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牙齿磨损 第3版
			》
 售價:HK$ 
			327.8
 
  《 
			午夜时分的解放 1947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实录  汗青堂丛书150
			》
 售價:HK$ 
			140.8
 
  《 
			汉服怎么做
			》
 售價:HK$ 
			107.8
 
  《 
			大模型时代:虚拟人的崛起与未来
			》
 售價:HK$ 
			99.0
 
  《 
			大话芯片:读懂芯片原理、周期、产业链与技术趋势
			》
 售價:HK$ 
			97.9
 
  《 
			世界观: 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原书第3版)【2024最新版】
			》
 售價:HK$ 
			141.9
 
  《 
			儿童哲学教育:案例式教程 南强儿童哲学丛书 曹剑波、黄睿主编 案例教程 高校教师用书
			》
 售價:HK$ 
			66.0
 
  《 
			驰骋三界:汉代神兽的图像世界
			》
 售價:HK$ 
			118.8
 
 
 | 
         
          | 編輯推薦: |   
          | 1.专业乐评人笔下中国近十年古典音乐会的台前幕后。 2.图文并茂、视听享受,一本书了解中国古典音乐生态,定格音乐瞬间!
 3.乐团汇集一堂、古典乐大师众星璀璨。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收录卜大炜2011-2021年的音乐随笔,里面大量的音乐会亲身感悟记录了十年以来中国古典音乐界的经典舞台。作者专业扎实、累积深厚,具体体现在他对各种体裁、题材作品不仅熟稔,而且可以就其风格、音乐特点做出横向比对,从《参孙与达丽拉》中女主角的形象,可以延伸到《卡门》《图兰朵》等作品的东方女性角色塑造上来,取相似之处加以分析,论点新奇,论据详实,入情入理。文章中西作品皆有涉猎,并可以置之一处评说而让人不感违和,从瓦格纳和施特劳斯对比来探讨歌剧的戏剧与诗意,终投射到中国歌剧《林徽因》中,让人觉得无比妥帖。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书中所列举的一个个舞台、一代代音乐人,串联起了中国半个多世纪来音乐的发展脉络,从中国部管弦乐作品《雪中行军进行曲》到如今的百花齐放,从《茶花女》的艰难上演到今日中国制作成为经典。音乐舞台记录的,是一代代的精神风貌。古典乐在中国从萌芽到今日繁荣,也许音乐史书可以看到更为宏观的风格流变,但更细微处、更生动处则散落在本书一次次音乐会的感悟中。
 |  
         
          | 關於作者: |   
          | 卜大炜:我国著名乐评家,先后在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和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担任中提琴演奏员和宣传主管。曾任《交响世界》杂志执行主编、《中国百老汇》杂志特邀主笔、人民音乐出版社特邀编辑。曾为央视音乐频道撰稿。有大量音乐评论文章在《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发表。 |  
         
          | 目錄: |   
          | 朝露舞台 歌剧篇 
 各种声乐流派是不同文化气质的展露 7
 戏曲风格咏叹调——《木兰诗篇》的中国歌剧音乐核心价值观 8
 执着痴迷的歌剧情怀——介绍英蓝圣诞歌剧音乐会 17
 当诗情插上音乐的翅膀——在国家大剧院看歌剧《安德烈·谢尼埃》 23
 用心谱写的民族歌剧——观民族歌剧《彝红》 31
 燃烧的歌剧——看国家大剧院制作的《游吟诗人》 36
 东方的咏叹——寻本溯源看中国歌剧的声乐创作 40
 “歌剧之王”的舞台 ——看多明戈主演的歌剧《西蒙·波卡涅拉》 51
 库拉撑起了“半边天” ——看歌剧《参孙与达丽拉》 57
 中国歌剧的收获嘉年华,探索的新征程——看2015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和总政歌剧团的五部歌剧 64
 重现“美和声”?——观中国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74
 让新版《白毛女》启航歌剧创新——看新版《白毛女》在北京的亮相 78
 没有“阴谋”无以成歌剧 ——看歌剧《歌女乔康达》 85
 中国人的《茶花女》——谈上海版歌剧《茶花女》 91
 埃得纳火山的熔岩——谈国家大剧院的《唐豪瑟》 99
 3D中的人世情——看德沃夏克的歌剧《水仙女》 106
 从“指环”透视中国歌剧之路 ——写在《莱茵的黄金》中国首演之夜 109
 以新视觉回眸民族歌剧早期经典——看新版歌剧《小二黑结婚》 112
 诗意的长征画卷——看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 119
 以感性成就的《烽火·冼星海》 125
 歌剧的凯旋——深交的音乐会版《阿依达》 129
 一部摆脱概念化的感人歌剧——谈原创歌剧《天地神农》 135
 “诗铸的塑像”——看歌剧《林徽因》有感 142
 敢问英雄在何方——谈歌剧《红流澎湃》对英雄的塑造 146
 瑰宝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减色——看王世光歌剧《马可·波罗》的感怀 151
 “文人歌剧”——中国原创歌剧《芥子园》 156
 五色八音 管弦篇
 
 共和国七十载交响梦 165
 新作
 让更多的思辨进入我们的交响乐——听国交新乐季开幕音乐会 168
 为交响合唱的形式作注解——听国交的《中国梦随想》 170
 开创中国交响乐的新语境——听大型儒家文化交响曲《人文颂》 171
 浓墨重彩的民族交响音乐史诗——《成吉思汗》 173
 用交响乐讲述中国故事的初心——中国交响乐团的《哈尼交响》音乐会 175
 弄潮五线间——听《钱塘江交响》音乐会 178
 交响合唱《黄河入海》主打民族属性 180
 演绎
 音诗乐心——“中国交响”音乐会上听中国意象 185
 在指挥台上点燃观众的热情——谭盾指挥国交的音乐会 187
 对民众的普及音乐会要产生什么效益——观国交国庆盛京音乐会 191
 “肖七”的真实面目 193
 冷门音乐的热遇——乔伊斯·迪多纳托与黄金苹果古乐团音乐会 196
 应当起立鼓掌的音乐会——听吕嘉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布鲁克纳《第六交响曲》 199
 “流行也古典”——听国家大剧院“八音迭奏”音乐会 201
 粉墨交响 204
 神秘的胜境——“汉斯·格拉夫与国交”交响音乐会 206
 为自己而奏响的凯歌——听深圳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音乐会 208
 节日的《欢乐颂》 210
 癫狂的拉赫玛尼诺夫 213
 星曜乐府 人文篇
 曾经与我们擦肩而过的大师——纪念芭蕾舞艺术家玛雅·普列谢茨卡娅 217
 彼得连科当选柏林爱乐音乐总监——欧美乐团音乐总监一席谈 220
 歌舞中的民族魂魄——怀念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的英灵们 223
 约阿希姆传人在中国——看薛苏里小提琴独奏故乡行所想 226
 中国大提琴艺术的畅想曲——谈黄甦的大提琴中国之旅 231
 盛中国:天堂里回响起中国小提琴大师的琴声 239
 永不逝去的音乐时刻——追怀带来“卡门”的指挥家让·皮里松 242
 中国小提琴艺术的畅想曲——薛澄潜中国小提琴作品专场音乐会 245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252
 凉山的交响乐神话——探秘凉山交响乐团 255
 忆中国歌剧事业的开拓之士——刘诗嵘老师 259
 足尖时空 芭蕾篇
 音乐与舞蹈的灵犀互通 269
 从经典到经典的衍化——看中芭《经典芭蕾三合一》晚会 274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舞会观后絮语 277
 化作灵魂的音乐——看巴黎歌剧院的芭蕾Gala《足尖传奇》 280
 “命若琴弦” 282
 从奇迹到经典的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285
 芭蕾——从肢体拓展到精神探索 288
 云间微谈 瞬间篇
 写在中国交响乐团音乐会后 293
 印象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音乐会观赏札记 326
 爱传天下的国际比赛——评2016哈尔滨勋菲尔德弦乐比赛 346
 中西音乐,人才汇聚——第三届香港国际音乐节 355
 中国交响乐团2012年欧洲巡演 359
 大规模美国巡演 366
 小提琴比赛:从第二名到名差多远——由金本索里的两次第二名所想 381
 小提琴教学之我见 3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