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乳腺整合肿瘤学 国际经典乳腺肿瘤学译著 一部聚焦乳腺肿瘤综合治疗的实用专著
			》
 售價:HK$ 
			140.8
 
  《 
			识药食药——免“疫”防病
			》
 售價:HK$ 
			53.9
 
  《 
			钩针编织曼陀罗花样
			》
 售價:HK$ 
			65.8
 
  《 
			两晋南北朝史 一口气看懂两晋南北朝史
			》
 售價:HK$ 
			74.8
 
  《 
			这样吃 长得高 临床营养师和新手父母的儿童营养指南 专注解决0到16岁孩子营养问题
			》
 售價:HK$ 
			57.2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107.8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108.9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65.8
 
 
 | 
         
          | 內容簡介: |   
          | 全书分总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的主要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等六个专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研究生核心课程,同时也是该专业博硕士研究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系统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设置目的和内容要点,深刻揭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培养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的核心能力与素养。 |  
         
          | 關於作者: |   
          | 佘远富,扬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现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扬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兼任江苏省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等。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教学与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社科基金、教.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15项。出版著作3部、教材2部,发表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研究论文60多篇。先后获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16项。 |  
         
          | 目錄: |   
          |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第二节思政课何以成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第三节新时代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
 第四节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守正”与“创新”
 第二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任务
 第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
 第二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
 第三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规律
 第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规律
 第四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第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
 第二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第五章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特质与内在逻辑
 第二节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转化的基本样态与原则遵循
 第三节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相互关系
 第四节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能力要求
 第六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
 第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传统模式
 第二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现代化模式的构建
 第三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现代化模式的实践运用
 后记
 |  
         
          | 內容試閱: |   
          | 总序 文脉是息息相通的文化血脉,是以人的生命和灵性打造的文化命脉。在文脉流变中,只有认真总结文脉流变的规律,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才能引导我们全面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创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通过文脉流变和文化创新研究,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建构和谐社会关系、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需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通过文脉流变与文化创新研究,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为学科发展述学立论和建言献策,以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正是立足于这一历史和现实语境,扬州大学于2017年启动“十三五”重点学科建设工程,设立“文脉流变与文化创新”(交叉学科)建设项目,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再发现,将其有价值和现实针对性的精神资源予以传承和创新。
 “十二五”以来,扬州大学文科学科建设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获批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学科,2012年中国史学科获批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学科建设展示出新的姿态。2014年,整合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法学三个一级学科的优势,其“文化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学科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标志着扬州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