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162.8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74.8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76.8
 
  《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售價:HK$ 
			214.5
 
  《 
			什么是教育 “轴心时代”提出者雅斯贝尔斯毕生教育思想精华
			》
 售價:HK$ 
			74.8
 
  《 
			创建强势品牌(典藏版)
			》
 售價:HK$ 
			130.9
 
  《 
			美绘聊斋志异
			》
 售價:HK$ 
			131.8
 
  《 
			启微·红帆:中国东南诏安湾的港口、船货与海洋遗产
			》
 售價:HK$ 
			107.8
 
 
 | 
         
          | 編輯推薦: |   
          |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教授历时数年编撰,精辟导读 ◇特别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古诗选篇,详尽注释,263篇作品深度赏析
 ◇特邀复旦文学博士编校团队权威选篇注解
 ◇熟读本书,快速、全面、深入掌握中国古典诗词阅读理解技巧
 ◇与《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词》《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文》组成完整的诗词文套装,能够对中国古典文学有全面认知
 |  
         
          | 內容簡介: |   
          | 传统中国人的启蒙教育,大多始于古诗,咿呀学语的时候,古诗就浸润到我们的文化血脉里了。清风明月的夜晚,登楼徘徊的黄昏,荒郊古寺的钟声,落花满径的小园,建构了中国人共同的文化乡愁。那一篇篇或绮丽或雄浑,或冲淡或深挚的文字,光华闪耀,穿透历史的烟尘,被一代又一代人琅琅吟诵。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先生编著,甄别、挑选文辞优美,感发人心的古代诗歌共263篇,加以注释和赏析,希望能成为面对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时的观澜平台。
 每首诗后的赏析文字,也不取串讲形式,不求完全阐发,仅寻诗中打动人心处,写出我们的感动。希望借由此书,读者或许能对整个中国古代诗歌的历程有一个初步的直观认识,而又能读到历来脍炙人口也值得永远记取的诗。
 希望这本诗选可以置于孩子的床头,放在客厅的茶几上,装进旅行途中的背包里,可以在春日的午后,写作业的间隙,通勤的公车和地铁里,翻开来读几页,一整天都会感到生动明亮,也让自己的生活多一个维度。
 |  
         
          | 關於作者: |   
          | 陈引驰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道家思想与文学、
 中古佛教文学、古典诗学及近现代学术史
 著作
 《无为与逍遥:庄子六章》
 《文学传统与中古道家佛教》
 《佛教文学》
 中国最美古诗词系列:
 《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文》
 《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诗》
 《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词》
 
 编撰成员
 段红伟
 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任上海学悦教育的教学部主任。
 
 王琳妮
 复旦大学文学硕士,现任复旦附中语文教师。
 |  
         
          | 目錄: |   
          | ◎《诗经》 静女 / 001
 野有蔓草 / 003
 蒹葭 / 004
 ◎《楚辞》
 湘夫人 / 006
 山鬼 / 009
 ◎项羽
 垓下歌 / 011
 ◎刘邦
 大风歌 / 013
 ◎汉乐府
 长歌行 / 014
 饮马长城窟行 / 015
 陌上桑 / 017
 上邪 / 020
 ◎无名氏
 行行重行行 / 021
 西北有高楼 / 022
 涉江采芙蓉 / 023
 庭中有奇树 / 024
 迢迢牵牛星 / 025
 明月何皎皎 / 026
 结发为夫妻 / 027
 ◎曹操
 观沧海 / 028
 龟虽寿 / 029
 短歌行 / 031
 ◎刘桢
 赠从弟 / 034
 ◎曹植
 白马篇 / 035
 七哀诗 / 037
 ◎阮籍
 咏怀 / 039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041
 归园田居(其三)/ 043
 饮酒(其五)/ 044
 杂诗 / 045
 ◎谢灵运
 登江中孤屿 / 047
 ◎鲍照
 拟行路难(其四)/ 049
 ◎陆凯
 赠范晔 / 050
 ◎谢脁
 王孙游 / 051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052
 ◎南朝乐府
 西洲曲 / 054
 ◎沈约
 别范安成 / 057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 058
 ◎王籍
 入若耶溪 / 059
 ◎庾信
 寄王琳 / 060
 ◎北朝乐府
 敕勒歌 / 061
 木兰诗 / 062
 ◎薛道衡
 人日思归 / 066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067
 山中 / 069
 ◎杨炯
 从军行 / 070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 072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 073
 ◎张九龄
 望月怀远 / 075
 ◎贺知章
 回乡偶书 / 076
 ◎王之涣
 登鹳雀楼 / 077
 凉州词 / 078
 ◎孟浩然
 春晓 / 079
 宿建德江 / 080
 与诸子登岘山 / 081
 过故人庄 / 082
 ◎王昌龄
 出塞(其一)/ 083
 从军行(其四)/ 084
 芙蓉楼送辛渐 / 085
 闺怨 / 086
 ◎王翰
 凉州词 / 087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088
 山居秋暝 / 089
 终南山 / 090
 终南别业 / 091
 观猎 / 093
 少年行(其一)/ 094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095
 鸟鸣涧 / 096
 竹里馆 / 098
 鹿柴 / 100
 辛夷坞 / 101
 相思 / 102
 杂诗(其二)/ 103
 送元二使安西 / 104
 使至塞上 / 105
 ◎李白
 早发白帝城 / 107
 峨眉山月歌 / 108
 渡荆门送别 / 109
 望庐山瀑布 / 11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111
 长干行 / 112
 蜀道难 / 114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117
 将进酒 / 119
 月下独酌 / 121
 送友人 / 123
 独坐敬亭山 / 124
 越中览古 / 125
 玉阶怨 / 126
 劳劳亭 / 127
 春夜洛城闻笛 / 128
 客中作 / 12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130
 望天门山 / 131
 行路难三首(其一)/ 132
 梦游天姥吟留别 / 134
 赠汪伦 / 137
 ◎王湾
 次北固山下 / 139
 ◎崔颢
 黄鹤楼 / 141
 ◎高适
 别董大二首(其一)/ 142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 143
 ◎杜甫
 赠李白 / 144
 月夜 / 146
 春望 / 148
 旅夜书怀 / 150
 江南逢李龟年 / 151
 蜀相 / 152
 春夜喜雨 / 153
 江村 / 154
 客至 / 15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156
 赠花卿 / 158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160
 咏怀古迹(其三)/ 161
 登岳阳楼 / 163
 登高 / 165
 登楼 / 166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168
 逢入京使 / 170
 春梦 / 171
 ◎张继
 枫桥夜泊 / 172
 ◎戴叔伦
 除夜宿石头驿 / 173
 ◎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174
 ◎司空曙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 175
 ◎韦应物
 滁州西涧 / 176
 寄全椒山中道士/ 177
 ◎卢纶
 塞下曲六首(其二、其三)/ 178
 ◎韩翃
 寒食 / 180
 ◎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 / 182
 夜上受降城闻笛 / 183
 ◎孟郊
 游子吟 / 184
 ◎崔护
 题都城南庄 / 185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186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188
 ◎张籍
 节妇吟 / 189
 秋思 / 191
 ◎王建
 新嫁娘词三首(其一)/ 192
 ◎刘禹锡
 秋词二首(其一)/ 193
 竹枝词二首(其一)/ 194
 乌衣巷 / 195
 石头城 / 196
 西塞山怀古 / 197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199
 再游玄都观 / 200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別 / 202
 问刘十九 / 204
 长恨歌 / 205
 琵琶行 / 211
 大林寺桃花 / 216
 钱塘湖春行 / 217
 ◎柳宗元
 江雪 / 218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 219
 ◎元稹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 221
 遣悲怀三首(其二)/ 222
 离思五首(其四)/ 223
 行宫 / 224
 ◎李涉
 题鹤林寺僧舍 / 225
 ◎赵嘏
 江楼感旧 / 226
 长安秋望 / 227
 ◎刘皂
 渡桑干 / 228
 ◎陈陶
 陇西行 / 229
 ◎贾岛
 寻隐者不遇 / 230
 ◎朱庆馀
 近试上张水部 / 231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 233
 梦天 / 235
 雁门太守行 / 237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 238
 山行 / 239
 秋夕 / 240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241
 赤壁 / 242
 江南春 / 243
 泊秦淮 / 244
 赠别二首(其二)/ 245
 清明 / 246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 247
 金谷园 / 248
 ◎许浑
 咸阳城西楼晚眺 / 249
 谢亭送别 / 251
 ◎温庭筠
 赠少年 / 252
 ◎李商隐
 锦瑟 / 253
 嫦娥 / 255
 无题 / 256
 无题二首(其一)/ 257
 安定城楼 / 259
 登乐游原 / 261
 夜雨寄北 / 262
 ◎陆龟蒙
 和袭美春夕酒醒 / 263
 ◎韦庄
 台城 / 264
 ◎王驾
 社日 / 265
 ◎张泌
 寄人 / 266
 ◎秦韬玉
 贫女 / 267
 ◎张咏
 雨夜 / 268
 ◎王禹偁
 村行 / 269
 ◎寇准
 微凉 / 270
 ◎林逋
 梅花 / 271
 ◎范仲淹
 江上渔者 / 272
 ◎晏殊
 寓意 / 273
 ◎曾公亮
 宿甘露僧舍 / 274
 ◎欧阳修
 戏答元珍 / 275
 画眉鸟 / 277
 ◎苏舜钦
 淮中晚泊犊头 / 278
 ◎王令
 春晚 / 279
 ◎王安石
 明妃曲 / 280
 示长安君 / 282
 泊船瓜洲 / 283
 梅花 / 284
 ◎程颢
 春日偶成 / 285
 偶成 / 286
 ◎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 / 287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288
 题西林壁 / 289
 惠崇春江晚景 / 290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 291
 海棠 / 292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 293
 ◎道潜
 临平道中 / 294
 ◎黄庭坚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 295
 登快阁 / 296
 寄黄几复 / 297
 ◎张耒
 偶题 / 298
 ◎陈与义
 襄邑道中 / 299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 300
 ◎曾几
 三衢道中 / 301
 ◎杨万里
 小池 / 302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303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304
 ◎陆游
 游山西村 / 305
 书愤 / 306
 临安春雨初霁 / 308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其二)/ 309
 沈园二首 / 310
 示儿 / 312
 ◎朱熹
 春日 / 313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314
 ◎林升
 题临安邸 / 315
 ◎叶绍翁
 游园不值 / 316
 ◎赵师秀
 约客 / 317
 ◎戴复古
 江阴浮远堂 / 318
 ◎文天祥
 过零丁洋 / 319
 ◎元好问
 论诗(选一)/ 321
 ◎赵孟頫
 岳鄂王墓 / 323
 ◎王冕
 墨梅 / 324
 ◎袁凯
 白燕 / 325
 客中除夜 / 326
 ◎汪广洋
 兰溪棹歌 / 327
 ◎于谦
 石灰吟 / 328
 ◎王守仁
 泛海 / 329
 ◎杨慎
 宿金沙江 / 330
 ◎李贽
 独坐 / 331
 ◎王稚登
 杂言 / 333
 ◎陈子龙
 秋日杂感客吴中作十首(选一)/ 334
 ◎顾炎武
 白下 / 335
 ◎叶燮
 客发苕溪 / 336
 ◎王士祯
 秋柳四首(选一)/ 337
 ◎郑燮
 竹石 / 339
 ◎袁枚
 马嵬四首(选一)/ 340
 即事 / 341
 ◎赵翼
 题元遗山集 / 342
 论诗五首(其二)/ 344
 ◎黄景仁
 癸巳除夕偶成(其一)/ 345
 绮怀 / 346
 ◎龚自珍
 己亥杂诗(第五首)/ 347
 己亥杂诗(第一二五首)/ 348
 |  
         
          | 內容試閱: |   
          | 传统中国人的启蒙教育,大多始于古诗,咿呀学语的时候,古诗就浸润到我们的文化血脉里了。清风明月的夜晚,登楼徘徊的黄昏,荒郊古寺的钟声,落花满径的小园,建构了中国人共同的文化乡愁。那一篇篇或绮丽或雄浑,或冲淡或深挚的文字,光华闪耀,穿透历史的烟尘,被一代又一代人琅琅吟诵。 然而历史太长,诗作太多,就像繁星满天,让普通读者眼花缭乱,不得其门而入。于是便有了历代林林总总的诗歌选本,编选者旨趣不同,目的不同,编选成书的面貌也就截然不同。明清以来,作为启蒙读物而影响力最大的,无过于《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两书所选多名家名篇,题材多样,颇可帮助普通读者含英萃华,初步领略古诗风貌。不过,从今人眼光看,两书缺憾也显而易见。《千家诗》主要选唐宋律诗和绝句,诗体不可谓全,也不能说都选得精粹。《唐诗三百首》所选自然全是唐诗,诗体齐备,多数确实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较《千家诗》更为精审,且选者偏爱盛唐大家,杜甫入选最多,王维、李白紧随其后,他们的作品篇数合起来接近全书三分之一,可以说是一大特色。这两本诗选都将目光集中在唐宋,就整个多姿多彩的中国诗歌史而言,唐诗和宋诗固然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但唐以前和宋以后的篇什也绝非不值一观的。
 今人的各种诗歌选本多到不可胜计,综合性的通代选本也不罕见,且大多篇幅宏大;过去多年风靡一时的诗歌鉴赏类著作如上海辞书出版社《先秦诗鉴赏辞典》《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元明清诗鉴赏辞典》系列,自先秦至近代,总计选诗约5000首,配以赏析文章,大大便利了读者对诗歌的阅读和理解。只是宏富的篇幅未必适合普通尤其是入门的读者。
 因此,我们起意做一本更适合普通读者尤其是青少年阅读的诗选。我们希望做成这样一本书,可以置于孩子的床头,放在客厅的茶几上,装进旅行途中的背包里,可以在春日的午后,写作业的间隙,通勤的公车和地铁里,翻开来读几页,一整天都会感到生动明亮。
 我们从浩如烟海的传统诗歌中先期选出了近700首作品,所选的诗歌范围覆盖了中国古代诗歌史的全体,上起《诗经》,下至清代龚自珍,而后再加汰择,结果唐诗自然成为最重要的部分,全部260余首诗中唐诗近150首,约为整个篇目的60%。借由此书,读者或许能对整个中国古代诗歌的历程有一个最初步的直观认识,而又能读到历来最脍炙人口也真正值得永远记取的诗作。
 文辞优美,感发人心,这是我们选取诗歌最主要的标准;适合青少年,可以作为现代中国人最基本的传统诗歌素养和理解,也是我们时时在心中考量的。不论默读还是朗读,这些诗都会让你齿颊芬芳,心动神摇。你会发现,尽管隔了千百年,诗中的场景和情感,与现代人之间并无不可跨越的屏障。《静女》中那个捉弄恋人的调皮可爱的少女,《将进酒》中恣意张扬畅快淋漓的悲欢,《沈园二首》中悲惋缠绵至死不渝的爱恋,都能拨动我们的心弦。当你将这些优美的诗歌熟稔于心,即使此后未必有机缘更多更深地接触古典诗歌的海洋,也至少会拥有与传统诗歌和传统美学的一线心有灵犀。
 为让我们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更直截更亲切地与书中的诗篇相遇,我们力求注释精简,对于诗中的字词语句、名物制度等,只要不影响到对作品整体的理解,便不加注说,以便让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对诗歌文本的领会和体悟上。每首诗后的赏析文字,也不取串讲形式,不求全面阐发,仅寻诗中打动人心处,写出我们的感动,希望能帮助读者在读诗时与古人产生共鸣。
 书中所选诗歌,都是我们应该熟读的古诗。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篇章,也是传统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部分。古诗中有古人的人生和世界,有古人对人生和世界的体验与境界。对青少年而言,这是更高的人生和更纯粹的世界。一篇篇古诗犹如一个个亲切的朋友,只要你肯接近他们,他们就会不吝和你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与喜怒哀乐,会帮助你建设你自己的内心修养和人格意志。
 让我们一起来熟读这些古诗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