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飞越疯人院
》
售價:HK$
75.9

《
家族财富管理:成功投资七要务(第二版)
》
售價:HK$
108.9

《
时刻人文·始皇好读:帝业与人生的书籍史
》
售價:HK$
57.2

《
幸福博弈论
》
售價:HK$
75.9

《
时刻人文·金钱舞动的东海:货币与奢侈的15—16世纪
》
售價:HK$
85.8

《
时刻人文·保卫共和之都:法国大革命后期巴黎治安体系的建设(1795—1800)
》
售價:HK$
85.8

《
相爱的奥秘:爱的深度解码
》
售價:HK$
85.8

《
余生:清代宦官社会史
》
售價:HK$
74.8
|
| 內容簡介: |
|
作为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曾诞生过古罗马帝国的意大利始终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在饮食方面,同样如此。作为葡萄酒、奶酪和沙拉的故乡,意大利始终是美食家和普通食客的目的地。然而,与一般的印象不同,作者发现,几个世纪以来,偏居地中海一隅的意大利,始终面对着粮食短缺、战争的困扰,这里人们不断与不利的农业环境斗争。本书将带领读者跨越意大利的各个地区,探索人们对意大利美食的痴迷,以及意大利美食受到哪些历史事件的影响而演变成今天的样子。为什么意大利食物会如此多元化?意大利和地中海其他地区之间的历史关系对这里的香料和菜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非意大利人为什么会对意大利的食物产生刻板印象?甚至,饮食文化对意大利完成统一产生了哪些影响?
|
| 關於作者: |
法比奥·帕拉塞科利(Fabio Parasecoli)
出生于罗马,纽约大学食品与营养研究学院教授,曾在多所意大利大学教授食品历史、文化和艺术类课程,主要研究食品、流行文化和政治之间的关系。 此外,他还担任意大利权威食品杂志《大红虾》(Gambero Rosso)的记者。
译者简介
孙超群
硕士毕业于意大利比萨大学,欧洲历史文化爱好者。 从事意大利语及英语翻译工作多年,已出版翻译作品十余本,包括《爸爸,然后呢?》《一个乐观主义者在美国》《发现儿童的秘密:玛丽亚·蒙台梭利传》等。
|
| 目錄:
|
章? 地中海之滨
第二章? 入侵者
第三章? 重生
第四章? 分裂与统一
第五章? 从世界大战到经济奇迹
第六章? 当下与未来
第七章? 意大利食品的全球化
第八章? 城镇和大区构成的民族:意式乡土观念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片来源
|
| 內容試閱:
|
|
提拉米苏、意大利面、比萨,这些无处不在的意式菜肴几乎已经成了令人疲倦的刻板印象,尽管全世界的消费者并不完全了解其起源,但这并不妨碍意大利菜毫无疑问地跻身世界美味之列。意大利饮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仅体现在厨房,也体现在流行文化中。一本讲述美国美食近年发展的书籍以《芝麻 菜 与 美 国: 我 们 如 何 成 为 美 食 之 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rugula:How We Became a Gourmet Nation)为标题,将一抹时尚(现已无处不在)的意大利绿[该书封面上自由女神手持一束绿色的芝麻菜(原产地中海地区)]作为世界主义和烹饪创新的象征。过去三十年意大利美食获得了显赫的地位和名望,在 家庭式餐馆、冰激凌店和比萨店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它们,全球大都市那些负盛名的营业场所中也不乏高档意大利餐馆的身影,它们赢得了美食评论家和老顾客们的衷心赞美。电视节目和杂志上随处可见意大利菜谱,都宣称自己如何地道,烹饪专业人士也要仰赖自身的意大利血统成为名人。旅行者随着意大利美食引领的新风潮涌向其发源地—意大利。他们在那里寻觅尚未被世人熟知的传统食品,参观人迹罕至的村庄和农场,品尝风味独特的地方特产。他们下榻在乡村别墅中,跟随世界知名的厨师上烹饪课,或者探访夫妻店式的小馆子以享用“地道”的当地美食。游客们如此大费周章,到底意欲何为?意大利饮食是如何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为何在全世界有这么多追随者?那些似乎无穷无尽的意大利地方美食又从何而来?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甚至眩晕的各式葡萄酒、奶酪、面包、蔬菜和萨拉米香肠又是如何做出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