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初识密码学
			》
 售價:HK$ 
			140.8
 
  《 
			政策与对策 宋代政治史探索 大沨丛书009
			》
 售價:HK$ 
			94.6
 
  《 
			美国货币与财政史(1961-2021)
			》
 售價:HK$ 
			118.8
 
  《 
			中华后土文化·万荣后土祠卷
			》
 售價:HK$ 
			184.8
 
  《 
			植梦花园:从游走世界到回归故乡的园艺旅程
			》
 售價:HK$ 
			96.8
 
  《 
			鲍鹏山新批水浒传(全三册)
			》
 售價:HK$ 
			327.8
 
  《 
			中国石窟音乐图像大典
			》
 售價:HK$ 
			294.8
 
  《 
			希波战争
			》
 售價:HK$ 
			96.8
 
 
 | 
         
          | 內容簡介: |   
          |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两次提到“乡村振兴战略”,并将之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我国农村地域广阔而分散,人口流动性较强,农户财产确权困难、金融知识匮乏、信用意识不强。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影响和制约着我国“三农”经济发展。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纵深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信用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尤其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开展农村引用体系建设研究意义重大:农村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实现基层善治的重要手段,是破解现代农业发展短板的关键一环,是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拟围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概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理论支撑、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信用体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国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借鉴、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地方探索、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关键要素分析、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路径选择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展望等方面展开。 |  
         
          | 目錄: |   
          | 目 录 章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概述 1
 节  基本概念 1
 第二节  战略意义 5
 第三节  小结 7
 第二章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理论支撑 8
 节  信息不对称理论 8
 第二节  交易成本理论 11
 第三节  博弈论 13
 第四节  小结 17
 第三章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脉络与发展现状 19
 节  发展脉络 19
 第二节  发展现状 30
 第三节  小结 36
 第四章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7
 节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出新要求 37
 第二节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迎来难得历史发展机遇 41
 第三节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 47
 第四节  小结 51
 第五章  国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52
 节  国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经验 52
 第二节  国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61
 第三节  小结 67
 第六章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地方探索 69
 节 部分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推进农村信用
 体系建设经验 69
 第二节  部分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经验 77
 第三节  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创新试点经验 83
 第四节  小结 89
 第七章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关键要素分析 90
 节  法治化 90
 第二节  规范化 94
 第三节  信息化 100
 第四节  应用化 107
 第五节  小结 114
 第八章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路径 115
 节  加强组织领导并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 115
 第二节  完善法规制度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保驾护航 120
 第三节  打造涉农信用信息平台有效破解 “信息孤岛” 难题 122
 第四节  建立健全适用涉农信用主体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124
 第五节  围绕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打造应用场景 129
 第六节  积极营造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良好诚信氛围 131
 第七节  小结 134
 第九章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未来展望 135
 节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十大展望 135
 展望一: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础作用将日益凸显 135
 展望二: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理论研究将不断夯实 135
 展望三: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将日臻完善 136
 展望四: 涉农信用信息系统将有望加快推进 136
 展望五: 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将落地生根 137
 展望六: 崇尚诚信文化社会氛围将日益浓厚 137
 展望七: 数字技术让农村信用体系焕发活力 137
 展望八: 信用成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有效手段 138
 展望九: 较为完善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将基本建成 138
 展望十: 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将在全国铺开 139
 第二节  小结 140
 参考文献 141
 后  记 1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