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动物社会的生存哲学 : 探索冲突、背叛、合作和繁荣的奥秘
			》 
			 售價:HK$ 
			97.9
			 
			 
	
			  
			《 
			猫和花草的刺绣
			》 
			 售價:HK$ 
			53.9
			 
			 
	
			  
			《 
			《史记·货殖列传新诠》 一篇学问世故、治身治国的文章;一个经济、教育大学者的经世解读;奇伟文章在乱世
			》 
			 售價:HK$ 
			41.8
			 
			 
	
			  
			《 
			博物馆里的中国 故宫
			》 
			 售價:HK$ 
			85.8
			 
			 
	
			  
			《 
			海洋治理与中国的行动(2024)
			》 
			 售價:HK$ 
			107.8
			 
			 
	
			  
			《 
			阿萨姆茶园:一部环境文化史
			》 
			 售價:HK$ 
			107.8
			 
			 
	
			  
			《 
			乐道院潍县集中营资料编译·第一辑
			》 
			 售價:HK$ 
			107.8
			 
			 
	
			  
			《 
			绝对历史主义何以可能?--黑格尔主义进路下的葛兰西绝对历史主义思想研究
			》 
			 售價:HK$ 
			96.8
			 
			 
	
 
       | 
     
      
      
      
      
         
          | 內容簡介: | 
         
         
          |  
            2021~2035年,中国的减贫战略走向何方?《中国的贫困治理》凝炼了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靠自主发展知识摆脱贫困的实践经验。本书对中国贫困治理经验进行了理论解释,对中国多维相对贫困标准、多维相对贫困人口(基于生活质量缺陷)、多维相对贫困区域(基于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开展实证分析,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补短板、强弱项”,缩小发展差距,迈向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参考。
           | 
         
       
      
      
      
         
          | 關於作者: | 
         
         
           
            王小林,男,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合作专家、联合国亚太经合社高级专家、中国-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研究小组协调员、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兼职教授、牛津大学全球多维贫困同行网络高级别指导专家、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合作交流专家委员会指导专家、卡斯特研究院荣誉院长。研究领域为贫困与人类发展、公共财政与社会福利、国际发展合作、产业融合发展。在研项目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版著作有《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第二版)》《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结构转型中的农村公共服务与公共财政政策》《项目投资群体决策模型研究:基于农业项目投资GDSSR的模糊多属性决策》,发表论文有《参与全球贫困治理:中国的路径》《改革开放40 年:全球贫困治理视角下的中国经验》等。
 张晓颖,管理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博士后,南南合作金融中心研究部副部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贫困治理与国际发展,平台经济与产业融合发展。参与完成“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扶贫空间信息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农村家庭数据库建设及其应用研究”等项目,代表作《迈向2030:中国减贫与全球贫困治理》(合著),获得2018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资助。
 冯贺霞,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贫困与发展、儿童福利与反贫困、多维度贫困的测量等。
           | 
         
       
      
      
      
      
         
          | 目錄: 
           | 
         
         
           
            第1章 导论/1
 1.1 中国减贫的世界价值/2
 1.2 中国减贫的理论贡献/4
 1.3共建“一带一路”减贫之路/18
 第2章中国贫困治理的理论解释/21
 2.1 引言/21
 2.2 贫困治理分析框架/24
 2.3 中国的贫困水平治理结构分析/32
 2.4 中国的贫困垂直治理结构分析/37
 2.5 到2035年中国相对贫困治理取向/43
 第3章 多维相对贫困标准/52
 3.1 贫困与相对贫困/54
 3.2 多维相对贫困标准的概念框架/58
 3.3 发达国家的贫困标准/64
 3.4 中等收入国家的多维贫困标准/69
 3.5 2021~2035年多维相对贫困标准讨论/79
 第4章 生活质量缺陷测算:一个相对贫困分析框架/88
 4.1 引言/88
 4.2 文献综述/91
 4.3 生活质量缺陷的测量方法/95
 4.4 生活质量缺陷指数的测算/102
 4.5 生活质量缺陷指数的评估分析/108
 4.6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114
 第5章 缓解教育相对贫困的政策/120
 5.1 引言/120
 5.2 缓解相对贫困的教育扶贫理念/122
 5.3 中国的教育扶贫战略回顾及转变/126
 5.4 中国教育扶贫的现实考量/131
 5.5 2021~2035年缓解中国相对贫困的教育扶贫政策展望/139
 第6章 中国城乡居民就业脆弱性/143
 6.1 引言/143
 6.2 文献综述/145
 6.3 概念框架与测量方法/148
 6.4 多维就业脆弱性的测算及分解/154
 6.5 结论与建议/166
 第7章 中国城乡家庭普惠金融短板/171
 7.1 引言/171
 7.2 文献综述/172
 7.3 多维金融短板指数(MFWI)构建/176
 7.4 维度、数据及阈值设定/178
 7.5 多维金融短板指数的测度与分解/184
 7.6 结论与建议/195
 第8章 县域基本公共服务短板/200
 8.1 引言/200
 8.2 文献综述/203
 8.3 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207
 8.4 全国县域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测量结果及区域分解/216
 8.5 县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差异分析/220
 8.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229
 第9章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239
 9.1 引言/239
 9.2 文献综述/241
 9.3 基于六次产业理论的产业融合概念框架/245
 9.4 基于微观数据的产业融合机制分析/248
 9.5 基于典型案例的产业融合机制分析/255
 9.6 结论与启示/260
 第10章 扶贫车间/266
 10.1 引言/266
 10.2 扶贫车间的产生、发展和职能/269
 10.3 扶贫车间的行为主体和角色/27210.4 扶贫车间的驱动力分析/276
 10.5 扶贫车间所产生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281
 10.6 扶贫车间的可持续发展/285
 第11章 东西部协作与共同富裕/290
 11.1 引言/290
 11.2 贫困治理: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制度演进/292
 11.3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作用机制/298
 11.4 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制度的时代变革/308
 11.5 共同富裕: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制度升级/312
           | 
         
       
      
      
      
         
          | 內容試閱: 
           | 
         
         
           
            前 言
 21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取得的伟大的发展成就,莫过于中国在2020 年底消除了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三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人类发展再次受到巨大挑战。受疾病流行、气候变化、战争冲突等影响,数以亿计的人口重返贫穷,饱受食品、医疗、能源等供给不足的挑战。国际社会若不能快速重塑全球发展格局,把各国的重点目标重新拉回人类发展的主轨道,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将大概率无法如期实现。
 在面临诸多巨大风险挑战的条件下,中国于2020 年底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个百年奋斗目标。按照国家战略规划,2021~2035 年再奋斗15 年,然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35 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艰巨、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因此,在2020 年消除贫困之后,中国接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希望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共同富裕补齐短板,强化弱项。
 2021~2035 年,中国的减贫战略将走向何方?2019 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设置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多维视角的2020 年以后我国相对贫困问题研究”,我们团队有幸中标。在重大项目的支持下,我们对中国贫困治理的理论解释、多维相对贫困标准、多维相对贫困人口(基于生活质量缺陷)、多维相对贫困区域(基于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基础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并开展实证分析。同时,对教育、就业、普惠金融、农村产业融合、扶贫车间等涉及缓解相对贫困、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专题展开研究,并结合中国推动共同富裕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制度,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区域协作制度进行了讨论。
 整理三年来重大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形成了《中国的贫困治理》一书,具体分工如下。章、第二章,王小林、张晓颖;第三章,王小林、冯贺霞;第四章,奚哲伟、王小林;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