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画中观器:明画里的家具
			》
 售價:HK$ 
			308.0
 
  《 
			梵蒂冈图书馆藏中国传统古籍善本总目提要
			》
 售價:HK$ 
			82.5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身体,图像与艺术史
			》
 售價:HK$ 
			96.8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327.8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162.8
 
  《 
			古琴之美·2026(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107.8
 
  《 
			财之道丛书·贪婪的游戏:金融投机100年
			》
 售價:HK$ 
			74.8
 
 
 | 
         
          | 內容簡介: |   
          | 《金融发展、金融科技与经济增长》一书探索了金融科技在宏观层面的“不变量”——金融发展,将金融科技问题纳入经典“金融发展-内生增长”理论框架,对金融科技的两种力量的关系及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阐明金融科技新业态影响传统金融机构及经济增长的机制与传导途径。同时,本书引进金融发展中的“消失效应”理论,并进行实证分析,表明金融科技新业态对中国金融发展的“消失效应”有纠偏作用。这丰富了有关“金融科技-经济增长”研究的内容与观点。更为平衡的是,本书呼应了金融监管机构对公平竞争和监管套利的关切,考虑了金融科技公司单边发展对传统金融机构和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首次用理论表明公平竞争、融合发展对于金融科技新业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 目錄: |   
          | 目录 章 引言1
 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一、研究背景1
 二、问题的提出4
 三、研究的意义10
 四、金融科技发展指标的选择14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15
 一、研究思路15
 二、研究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18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20
 一、研究方法20
 二、研究贡献与创新之处22
 第四节 金融科技相关概念介绍24
 一、金融科技的含义24
 二、金融科技服务的基本特征27
 三、金融科技兴起的原因29
 四、金融科技的技术基础33
 五、金融科技的主要服务领域37
 第二章 金融科技的发展演变和典型性事实42
 节 金融科技的发展演变42
 一、金融科技10时代43
 二、金融科技20时代44
 三、金融科技30时代45
 四、金融科技35时代46
 第二节 国外金融科技发展的典型性事实48
 一、金融科技投资热点地区发生转移48
 二、非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快速发展49
 三、金融科技中心与全球金融中心日益重叠50
 四、金融科技监管体制日趋完善51
 五、金融科技发展各有所长51
 第三节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现状52
 一、中国金融发展的进程及金融科技的兴起52
 二、中国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情况57
 三、中国各地激励金融科技发展的措施59
 四、金融科技影响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事实63
 第四节 本章小结67
 第三章 金融科技对金融发展理论的重塑:基于文献的考察69
 节 金融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69
 一、早期的金融发展理论69
 二、“MS学派”思想70
 三、“金融约束论” 71
 四、金融发展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72
 第二节 次贷危机以来对金融发展“消失效应”的关注73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74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75
 第三节 金融科技影响传统金融业的相关研究:基于国外文献的
 考察75
 一、支付领域76
 二、货币领域78
 三、投融资领域81
 四、监管领域84
 第四节 金融科技的影响:基于国内文献的考察85
 一、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中介的影响85
 二、金融科技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86
 第五节 文献述评86
 第四章 金融科技对金融业的动态影响:理论与实证88
 节 金融科技公司与银行的竞合关系89
 一、金融科技新业态是传统金融中介的“合作者” 89
 二、金融科技新业态是传统金融中介的“竞争者” 90
 第二节 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92
 一、家庭部门93
 二、物质生产部门94
 三、人力资本生产部门95
 四、研究与开发(R&D)部门95
 五、传统金融中介与金融科技公司96
 第三节 动态优化与研究命题提出97
 一、动态优化求解97
 二、模型的经济学含义及研究命题的提出104
 第四节 命题检验与实证分析105
 一、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106
 二、计量方法108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110
 四、稳健性检验111
 第五节 机制分析114
 一、金融科技“技术外溢效应”的形成机制114
 二、“技术外溢效应”形成机制的进一步讨论115
 第六节 本章小结118
 第五章 金融科技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直接效应与协同效应121
 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121
 一、金融科技公司有助于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121
 二、金融科技公司有助于改善资本的配置效率123
 三、文献述评124
 第二节 理论模型分析与研究命题提出125
 一、动态优化结果125
 二、模型的经济学含义及命题的提出127
 第三节 命题检验与实证分析129
 一、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129
 二、计量方法132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132
 第四节 协同效应的进一步讨论136
 一、传统金融发展的“消失效应” 136
 二、金融科技对中国传统金融发展“消失效应”的
 纠偏作用156
 第五节 本章小结161
 第六章 金融科技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内生传导的视角163
 节 人力资本渠道163
 一、相关研究文献164
 二、理论模型分析及研究命题提出165
 三、命题检验与实证分析166
 四、稳健性检验168
 第二节 技术进步渠道169
 一、相关研究基础170
 二、理论模型分析及研究命题的提出170
 三、命题检验与实证分析172
 四、稳健性检验174
 第三节 本章小结176
 第七章 金融科技影响经济增长的反向机制:破坏性效应178
 节 理论解释178
 一、理论模型分析178
 二、研究命题提出182
 第二节 校准及数值模拟实验183
 一、校准参数设定183
 二、数值模拟实验一: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中介的破坏性
 效应184
 三、数值模拟实验二:金融科技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性效应186
 第三节 实证分析187
 一、实证结果与分析187
 二、稳健性检验189
 三、机制分析189
 第四节 本章小结192
 第八章 金融科技引发的风险与监管政策选择193
 节 金融风险新特征193
 一、金融基础设施改变引发新技术风险193
 二、金融科技新业态成为系统性风险新来源196
 三、金融科技威胁消费者信息安全198
 四、金融科技平台产生垄断新风险199
 五、金融科技更易产生风险“黑天鹅” 201
 第二节 分布式账本技术在金融领域创新面临的挑战205
 一、金融创新简史:基于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视角的
 回顾205
 二、加密资产:是可行的货币形式创新吗? 208
 三、国际结算领域:降低交易成本?还是减少信息不对称? 223
 四、国内支付清算领域: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 224
 五、数字资产:是金融交易模式的创新吗? 225
 第三节 金融科技监管226
 一、金融科技新业态给监管机构带来的挑战226
 二、监管科技(RegTech):金融监管的未来228
 三、国内外监管科技实践探索231
 第四节 金融科技“三问” 232
 一、金融科技缓解了金融危机吗? 232
 二、金融科技降低了单位成本吗? 233
 三、监管科技缓解了金融监管强度吗? 234
 第五节 本章小结234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236
 节 本书研究结论236
 第二节 政策建议240
 第三节 本书研究的局限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245
 参考文献248
 后记2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