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鸟类图典 》 售價:HK$ 43.8 ![]() 《 古典与文明·《周官》之制与大一统 》 售價:HK$ 86.9 ![]() 《 海外中国研究·朝贡·海禁·互市:近世东亚的贸易与秩序(一部刷新明清外交与通商认知的典范之作。挑战朝贡 》 售價:HK$ 107.8 ![]() 《 财报防坑指南:20分钟看透企业真实现金流与盈利陷阱 》 售價:HK$ 76.8 ![]() 《 安逸哲学:锦绣天府人生智慧“安逸四川”三部曲第一部 安逸是中华文明为世界贡献的人生智慧 》 售價:HK$ 96.8 ![]() 《 风月狩(全二册) 》 售價:HK$ 71.5 ![]() 《 大学问·改过自新:清代以来自首制度的表达与实践(以丰富案例生动还原清代以来自首制度在基层的运行图景, 》 售價:HK$ 74.8 ![]() 《 DK照亮未知的灯塔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
* 本书将青年亚文化的理论视点引入中国网络剧的研究,对中国网络剧进行批判式分析与考察,透视青年群体和当今社会整体的审美文化心理。
* 本书用兼具中西方文化基底的亚文化理论研究观照中国的网络剧创作与传播,以跨文化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讨青年亚文化与中国网络剧作品、网络剧传播和接受以及社会文化生态之间的互文关系。 |
| 內容簡介: |
| 《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的中国网络剧研究(2000—2019)》以中国网络剧所反映和创造的青年亚文化为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分为“青年亚文化与中国网络剧发展概述”、“基因解密:中国网络剧的青年亚文化底色”、“文本生产:中国网络剧的探索与突破”、“符号消费:中国网络剧传播的表征实践”和“意义生成:中国网络剧的审美与文化”五章,探讨青年亚文化与中国网络剧作品、网络剧传播和接受以及社会文化生态之间的互文关系,解析青年亚文化在中国网络剧中的呈现与表达、生产与消费,并在此基础上挖掘网络剧发展所折射出的时代文化特征,透视青年群体和社会整体的审美文化心理。 |
| 關於作者: |
| 王兰侠,山东临沂人,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网络影视与文化,北京师范大学传媒与艺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师,北京师范大学网络影视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主持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一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北京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主编教材一部、发展报告一部,参与撰写学术著作3部。在《中国电视》《电影评介》《当代电视》《艺术教育》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
| 目錄: |
|
绪 论 001
第一章 青年亚文化与中国网络剧发展概述 031 第一节 网络时代的中国青年亚文化 035 一、青年与中国青年文化变迁 035 二、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038 三、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的关系 042 第二节 因网而生的中国网络剧 044 一、网络剧的概念 044 二、网络剧产生并发展的媒介文化动因 046 三、中国网络剧中青年身份的多重性 049 第三节 网络剧作为亚文化:中国网络剧二十年发展流变 054 一、萌芽期的形式反叛与话语抢夺( 2000—2013年) 055 二、成长期的抵抗与商业收编( 2014—2015年) 058 三、发展期的消融与和解( 2016年至今) 061 第二章 基因解密:中国网络剧的青年亚文化底色 067 第一节盗猎与迷恋——二次元文化与网络剧 071 一、青年群体的流行语言:二次元文化 071 二、网络剧的二次元文化盗猎 073 三、拜物迷恋:网络剧中无处不在的萌元素 076 第二节参与、社交、生产——粉丝文化与网络剧 080 一、粉丝文化的构成与特征 080 二、网络IP剧与粉丝的消费性 081 第三章 文本生产:中国网络剧的探索与突破 087 第一节 中国网络剧的台词与人物 090 一、文本互涉——网络语言与网络剧语言 090 二、“反叛”的人物 092 第二节 中国网络剧的叙事与风格 098 一、中国网络剧的独特叙事模式 098 二、拼贴、游戏、奇观——网络剧的风格呈现 106 第三节 中国网络剧的制作与形式 111 一、剧集形态灵活多变 111 二、光怪陆离的特效制作 113 三、竖屏网剧崛起 115 第四章 符号消费:中国网络剧传播的表征实践 119 |
| 內容試閱: |
|
序
王兰侠善于思考,学习勤奋,思维活跃,探索精神强,进步明显;积极参加我主持的有关科研项目,逐步掌握了有关研究方法,开拓了视野,完善了知识结构,提高了理论修养与水平,写出了系列论文,在《中国电视》《当代电视》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几篇。 我国强调文化自信自强,中国网络影视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原创性与前沿性。最近二十年来,中国网络影视发展较快,其中部分优秀的网络剧、网络节目、网络短视频在全球广泛传播,进入世界主流市场,从一个方面有效地传播了中国文化。网络时代,网络空间成为中国青年文化的主阵地之一。亚文化在整个社会文化结构中的地位明显提升。青年亚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网络影视尤其是网络剧关系密切。青年亚文化是网络剧的文化基因与内容资源之一,是网络剧的呈现和表达方式的一部分,是网络剧存在形态、叙事价值和审美意义的体现之一。王兰侠把“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的中国网络剧研究”作为博士论文,选题新颖,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处于前沿。选取“青年亚文化”作为剖析网络剧的视角和切口,既恰切准确,又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和文化意义。以中国网络剧所反映和创造的青年亚文化为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用兼具中西方文化基底的亚文化理论研究和观照中国的网络剧创作与传播,以跨文化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讨青年亚文化与中国网络剧作品、网络剧传播和接受以及社会文化生态之间的互文关系,解析青年亚文化在中国网络剧中的呈现与表达,生产与消费,并在此基础上挖掘网络剧发展所折射出的时代文化特征,透视青年群体和社会整体的审美文化心理。 本书在一些方面体现了新文科精神。教育*提倡新文科,新文科倡导文化原创性,重视中国文化主体性,强调适当的学科交叉。本书坚持中国文化主体性与本土学术立场,更多挖掘青年亚文化与中国国情的结合,准确论述了青年亚文化与中国网络剧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而揭示其文化和美学的阐释能力。作者具有国际视野,适当借鉴西方影视理论,在东西方影视理论的适用和比较过程中来呈现和凸显青年亚文化与中国网络剧发展的表现与作用。青年亚文化理论天然具有中西方结合的跨文化基因与内涵,理论本身的多面向和多维度有利于拓展中国网络剧理论研究的维度和空间,完成西方经典理论与本土学术话语的沟通和呼应。王兰侠对有关亚文化理论与影视理论不是照搬照套,而是根据中国国情、根据中国网络剧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改造,与中国网络剧发展自然而然地结合起来,深入探讨中国网络剧发展所获得的硕果与存在的有关问题。因此,有所借鉴,有所创新,有所发展,逐步形成具有独立学术品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方法与路径,使中国网络剧的审美内蕴和文化意义透过“青年”得以展现、传播。 作者善于活学活用,恰当地运用影视理论及网络理论来探讨青年亚文化与中国网络剧发展。这是当今人文社科领域与艺术领域的前沿和热点之一。本书准确地探讨了青年亚文化与网络剧生产与消费、创作与传播的深层关系,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见解新鲜而深刻,闪耀着思想的火花;紧扣青年亚文化与中国网络剧发展的本体特性与要点进行研究,不仅探讨青年亚文化与中国网络剧发展的主要方式、路径与作用,还兼顾了青年亚文化与中国网络剧发展在传播与接受过程的表征与互动,以此来探明青年亚文化与中国网络剧发展的文化与美学意义,分析时代境语下的社会文化生态与大众审美心理,思路清晰,精彩纷呈,新意引人入胜。王兰侠具有坚强的毅力与韧劲,能够持之以恒,能够不断进步。 张智华 2022年10月28日于北京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