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吉檀迦利》(英汉双语对照)泰戈尔创作的一部“奉献给神的祭品”的作品  冰心文学奖获奖者王钦刚新译作
			》 
			 售價:HK$ 
			54.8
			 
			 
	
			  
			《 
			画中观器:明画里的家具
			》 
			 售價:HK$ 
			308.0
			 
			 
	
			  
			《 
			梵蒂冈图书馆藏中国传统古籍善本总目提要
			》 
			 售價:HK$ 
			82.5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身体,图像与艺术史
			》 
			 售價:HK$ 
			96.8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327.8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162.8
			 
			 
	
			  
			《 
			古琴之美·2026(丙午年)(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107.8
			 
			 
	
 
       | 
     
      
      
      
      
         
          | 內容簡介: | 
         
         
           
            友爱论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本书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的一个初具规模的研究。作者认为,亚里士多德基于存在“可实践的善”,存在“形成真正的善的友爱的可能”,以及“快乐的友爱、有用的友爱也在某种意义上是友爱”三条依序排列而不可分离的原理,阐释了更注重友爱的实践而不是仅仅思考它的理想型式的友爱论。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作者并且认为,友爱论是《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内在构成性部分,亚里士多德对它的安排也表达他对全书理论体系的思考。这一安排暗示善的友爱在与灵魂的积极实现相联系的快乐已经生成之时才可能形成,并将实现于将拥有最好的快乐的爱智活动之中;暗示善的友爱是德性与作为沉思的生活的幸福的联系环节,因而在理论说明上,友爱论是德性论与幸福论的联系环节。
           | 
         
       
      
      
      
         
          | 關於作者: | 
         
         
          |  
            廖申白,1950年生于上海。1984—200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2001 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工作。主要教学与研究领域包括伦理学理论、古希腊伦理学史、柏拉图伦理学、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康德伦理学、儒学伦理学等。代表性著作包括《伦理学概论》《交往生活的公共性转变》等。代表性译著包括《正义论》(合译)、《伦理学方法》、《尼各马可伦理学》等。发表学术论文约 70 篇。
           | 
         
       
      
      
      
      
         
          | 目錄: 
           | 
         
         
           
            引 论| 希腊的生活特质与友爱
 1. 古代希腊人的生活与交往的特质
 2. φιλια (友爱) 在希腊生活中的意义
 第1 章| 希腊友爱观的哲学解读 (一): 柏拉图
 1. 《李思篇》: 爱的质疑
 2. 《会饮篇》: 爱美善与不朽之欲
 3. 《斐德罗篇》: 爱的迷狂
 4. 爱美善与爱智
 第2 章| 希腊友爱观的哲学解读 (二): 亚里士多德
 1. 友爱与爱
 2. 友爱与爱智
 3. 爱人之善
 4. 友爱的三种原因
 5. 好人问题
 第3 章| 友爱的性质
 1. 亚里士多德讨论友爱的性质的哲学方法
 2. 相互性
 3. 相似性
 4. 亲密性
 5. 共同生活
 6. 德性
 第4 章| 友爱分述 (一): 实用的、 快乐的和德性的
 1. 三种友爱的性质与比较
 2. 善的友爱与低等的友爱间的关系
 3. 相似的友爱与不相似的友爱
 第5 章| 友爱分述 (二): 平等的和不平等的
 1. 平等的友爱
 2. 不平等的友爱
 3. 家庭的友爱
 第6 章| 相反者的友爱
 1. 相反者的友爱的性质
 2. 爱者与被爱者的爱
 第7 章| 共同体, 友爱与公正
 1. 共同体与友爱和公正
 2. 公民的友爱
 3. 交换 (交易) 中产生抱怨的原因
 4. 私人友爱中的回报的公正
 第8 章| 主奴关系与友爱
 1. “自然” 奴隶的预设
 2. 闲暇问题与目的问题
 3. 与 “作为人” 的奴隶的友爱
 第9 章| 友爱与自爱
 1. 从对自身的关系推导的友爱
 2. 自我的一致与不一致
 3. 自爱者的利他
 第10 章| 友爱与幸福
 1. 幸福在于活动
 2. 朋友的善
 3. 我们何时最需要朋友? 
 结 语| 友爱论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地位
 1. 伦理学的重要主题
 2. 德性论同幸福论的环节
 3. 人际关系的伦理学
 4. 对待常识道德的哲学论证方法的一个例证
 所参照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著作版本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 记
 再版后记
 第3 版后记
           | 
         
       
      
      
      
         
          | 內容試閱: 
           | 
         
         
          |  
            如果生命自身就是善的和令人愉悦的;如果一个观者是意识到他在观看,一个听者是意识到他在听的,从而我们意识我们就意识到自己在意识,我们思考我们就意识到我们在思考;如果意识到我们在意识或思考就是意识到我们存在着;如果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着本身就令人愉悦;如果存在着就值得欲求,且对于好人尤其值得欲求;如果有德性的人怎样对自己就会怎样对朋友,——那么,正如一个人的存在对于他是值得欲求的一样,他的朋友的存在对于他也同样是值得欲求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