) 
 0.1制造业的发展历程(1)
 
 0.2典型机械零件加工工艺(2)
 
 0.3电工电子技术(4)
 
 0.4智能制造(6)
 
 0.5工程训练课程的目的、内容及要求(7)
 
 第一章材料成形技术(11)
 
 1.1铸造成形训练(11)
 
 思考题(18)
 
 1.2锻压成形训练(19)
 
 思考题(26)
 
 1.3焊接成形训练(26)
 
 思考题(34)
 
 1.4粉末材料成形训练(34)
 
 思考题(40)
 
 1.5高分子材料成形训练(40)
 
 思考题(45)
 
 1.6增材制造训练(45)
 
 思考题(52)
 
 第二章基础机械加工技术(53)
 
 2.1钳工与装配训练(53)
 
 思考题(61)
 
 2.2普通车削加工训练(62)
 
 思考题(68)
 
 2.3普通铣削加工训练(68)
 
 思考题(74)
 
 2.4工业测量训练(74)
 
 思考题(82)
 
 第三章先进制造技术(83)
 
 3.1CAD/CAM训练(83)
 
 思考题(89)
 
 3.2CAPP训练(89)
 
 思考题(94)
 
 3.3数控车削加工训练(94)
 
 思考题(100)
 
 3.4数控铣削加工训练(101)
 
 思考题(108)
 
 3.5加工中心训练(108)
 
 思考题(121)
 
 3.6数控磨削训练(121)
 
 思考题(127)
 
 3.7工业机器人基础应用(127)
 
 思考题(134)
 
 3.8工业机器人结构与装调训练(135)
 
 思考题(143)
 
 3.9智能制造系统训练(143)
 
 思考题(149)
 
 3.10智能制造生产运营虚拟仿真训练(150)
 
 思考题(154)
 
 3.11材料成形虚拟仿真训练(154)
 
 思考题(162)
 
 3.12激光加工训练(162)
 
 思考题(168)
 
 3.13电火花加工训练(168)
 
 思考题(174)
 
 第四章电工电子技术(175)
 
 4.1电子工艺基础训练(175)
 
 思考题(180)
 
 4.2PCB设计与制作(181)
 
 思考题(187)
 
 4.3电子产品装配训练(187)
 
 思考题(194)
 
 4.4电工工艺训练(194)
 
 思考题(198)
 
 4.5PLC的开关量控制应用训练(198)
 
 思考题(205)
 
 4.6PLC的运动控制应用训练(205)
 
 思考题(212)
 
 4.7基于PLC的人机界面应用训练(212)
 
 思考题(219)
 
 4.8电子开发原型平台应用(220)
 
 思考题(227)
 
 参考文献(228)
 |  
         
          | 內容試閱: |   
          |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强调,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培养卓越工程师,必须大力提高工程实践教育质量。工程实践创新中心是高校工程教育实践教学平台,工程训练是高校工科教学规模最大、学生受众*多的实践课程,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发挥着独特作用。为了适应新时代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华中科技大学投入巨资,完成了以智能制造为特征的新一代工程实践创新中心的建设。中心的硬件建设和课程改革主要基于以下理念:一是强调工程训练应体现时代特征,要用*领先的理念、*前沿的技术、*先进的应用来支撑人才培养;二是工程训练用的智能产线和智能装备要突出“三国六化一核心”,着重使用国产智能装备、国产数控系统、国产工业软件;三是改革工程训练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观、质量观和系统观;四是强调真刀实枪、真材实料地开展工程训练。本书为我校工程训练课程基础实践教学环节的配套训练指导书,涵盖了材料成形技术、基础机械加工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电工电子技术四个方面,共32个实践项目。考虑到本书面向对象为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其缺乏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每个项目都围绕训练目标、内容及要求,训练设备,训练要点及操作步骤,训练考核评价标准展开,结合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达到简洁易懂和全面系统的平衡。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机械及近机械类专业的工程训练、机械制造实习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本书由吴志超主编。参加教材编写的有:吴志超(引言、1.4、3.1)、霍肖(1.1、1.2)、王亚辉(1.3)、王俊敏(1.5)、赵江涛(1.6)、周琴(1.7、3.11)、汪琦(2.1、2.4)、罗龙君(2.2、3.3、3.6)、孙祥仲(2.3、3.4、3.5)、林晗(3.2、3.13)、李萍萍(3.7、3.8)、易奇昌(3.9)、熊大柱(3.10)、李华飞(3.12)、陈赜(4.1、4.2、4.3)、程佩(4.4、4.5、4.6、4.7、4.8)。本书由吴志超统稿,相关视频资源由相关一线授课老师负责制作。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参阅了有关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的教材和资料,得到了工程实训中心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以及梁延德、童幸生、胡庆夕、王志海等同行专家的大力指导,他们对本书的撰写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出版过程中,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也给予了我们极大支持与帮助,使本书得以顺利付梓。编者在此谨向所参考文献的单位和作者以及为我们提供帮助的人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方面专家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22年11月于武汉喻家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