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售價:HK$ 
			63.8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64.9
 
  《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
 售價:HK$ 
			162.8
 
  《 
			物联网漏洞挖掘与利用:方法、技巧和案例
			》
 售價:HK$ 
			108.9
 
  《 
			家族财富管理:永续繁荣的智慧体
			》
 售價:HK$ 
			74.8
 
  《 
			让我留在你身边升级新版
			》
 售價:HK$ 
			61.6
 
  《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162.8
 
  《 
			我在东汉学伤寒 全两册  仲景医案解读《伤寒论》
			》
 售價:HK$ 
			63.8
 
 
 | 
         
          | 內容簡介: |   
          |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s of the Esophagogastric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Junction,AEGJ)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一项中国单中心25 年的回顾数据显示,
 AEGJ 在胃腺癌中所占比例从22.3% 上升到了35.7%。日本AEGJ 在胃腺癌中所占比例,
 从20 世纪60 年代初到2000 年,由2.3% 增加到10.0%,其中Siewert Ⅱ型AEGJ 的增
 幅。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主持的“监测、流行病学和终结果”项目发布的
 统计数据显示,AEGJ 的发病率在近35 年增长近2.5 倍,发病率稳定在2/10 万左
 右。当前的文献报道,其5 年生存率不到50%。目前,有关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手术
 方式、淋巴结清扫、食管和胃的切除范围、消化道重建、微创技术应用、新辅助或辅
 助放化疗免疫治疗等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存在较大争议。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在病因、发病机制等方面与食管癌、胃癌不完全相同。目前,
 较多的研究显示Barrett 食管可能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病因之一。对于Barrett 食管
 及早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内镜下治疗和消融治疗等手段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对于
 局部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不同的肿瘤位置决定了其不同的Siewert 分型。不同
 的Siewert 分型及食管受侵犯的长度又决定了不同的手术入路、淋巴结清扫范围及不
 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于手术入路的选择,东西方因为学科设置的差异,其手术
 方式不尽相同;因为不同的手术入路带来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差异,以及不同的消化
 道重建方式,所以导致不同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远期预后差异。
 近年来,随着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辅助治疗手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
 研究显示,处于局部进展期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通过新辅助治疗后其大多数肿瘤可以
 获得较好的临床退缩。新辅助治疗后行外科根治性手术提高了肿瘤局部完整切除的概
 率、降低了局部复发率和手术难度,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肿瘤学治疗预后。
 尽管目前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治疗方面,国外与国内仍存在一些争议,通过翻
 译本书并结合我们团队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入路方面的探索研究,相信会进
 一步促进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快速发展,从而达到早防、
 早诊、早治的效果,从根本上降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发病率,提升其治愈率,为更
 多患者谋健康。
 |  
         
          | 目錄: |   
          | 目 录 第1 章 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 / 001
 1.1 方法学问题 / 001
 1.2 上消化道肿瘤概述 / 001
 1.3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发病率 / 002
 1.4 分期和生存率 / 005
 1.5 危险因素 / 006
 1.6 结论 / 008
 参考文献 / 008
 第2 章 Barrett 食管:发病机制及预防 / 013
 2.1 发病机制 / 013
 2.2 预防 / 016
 参考文献 / 016
 第3 章 Barrett 食管和不典型增生的监测 / 020
 3.1 临床特征 / 021
 3.2 内窥镜特征 / 022
 3.3 病理特征 / 022
 3.4 非增生性Barrett 食管的进展风险 / 023
 3.5 Barrett 食管IND 的进展风险及管理 / 023
 3.6 轻度不典型增生的进展风险及处理 / 023
 3.7 LGD 的处理 / 024
 3.8 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进展风险及处理 / 025
 参考文献 / 025
 第4 章 Barrett 食管和异型增生的消融技术 / 029
 4.1 引言 / 029
 4.2 消融技术 / 029
 4.3 射频消融 / 030
 4.4 冷冻疗法 / 032
 4.5 光动力疗法(PDT) / 033
 4.6 氩等离子体凝聚(APC) / 034
 4.7 MPEC / 034
 4.8 内镜治疗与食管切除术的比较 / 034
 4.9 消融后监护 / 035
 4.10 鳞状上皮肠化生 / 035
 4.11 复发和复发预测因素 / 035
 4.12 随访间隔 / 036
 4.13 患者情况和技术选择 / 036
 参考文献 / 037
 第5 章 从Barrett 食管至不典型增生的内镜下切除 / 040
 5.1 Barrett 食管的循证依据 / 040
 5.2 诊断 / 041
 5.3 内镜治疗 / 041
 参考文献 / 044
 第6 章 第7 版AJCC/UICC 分期:食管和食管胃
 结合部 / 046
 6.1 数据 / 046
 6.2 分析 / 047
 6.3 第7 版TNM 分期:更改和补充 / 047
 6.4 第7 版:非解剖性癌症特征 / 049
 6.5 第7 版分期 / 050
 6.6 食管胃结合部癌 / 051
 6.7 未来:第8 版及以后 / 051
 6.8 解剖分期以外的进步 / 052
 6.9 结论 / 052
 参考文献 / 053
 第7 章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Siewert 分型:依然适用
 还是已经过时了? / 054
 7.1 食管胃结合部 / 054
 7.2 EGJ 腺癌的Siewert 分型 / 055
 7.3 结论 / 061
 参考文献 / 061
 第8 章 术前检查:常规放射学检查、CT 扫描、超声检查
 和MRI 检查 / 066
 8.1 常规放射学检查 / 066
 8.2 多排螺旋CT 扫描 / 067
 8.3 超声检查 / 070
 8.4 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 072
 参考文献 / 074
 第9 章 PET-CT 和MRI 在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作用 / 076
 9.1 引言 / 076
 9.2 PET-CT / 076
 9.3 MRI / 081
 9.4 肿瘤复发 / 087
 9.5 结论 / 088
 参考文献 / 088
 第10 章 分子标志物在预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新辅助化疗
 疗效中的作用 / 093
 10.1 生长因子受体 / 094
 10.2 化疗代谢相关生物标志物 / 095
 10.3 细胞凋亡相关生物标志物 / 096
 10.4 瘦素 / 098
 10.5 乙醛脱氢酶 / 098
 10.6 基因签名 / 099
 10.7 结论 / 099
 参考文献 / 100
 第11 章 新辅助治疗的病理反应:困惑多于结论 / 105
 11.1 简介 / 105
 11.2 TNM 分期系统 / 105
 11.3 Siewert Ⅰ型和Ⅱ型的组织病理反应 / 106
 11.4 Siewert Ⅲ型的组织病理反应 / 108
 参考文献 / 109
 第12 章 食管胃结合部癌的住院量和集中化 / 111
 参考文献 / 114
 第13 章 患者的选择和个体化治疗原则 / 118
 13.1 引言 / 118
 13.2 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预测因素 / 118
 13.3 患者的特征 / 119
 13.4 个体化诊疗原则 / 125
 参考文献 / 125
 第14 章 EGJ 癌治疗的选择:适应证和治疗策略 / 131
 14.1 引言 / 131
 14.2 T1m / 133
 14.3 ≥ T1sm / 134
 14.4 结论 / 148
 参考文献 / 149
 第15 章 食管胃结合部癌的化疗 / 158
 15.1 引言 / 158
 15.2 新辅助化疗 / 158
 15.3 围手术期化疗 / 161
 15.4 不可手术和转移性EGJ 癌 / 163
 15.5 靶向制剂 / 164
 15.6 结论 / 165
 参考文献 / 165
 第16 章 食管胃结合部癌的放化疗 / 171
 16.1 引言 / 171
 16.2 确定性放疗 / 172
 16.3 新辅助化疗和(或)放疗加手术 / 175
 16.4 精准放化疗与新辅助放化疗加手术的比较 / 180
 16.5 未来展望 / 181
 参考文献 / 182
 第17 章 食管胃结合部印戒细胞癌:是什么? / 188
 17.1 流行病学 / 188
 17.2 病理学 / 188
 17.3 临床表现及术前检查 / 190
 17.4 新辅助治疗与外科治疗 / 191
 17.5 辅助治疗 / 192
 17.6 结论 / 193
 参考文献 / 193
 第18 章 手术死亡率与并发症的处理 / 197
 18.1 引言 / 197
 18.2 适应证的选择 / 198
 18.3 内科并发症 / 200
 18.4 外科并发症 / 202
 18.5 乳糜胸 / 206
 参考文献 / 207
 第19 章 单纯手术与多模式治疗的远期疗效比较 / 216
 19.1 引言 / 216
 19.2 单纯手术的远期疗效 / 216
 19.3 多模式治疗的远期疗效 / 217
 19.4 肿瘤复发 / 220
 参考文献 / 222
 第20 章 开放手术vs. 微创手术,近远期疗效比较 / 226
 20.1 引言 / 226
 20.2 微创食管切除术 / 227
 20.3 近期疗效比较 / 227
 20.4 远期疗效比较 / 232
 20.5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分析 / 234
 20.6 结论 / 235
 参考文献 / 235
 第21章 加速康复外科(ERAS)和营养 / 239
 21.1 引言 / 239
 21.2 食管切除术后加速康复外科的发展 / 240
 21.3 食管切除术后ERAS 的核心组成 / 241
 21.4 结论 / 248
 参考文献 / 248
 第22 章 无法切除和转移的癌症 / 254
 22.1 转移性/ 不可切除的癌症的化疗 / 254
 22.2 靶向治疗的抗表皮生长因子家族 / 255
 22.3 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 / 257
 22.4 靶向治疗:抗MET(肝细胞生长因子
 受体) / 258
 22.5 靶向治疗:西罗莫司(mTOR)复合物的
 哺乳动物靶点 / 259
 22.6 结论 / 259
 参考文献 / 259
 第23 章 复发:治疗还是姑息 / 263
 23.1 复发的时间和类型 / 263
 23.2 治疗还是姑息? / 267
 23.3 结论 / 272
 参考文献 / 272
 第24 章 随访和生活质量 / 276
 24.1 上消化道肿瘤的随访 / 276
 24.2 生活质量 / 281
 参考文献 / 283
 第25 章 食管和食管胃结合部的外科解剖 / 286
 25.1 大体解剖 / 286
 25.2 局部解剖学 / 291
 25.3 血管和神经 / 294
 参考文献 / 297
 第26 章 外科技术:开放手术 / 300
 26.1 引言 / 300
 26.2 经胸食管切除术 / 301
 26.3 全胃切除术 / 308
 参考文献 / 309
 第27 章 外科技术:微创手术 / 310
 27.1 腹腔镜食管次全切除术 / 310
 27.2 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 / 312
 参考文献 / 314
 第28 章 腹腔镜下经左侧膈肌加左胸辅助孔Siewert Ⅱ型
 食管胃结合部癌根治术 / 315
 28.1 腹腔淋巴结清扫 / 316
 28.2 下纵隔淋巴结清扫 / 317
 28.3 胸腔内食管空肠吻合 / 317
 28.4 该术式的主要优势 / 317
 28.5 注意事项 / 319
 参考文献 / 319
 附 录 / 3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