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
 售價:HK$ 
			86.9
 
  《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售價:HK$ 
			63.8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140.8
 
  《 
			投喂AI: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底层工人纪实
			》
 售價:HK$ 
			75.9
 
  《 
			诛仙.全6册(最新典藏版)
			》
 售價:HK$ 
			348.5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2025版 修订本
			》
 售價:HK$ 
			54.8
 
  《 
			修剪情绪藤蔓
			》
 售價:HK$ 
			76.9
 
  《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售價:HK$ 
			65.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系统阐述锂离子电池的新一代材料——磷酸锰铁锂,目前我国磷酸铁锂发展迅速,预计到2025年产能达到500万吨以上。磷酸锰铁锂是下一代的替代产品,目前各个厂家和学术界都给与了巨大关注。该材料可以有效提升电池体系的能量密度,预计今后3-4年将迎来大发展时代。目前从技术资料角度提前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将为今后的产业化工作指明方向,提出研发路径和方法,具有较大指导意义。目前从事锂电池材料研究的人员有20多万,预计潜在市场较大。目前该书主要针对磷酸铁锂的换代产品,是市场急需的技术指导书籍。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针对新型磷酸盐正极材料体系——磷酸锰铁锂的一本专业性著作。主要是作者课题组在磷酸锰铁锂材料领域多年研究过程中的实践总结,并添加了磷酸锰铁锂的研究现状、材料的检测标准和电池性能分析等内容。特别是鉴于磷酸锰铁锂还是一个新的材料体系,着重介绍了各种离子掺杂、碳源、锂源的变换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本书首先介绍了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研发及产业进展情况,然后针对水热升温速率对磷酸锰铁锂结构性能的影响,石墨烯复合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研究,用不同铁源、碳源和锰源合成磷酸锰铁锂材料的性能,多种离子掺杂对磷酸锰铁锂材料性能的影响,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表征技术,磷酸锰铁锂材料制备的电池性能等专题进行了描述。特别是材料在制造、合成和应用过程中的物相、晶体形态和电化学基础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书可供从事磷酸锰铁锂材料和电池体系研发、生产行业的科研、技术、生产和销售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阅读。 |  
         
          | 目錄: |   
          | 第1章 绪论 1 1.1 磷酸铁锂材料的再认识 1
 1.2 磷酸锰锂与磷酸锰铁锂材料早期研究 2
 1.2.1 磷酸锰锂和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结构 3
 1.2.2 磷酸锰锂和磷酸锰铁锂材料的性能研究 4
 1.2.3 磷酸锰锂和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 5
 1.2.4 磷酸锰锂和磷酸锰铁锂的改性研究 10
 1.3 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后续展望 13
 参考文献 14
 第2章 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研发及产业进展 17
 2.1 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基本理论 17
 2.2 近年来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合成技术 19
 2.2.1 固相法 19
 2.2.2 水热合成法 23
 2.2.3 溶胶-凝胶法 30
 2.2.4 其他合成方法 32
 2.3 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改性技术 34
 2.3.1 碳包覆 34
 2.3.2 离子掺杂 40
 2.3.3 微观形貌调控 45
 2.4 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应用技术 48
 2.5 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专利情况 48
 2.5.1 合成方法专利 48
 2.5.2 形貌调控专利 52
 2.5.3 包覆处理专利 53
 2.5.4 体相掺杂专利 57
 2.5.5 复合技术专利 59
 参考文献 60
 第3章 水热升温速率对磷酸锰铁锂结构性能的影响 64
 3.1 引言 64
 3.2 样品制备 64
 3.3 样品XRD分析 64
 3.4 样品SEM 分析 65
 3.5 样品电化学性能分析 66
 3.6 本章小结 70
 参考文献 71
 第4章 石墨烯复合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研究 72
 4.1 引言 72
 4.2 样品制备 72
 4.3 样品XRD和FT-IR分析 73
 4.4 样品形貌分析 74
 4.5 样品电化学性能分析 77
 4.6 样品振实密度分析 80
 4.7 本章小结 81
 参考文献 81
 第5章 用廉价铁源合成磷酸锰铁锂的研究 83
 5.1 引言 83
 5.2 水热预处理法合成磷酸锰铁锂 83
 5.2.1 样品制备 83
 5.2.2 样品XRD分析 84
 5.2.3 样品SEM 分析 84
 5.2.4 样品电化学性能分析 86
 5.3 固相法合成磷酸锰铁锂 88
 5.3.1 样品制备 88
 5.3.2 样品XRD分析 89
 5.3.3 样品FT-IR分析 90
 5.3.4 样品SEM 和TEM 分析 90
 5.3.5 样品电化学性能分析 93
 5.4 本章小结 95
 参考文献 96
 第6章 科琴黑为碳源添加剂合成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研究 98
 6.1 引言 98
 6.2 样品制备 98
 6.3 样品XRD分析 99
 6.4 样品FT-IR分析 100
 6.5 样品Raman分析 101
 6.6 样品SEM 和TEM 分析 101
 6.7 样品电化学性能分析 104
 6.8 样品电化学阻抗分析 107
 6.9 样品体积能量密度分析 108
 6.10 14500圆柱电池性能分析 109
 6.11 本章小结 110
 参考文献 111
 第7章 不同锰源制备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研究 112
 7.1 引言 112
 7.2 样品制备 112
 7.3 样品XRD分析 112
 7.4 样品SEM 分析 114
 7.5 样品电化学性能分析 115
 7.6 本章小结 118
 参考文献 118
 第8章 复合碳源对磷酸锰铁锂材料性能的影响 120
 8.1 引言 120
 8.2 样品制备 120
 8.3 样品XRD分析 121
 8.4 样品包覆层石墨化程度分析 122
 8.5 样品SEM 和TEM 分析 124
 8.6 样品电化学性能分析 127
 8.7 本章小结 130
 参考文献 130
 第9章 复合碳源制备高压实密度磷酸锰铁锂材料 132
 9.1 引言 132
 9.2 样品制备 132
 9.3 样品XRD分析 133
 9.4 样品Raman分析 134
 9.5 样品SEM 和TEM 分析 134
 9.6 样品物理性能分析 137
 9.7 样品电化学性能分析 139
 9.8 本章小结 143
 参考文献 143
 第10章 钒离子掺杂量对磷酸锰铁锂材料性能的影响 145
 10.1 引言 145
 10.2 样品制备 145
 10.3 样品XRD分析 146
 10.4 样品表面元素分析 148
 10.5 样品形貌分析 149
 10.6 样品电化学性能分析 151
 10.7 本章小结 154
 参考文献 155
 第11章 镍离子掺杂量对磷酸锰铁锂材料性能的影响 157
 11.1 引言 157
 11.2 样品制备 157
 11.3 样品XRD分析 158
 11.4 样品表面元素分析 159
 11.5 样品形貌分析 160
 11.6 样品物理性能分析 163
 11.7 材料电化学性能分析 164
 11.8 本章小结 166
 参考文献 167
 第12章 复合碳源包覆结合镍离子掺杂改性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研究 169
 12.1 引言 169
 12.2 样品制备 169
 12.3 样品XRD分析 170
 12.4 样品FT-IR分析 171
 12.5 样品形貌分析 172
 12.6 样品物理性能分析 173
 12.7 样品电化学性能分析 175
 12.8 样品制浆性能分析 177
 12.9 高压实密度极片的制备及形貌分析 179
 12.10 圆柱钢壳电池电化学性能分析 181
 12.11 本章小结 183
 参考文献 184
 第13章 不同磷源与锂源对磷酸锰铁锂材料性能的影响 185
 13.1 引言 185
 13.2 样品制备 185
 13.3 样品结构与形貌分析 186
 13.4 样品电化学性能分析 189
 13.5 本章小结 192
 参考文献 192
 第14章 镁离子掺杂对磷酸锰铁锂材料性能的影响 194
 14.1 引言 194
 14.2 样品制备 195
 14.3 样品结构与形貌分析 195
 14.4 样品电化学性能分析 198
 14.5 本章小结 201
 参考文献 201
 第15章 钛离子掺杂对磷酸锰铁锂材料性能的影响 203
 15.1 引言 203
 15.2 样品制备 203
 15.3 样品XRD分析 204
 15.4 样品形貌分析 205
 15.5 样品电化学性能分析 206
 15.6 本章小结 210
 参考文献 211
 第16章 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表征技术 212
 16.1 磷酸锰铁锂材料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212
 16.1.1 磷酸锰铁锂材料外观检验方法 212
 16.1.2 磷酸锰铁锂材料粒径分布与检测方法 213
 16.1.3 磷酸锰铁锂材料比表面积检测方法 213
 16.1.4 磷酸锰铁锂材料振实密度检测方法 214
 16.1.5 磷酸锰铁锂材料压实密度检测方法 215
 16.1.6 磷酸锰铁锂材料粉体电导率检测方法 217
 16.2 磷酸锰铁锂材料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217
 16.2.1 磷酸锰铁锂材料Mn/Fe原子比检测方法 217
 16.2.2 磷酸锰铁锂材料水分含量(H2O)检测方法 218
 16.2.3 磷酸锰铁锂材料碳含量检测方法 218
 16.2.4 磷酸锰铁锂材料铁含量检测方法 219
 16.2.5 磷酸锰铁锂材料锰含量检测方法 220
 16.2.6 磷酸锰铁锂材料磷含量检测方法 221
 16.2.7 磷酸锰铁锂材料锂、钠、镍、铬、锌、铜含量检测方法 222
 16.2.8 磷酸锰铁锂材料磁性物质含量检测方法 223
 16.2.9 磷酸锰铁锂材料pH值检测方法 224
 16.3 磷酸锰铁锂材料电化学指标测试方法 225
 16.4 本章小结 225
 参考文献 226
 第17章 磷酸锰铁锂材料制备的电池性能 227
 17.1 磷酸锰铁锂电池体系设计参数 227
 17.2 纯磷酸锰铁锂电池 229
 17.3 磷酸锰铁锂-三元电池 231
 17.4 磷酸锰铁锂-钴酸锂电池 234
 17.5 三元-磷酸锰铁锂-锰酸锂电池 235
 17.6 本章小结 236
 参考文献 236
 |  
         
          | 內容試閱: |   
          | 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凭借其良好的安全性、循环性和资源优势,逐渐成为锂离子电池的主流,在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电动两轮车、电动船舶等领域应用量逐渐扩大。但是磷酸铁锂电池比能量低的缺点始终无法克服。从2021年开始,行业内逐渐将目光聚焦到同为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锰铁锂上。2022年可以称为磷酸锰铁锂的起步之年,发生了众多的资本并购案例,磷酸锰铁锂材料也开始应用到电动两轮车、电动汽车、电动工具等很多领域。特别是在2022年锂电池原材料价格高涨的背景下,利用磷酸锰铁锂降低电池成本成了电池企业的可行之路。 磷酸铁锂已经确定为我国未来十年的主流电池材料。随着科技和材料合成技术的进步,具有高电压特征的磷酸锰铁锂逐渐克服了循环性能差、压实密度小、电导率低等缺点,显露出诱人的发展前景。虽然磷酸锰铁锂行业在迅速发展,但到目前还没有专门、系统地介绍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研发、生产、检验以及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的书籍,很多公司还在进行探索性研发实验。本书希望填补这方面的空白,给从事磷酸锰铁锂材料研发、生产以及希望了解这一行业的有关人士提供一些有关机理和应用方面的资料,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本书是在作者课题组多年来从事科学研究和产业化推广的工作基础上总结成文的,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1章由梁广川撰写;第2章由王丽撰写;第3~5章由梁广川、安立伟撰写;第6章由梁广川、李振飞撰写;第7、8、10章由梁广川、田伟超撰写;第9、11、12章由梁广川、田世宇撰写;第13~15章由梁广川、张凯成撰写;第16章由张克强、鲁珊珊撰写;第17章由梁广川、杨亚勇撰写。全书由梁广川、王丽统一审稿、定稿。感谢本课题组历届研究生所做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索工作,感谢各个合作厂家提供部分资料。
 感谢河北九丛科技有限公司对本书出版的大力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各章节虽仅为实验室数据,但测试结果已实现中试或量产,对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书从2021年即开始酝酿初稿,一直在补充完善中。由于磷酸锰铁锂产业正在快速发展中,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