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意大利读画记
			》
 售價:HK$ 
			74.8
 
  《 
			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 大师与我们的时代 2025版 
			》
 售價:HK$ 
			118.8
 
  《 
			阅读苏河左岸
			》
 售價:HK$ 
			107.8
 
  《 
			纸上博物馆·达达主义:艺术的反抗(艺术简史,讽刺超前,社会政治矛盾,16开图文全彩,伽利玛原版引进)
			》
 售價:HK$ 
			85.8
 
  《 
			名画里的中国 (共7册) 汉宫春晓图/韩熙载夜宴图/唐宫仕女图/洛神赋图/西湖十景图/千里江山图/清
			》
 售價:HK$ 
			294.8
 
  《 
			江山胜迹:人文风景的建构与传承
			》
 售價:HK$ 
			162.8
 
  《 
			雅贼(偷天大盗斯特凡·布雷特维泽的双面人生)
			》
 售價:HK$ 
			60.5
 
  《 
			天下一统: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再诠释
			》
 售價:HK$ 
			85.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阐释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本质特征及其结构功能。深入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演进历程、需求动力、基本机制和现实境遇,终构建起六个维度的优化与拓展框架体系。对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作用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 關於作者: |   
          | 王玺,女,四川广元人,法学博士。2001-2005年,四川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本科;2006-2009年,南京农业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2016-2020年,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现为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要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国家安全概论》等课程。近年来在《人民论坛》、《教育探索》、《社科纵横》等期刊发表相关论文,主持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多次参研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BU基金项目,参编专著2本。 |  
         
          | 目錄: |   
          | 章 绪论 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和总体框架
 第四节 主要难点与创新
 一 主要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二 可能的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节 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时空观
 二 空间发展
 三 空间变迁
 四 空间差异
 五 空间正义
 第二节 中国社会的空间思想
 一 始于敬天文化的空间认知
 二 城邑聚落布局的空间规划
 三 “八个统一”的规律性空间指引
 第三节 西方世界的空间理念
 一 多学科的空间观念
 二 代表性的空间理论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本质与特征
 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本质阐释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基本含义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内涵解析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基本特征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共生性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实践性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系统性
 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技术性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结构、类别与功能
 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结构要素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主体要素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内容要素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方法要素
 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载体要素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类型划分
 一 按照教学服务的空间功能划分
 二 按照教学主体的空间参与方式刻分
 三 按照教学系统的空间运行特征划分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功能赋值
 一 融合多种学科空间
 二 联通社会育人空间
 三 打造全面发展空间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历史演进、需求动力与基本机制
 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演进历程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初步形成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深化调整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规范建设
 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发展提高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需求动力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受教育者主体需求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主体需求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需求
 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技术介入需求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基本机制
 一 主体导向机制
 二 内容挖掘机制
 三 方法改革机制
 四 载体拓展机制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现实境遇
 节 相关问卷调查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优势解读
 一 课堂空间主体化
 二 学科空间规范化
 三 现实空间多样化
 四 虚拟空间技术化
 五 制度空间协同化
 六 非制度空间开放化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困境分析
 一 理论支撑仍需强化
 二 实践模式尚待创新
 三 空间资源尚需整合
 第七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优化拓展
 节 夯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空间
 一 协调运行教学要素
 二 优化教学拓扑结构
 第二节 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空间
 一 促进学科规范建设
 二 延展学科发展路径
 第三节 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实空间
 一 调整实践教学思路
 二 提升教学实践效度
 第四节 引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空间
 一 把脉虚拟空间样态
 二 融合虚拟空间要素
 第五节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空间
 一 实现制度合理配比
 二 增强制度空间效力
 第六节 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制度空间
 一 维护空间生态平衡
 二 提供空间发展保障
 结束语
 附录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