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汗青堂丛书022——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新版)
			》
 售價:HK$ 
			140.8
 
  《 
			陈舜臣近代史三部曲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录 走向辛亥
			》
 售價:HK$ 
			249.7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85.8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209.0
 
  《 
			东亚朱子学研究:日本朱子学研究
			》
 售價:HK$ 
			85.8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424.8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587.6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81.4
 
 
 | 
         
          | 內容簡介: |   
          | 本教材编写强调基础理论知识“适用、适度、够用”。坚持“多实际思考,少空洞照搬;多直接积累经验,少间接模仿学习;多实践内容,少理论拼造”的编写原则。根据三年制专科层次中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标准,结合高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对接执业助理医师考纲相关知识点,在保持医学心理学教材一定学科体系及知识结构基础上,重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突出教材的应用性、实用性、科学性和普及性,强化理论与实际技能应用的内在联系,使教材真正成为实现教学与职业紧密对接的现代媒体。 |  
         
          | 關於作者: |   
          | 孙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医学心理学学科带头人,主持教育科研项目20余项,分别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市第五届优秀教育科研三等奖”“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卫生行指委“优秀科研三等奖”和卫生行指委“十二五”职业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主编国家规划教材5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篇。 |  
         
          | 目錄: |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医学心理学概述/1
 一、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
 二、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2
 三、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相关学科/3
 第二节医学模式与医学心理学发展/4
 一、现代心理学的产生与演变/4
 二、医学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4
 三、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心理学/5
 第三节医学心理学的研究/6
 一、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任务/6
 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7
 第二章医学心理学的主要学派理论/9
 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9
 一、精神分析学说提出的依据/9
 二、主要理论及观点/9
 三、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疾病发病机制的解释/11
 第二节行为主义理论/11
 一、基本理论及观点/11
 二、行为主义对疾病发病机制的理论解释/12
 第三节人本主义理论/13
 一、基本理论及观点/13
 二、人本主义对疾病发病机制的理论解释/14
 第四节认知心理学理论/14
 一、情绪障碍认知理论/14
 二、埃利斯的ABC理论/15
 第五节心理生理学理论/15
 一、基本理论及观点/16
 二、心理生理学对疾病发病机制的理论解释/16
 第三章心理学基础/17
 第一节心理现象及本质/17
 一、心理现象/17
 二、心理的本质/18
 第二节认识过程/19
 一、感觉/19
 二、知觉/21
 三、记忆/22
 四、思维/24
 五、想象/26
 六、注意/26
 第三节情绪与情感过程/27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述/27
 二、情绪和情感的分类/28
 三、情绪的表现与识别/29
 四、情绪的调节/29
 第四节意志过程/30
 一、概述/30
 二、意志的特征/30
 三、意志的品质/30
 第五节人格/32
 一、概述/32
 二、人格心理特征/32
 三、人格心理倾向性/36
 第四章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40
 第一节健康与心理健康/40
 一、基本概念/40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41
 三、个体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维护/42
 第二节影响健康与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46
 一、心理因素/46
 医学心理学
 二、社会因素/47
 三、心理社会因素与临床医学/48
 第五章心理应激/50
 第一节心理应激概述/50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50
 二、应激的基本理论/51
 第二节心理应激模型/52
 一、应激源/52
 二、应激中介/52
 三、应激反应/54
 四、应激结果/56
 第三节心理挫折与心理防御机制/56
 一、心理挫折/57
 二、心理防御机制/58
 第六章心身疾病/61
 第一节心身疾病的概述/61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61
 二、心身疾病的特征/61
 三、心身疾病的分类/62
 四、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62
 五、心身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63
 第二节临床常见心身疾病/65
 一、原发性高血压/65
 二、冠心病/66
 三、糖尿病/67
 四、消化性溃疡/68
 五、癌症/68
 第七章心理障碍/71
 第一节概述/71
 一、心理障碍及相关概念/71
 二、心理障碍的判断标准/72
 三、心理障碍的分类/74
 第二节常见的心理障碍/76
 一、焦虑障碍/76
 二、心境障碍/77
 三、人格障碍/80
 四、应激相关障碍/82
 第八章心理评估/85
 第一节概述/85
 一、心理评估的概念/85
 二、心理评估的基本方法/85
 三、心理评估者的职业道德/86
 四、心理评估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87
 第二节心理测验及其基本特征/87
 一、心理测验的概念/87
 二、常用心理测验的分类/88
 三、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89
 第三节临床医学中常用的心理测验和评定量表/90
 一、智力测验/90
 二、人格测验/91
 三、临床常用评定量表/95
 第九章心理咨询/98
 第一节概述/98
 一、心理咨询的概念/98
 二、心理咨询的对象/99
 三、心理咨询的类型/99
 第二节心理咨询的实施/100
 一、心理咨询的原则/100
 二、心理咨询的过程/101
 三、心理咨询的基本技巧/102
 四、心理咨询在临床医学工作中的应用/105
 第十章心理治疗/107
 第一节概述/107
 一、心理治疗的概念/107
 医学心理学
 二、心理治疗的对象/108
 三、心理治疗的分类/108
 四、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区别与联系/109
 第二节常用心理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110
 一、精神分析疗法技术与临床应用/110
 二、行为疗法技术与临床应用/112
 三、认知疗法技术与临床应用/114
 四、当事人中心疗法技术与临床应用/116
 五、支持性心理疗法技术与临床应用/117
 六、团体心理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118
 第十一章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技术/120
 第一节概述/120
 一、危机/120
 二、心理危机/122
 三、心理危机干预/123
 第二节心理危机干预模式/124
 一、平衡模式/124
 二、认知模式/124
 三、心理社会转变模式/125
 第三节危机干预技术和基本步骤/125
 一、危机干预的基本技术/125
 二、危机干预的基本步骤/128
 第十二章患者心理/130
 第一节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130
 一、患者与患者角色/130
 二、患者的需要/131
 三、患者的心理反应/132
 四、求医行为与遵医行为/133
 第二节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心理与维护/134
 一、儿童患者/134
 二、青少年患者/135
 三、中年患者/135
 四、老年患者/135
 第三节几种特殊患者的心理与维护/136
 一、手术患者/136
 14医学心理学
 二、急危重症患者/138
 三、慢性病患者/139
 四、癌症患者/139
 五、临终患者/140
 附录心理测验量表/143
 主要参考书目/156
 |  
         
          | 內容試閱: |   
          | 本次《医学心理学》(第5 版)教材修订,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持续推进“三教”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本教材主要供三年制专科中医学、针灸推拿、临床医学、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学生学习,也可作为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继续教育培养和提高医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用书。 教材修订紧密对接新时代健康中国高质量卫生人才培养新需求,融合思政、融合标准、融合准入、融合资源更新教材内容,着力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材编写和资源建设两个方面推进。突出新技术、新形式,体现新内涵、新资源,充分展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特点编写而成。
 章节安排上,保留上一版教材基本知识框架体系,按照心理学基础理论、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心身障碍与临床、医学心理学基本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四大模块,遵循基础理论知识递进、理论与实践应用统一,融学生价值塑造、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组织编写模式。强化“岗课赛证”融通,体现高职高专医学人才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特点,体现现代医学整体观,充分展现医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导向。修订再版的重点包括:
 ①突出思政育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课程思政与医学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修订增加了课程思政育人要求,设立了“思政元素”模块,更新了学习目标,丰富了学习内容。②突出教材整体知识内容构建的科学性。以案例、问题为切入点,以“学习目标”为引导,从“课堂互动”切入,将医学心理学学科前沿新知识、新技术融入教材知识体系编写,将学科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与临床实践应用有机融合,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紧密结合,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结构设计合理,内容编排科学、梯度明晰。③突出“融合”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视频、动画等数字资源形式,增强教材的适用性,是一本可读性较强的新型融合教材。④突出“双元”教材特色。编写团队既有高校教师,也有来自临床一线的专家骨干,较好地体现了医教融合、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先进理念。
 本教材由来自全国10 余所医药院校的教师和医药行业专家共12 位编委共同编写完成。由于学识、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教材中难免存在缺点和不当之处,恳请广大师生在使用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修订。
 《 医学心理学》编委会
 2023 年4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