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极限聊斋:王蒙神侃《聊斋》(精装珍藏版)
			》 
			 售價:HK$ 
			93.2
			 
			 
	
			  
			《 
			2025-2028帆船竞赛规则
			》 
			 售價:HK$ 
			115.6
			 
			 
	
			  
			《 
			华章大历史042——帝国的骨架:先秦、秦汉地缘政治结构变迁大势
			》 
			 售價:HK$ 
			115.6
			 
			 
	
			  
			《 
			香遇中国:中华香史五千年
			》 
			 售價:HK$ 
			127.4
			 
			 
	
			  
			《 
			见字如面:奏折里的雍正
			》 
			 售價:HK$ 
			75.9
			 
			 
	
			  
			《 
			经纬度丛书·亚历山大帝国
			》 
			 售價:HK$ 
			74.8
			 
			 
	
			  
			《 
			金钱的艺术
			》 
			 售價:HK$ 
			63.8
			 
			 
	
			  
			《 
			部落:文化本能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 
			 售價:HK$ 
			86.9
			 
			 
	
 
       | 
     
      
      
         
          | 編輯推薦: |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教授历时数年编撰,精辟导读
 ◇特别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古词选篇,详尽注释,250篇古词深度赏析
 ◇特邀复旦文学博士编校团队权威选篇注解
 ◇熟读本书,快速、全面、深入掌握中国古典诗词阅读理解技巧
 ◇与《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诗》《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文》组成完整的诗词文套装,能够对中国古典文学有全面认知
           | 
         
       
      
      
      
      
         
          | 內容簡介: | 
         
         
          |  
            《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词》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先生编著,甄别、挑选最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古词共250首,加以注释和赏析。阅读这些古词,能体味前人的词调声情与家国寄托,也对整个中国古代诗词的流转有最直接的认识。希望本书能成为面对卷帙浩繁的古典诗词时最好的观澜平台。
           | 
         
       
      
      
      
         
          | 關於作者: | 
         
         
           
            陈引驰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道家思想与文学、
 中古佛教文学、古典诗学及近现代学术史
 著作
 《无为与逍遥:庄子六章》
 《文学传统与中古道家佛教》
 《佛教文学》
 中国最美古诗词系列:
 《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文》
 《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诗》
 《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词》
  
 编撰成员
 赵惠俊,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在华东师大中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 
         
       
      
      
      
      
         
          | 目錄: 
           | 
         
         
           
            《诗经》
 静女 / 001
 野有蔓草 / 003
 蒹葭 / 004
  《楚辞》
 湘夫人 / 006
 山鬼 / 009
  项羽
 垓下歌 / 011
  刘邦
 大风歌 / 013
  汉乐府
 长歌行 / 014
 饮马长城窟行 / 015
 陌上桑 / 017
 上邪 / 020
  无名氏
 行行重行行 / 021
 西北有高楼 / 022
 涉江采芙蓉 / 023
 庭中有奇树 / 024
 迢迢牵牛星 / 025
 明月何皎皎 / 026
 结发为夫妻 / 027
 曹操
 观沧海 / 028
 龟虽寿 / 029
 短歌行 / 031
 刘桢
 赠从弟 / 034
 曹植
 白马篇 / 035
 七哀诗 / 037
 阮籍
 咏怀 / 039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 041
 归园田居(其三) / 043
 饮酒(其五) / 044
 杂诗 / 045
 谢灵运
 登江中孤屿 / 047
 鲍照
 拟行路难(其四) / 049
 陆凯
 赠范晔 / 050
  谢脁
 王孙游 / 051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052
  南朝乐府
 西洲曲 / 054
  沈约
 别范安成 / 057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 058
  王籍
 入若耶溪 / 059
  庾信
 寄王琳 / 060
  北朝乐府
 敕勒歌 / 061
 木兰诗 / 062
  薛道衡
 人日思归 / 066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067
 山中 / 069
 杨炯
 从军行 / 070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 072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 073
 张九龄
 望月怀远 / 075
 贺知章
 回乡偶书 / 076
 王之涣
 登鹳雀楼 / 077
 凉州词 / 078
 孟浩然
 春晓 / 079
 宿建德江 / 080
 与诸子登岘山 / 081
 过故人庄 / 082
 王昌龄
 出塞(其一) / 083
 从军行(其四) / 084
 芙蓉楼送辛渐 / 085
 闺怨 / 086
 王翰
 凉州词 / 087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088
 山居秋暝 / 089
 终南山 / 090
 终南别业 / 091
 观猎 / 093
 少年行(其一) / 094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095
 鸟鸣涧 / 096
 竹里馆 / 098
 鹿柴 / 100
 辛夷坞 / 101
 相思 / 102
 杂诗(其二) / 103
 送元二使安西 / 104
 使至塞上 / 105
 李白
 早发白帝城 / 107
 峨眉山月歌 / 108
 渡荆门送别 / 109
 望庐山瀑布 / 11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111
 长干行 / 112
 蜀道难 / 114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117
 将进酒 / 119
 月下独酌 / 121
 送友人 / 123
 独坐敬亭山 / 124
 越中览古 / 125
 玉阶怨 / 126
 劳劳亭 / 127
 春夜洛城闻笛 / 128
 客中作 / 12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130
 望天门山 / 131
 行路难三首(其一) / 132
 梦游天姥吟留别 / 134
 赠汪伦 / 137
 王湾
 次北固山下 / 139
  崔颢
 黄鹤楼 / 141
  高适
 别董大二首(其一) / 142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 143
  杜甫
 赠李白 / 144
 月夜 / 146
 春望 / 148
 旅夜书怀 / 150
 江南逢李龟年 / 151
 蜀相 / 152
 春夜喜雨 / 153
 江村 / 154
 客至 / 15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156
 赠花卿 / 158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160
 咏怀古迹(其三) / 161
 登岳阳楼 / 163
 登高 / 165
 登楼 / 166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168
 逢入京使 / 170
 春梦 / 171
 张继
 枫桥夜泊 / 172
 戴叔伦
 除夜宿石头驿 / 173
 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174
 司空曙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 175
 韦应物
 滁州西涧 / 176
 寄全椒山中道士/ 177
 卢纶
 塞下曲六首(其二、其三) / 178
 韩翃
 寒食 / 180
 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 / 182
 夜上受降城闻笛 / 183
  孟郊
 游子吟 / 184
  崔护
 题都城南庄 / 185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186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其一) / 188
  张籍
 节妇吟 / 189
 秋思 / 191
  王建
 新嫁娘词三首(其一) / 192
  刘禹锡
 秋词二首(其一) / 193
 竹枝词二首(其一) / 194
 乌衣巷 / 195
 石头城 / 196
 西塞山怀古 / 197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199
 再游玄都观 / 200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別 / 202
 问刘十九 / 204
 长恨歌 / 205
 琵琶行 / 211
 大林寺桃花 / 216
 钱塘湖春行 / 217
 柳宗元
 江雪 / 218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
 四州刺史 / 219
 元稹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 221
 遣悲怀三首(其二) / 222
 离思五首(其四) / 223
 行宫 / 224
 李涉
 题鹤林寺僧舍 / 225
 赵嘏
 江楼感旧 / 226
 长安秋望 / 227
 刘皂
 渡桑干 / 228
 陈陶
 陇西行 / 229
 贾岛
 寻隐者不遇 / 230
 朱庆馀
 近试上张水部 / 231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 233
 梦天 / 235
 雁门太守行 / 237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 238
 山行 / 239
 秋夕 / 240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 241
 赤壁 / 242
 江南春 / 243
 泊秦淮 / 244
 赠别二首(其二) / 245
 清明 / 246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
 夹溪居人 / 247
 金谷园 / 248
 许浑
 咸阳城西楼晚眺 / 249
 谢亭送别 / 251
 温庭筠
 赠少年 / 252
 李商隐
 锦瑟 / 253
 嫦娥 / 255
 无题 / 256
 无题二首(其一) / 257
 安定城楼 / 259
 登乐游原 / 261
 夜雨寄北 / 262
 陆龟蒙
 和袭美春夕酒醒 / 263
 韦庄
 台城 / 264
 王驾
 社日 / 265
  张泌
 寄人 / 266
  秦韬玉
 贫女 / 267
  张咏
 雨夜 / 268
  王禹偁
 村行 / 269
  寇准
 微凉 / 270
  林逋
 梅花 / 271
  范仲淹
 江上渔者 / 272
  晏殊
 寓意 / 273
  曾公亮
 宿甘露僧舍 / 274
  欧阳修
 戏答元珍 / 275
 画眉鸟 / 277
 苏舜钦
 淮中晚泊犊头 / 278
 王令
 春晚 / 279
 王安石
 明妃曲 / 280
 示长安君 / 282
 泊船瓜洲 / 283
 梅花 / 284
 程颢
 春日偶成 / 285
 偶成 / 286
 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 / 287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 288
 题西林壁 / 289
 惠崇春江晚景 / 290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
 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
 和前韵 / 291
 海棠 / 292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 293
 道潜
 临平道中 / 294
 黄庭坚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 295
 登快阁 / 296
 寄黄几复 / 297
 张耒
 偶题 / 298
 陈与义
 襄邑道中 / 299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 300
 曾几
 三衢道中 / 301
 杨万里
 小池 / 302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303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 304
 陆游
 游山西村 / 305
 书愤 / 306
 临安春雨初霁 / 308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其二) / 309
 沈园二首 / 310
 示儿 / 312
 朱熹
 春日 / 313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 314
 林升
 题临安邸 / 315
 叶绍翁
 游园不值 / 316
 赵师秀
 约客 / 317
 戴复古
 江阴浮远堂 / 318
 文天祥
 过零丁洋 / 319
 元好问
 论诗(选一)/ 321
 赵孟
 岳鄂王墓 / 323
 王冕
 墨梅 / 324
  袁凯
 白燕 / 325
 客中除夜 / 326
  汪广洋
 兰溪棹歌 / 327
  于谦
 石灰吟 / 328
  王守仁
 泛海 / 329
  杨慎
 宿金沙江 / 330
  李贽
 独坐 / 331
  王稚登
 杂言 / 333
  陈子龙
 秋日杂感客吴中作十首(选一)
 / 334
  顾炎武
 白下 / 335
 叶燮
 客发苕溪 / 336
  王士祯
 秋柳四首(选一) / 337
  郑燮
 竹石 / 339
  袁枚
 马嵬四首(选一) / 340
 即事 / 341
  赵翼
 题元遗山集 / 342
 论诗五首(其二) / 344
  黄景仁
 癸巳除夕偶成(其一) / 345
 绮怀 / 346
  龚自珍
 己亥杂诗(第五首) / 347
 己亥杂诗(第一二五首) / 348
           | 
         
       
      
      
      
         
          | 內容試閱: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1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3
  
 注释:
 孙郎:孙权。孙权曾亲手射虎,传为美谈。冯唐:西汉官员。时云中郡郡守魏尚因瞒报杀敌人数而得罪,冯唐向汉文帝建议宽恕,文帝从之,派遣冯唐前去赦免魏尚,并恢复其云中郡郡守之职。天狼:天狼星。古人认为此星主战事,象征北方游牧民族侵扰中原政权。由于天狼星位于西方,故苏轼更可能直接喻指西夏。
  
 【赏析】
 这是苏轼在山东密州当知州时候的作品,记录着一场求雨祭祀后的游猎。根据苏轼自己写给好朋友鲜于子骏的信中说,这首词写好之后,苏轼让山东壮汉拍手跺脚,吹笛击鼓,群起高唱,声情与场面非常壮观。一般来说,唐宋歌词主要由十七八岁的歌女演唱,伴奏乐器也是以象牙歌板和琵琶为主,苏轼的这番演奏改编,意味着属于他的第一首豪放词产生了。
 不必在意词中所写是否属实,豪放词本就可以在事实与虚构间弹性伸缩,只要符合情感的宣泄就可以了,而且词中展现的是另一副苏轼的模样。北宋的士大夫,虽然多以家国天下为己任,但其实并不太重视武功,他们向往的是通过文章义理获得高位,而不是军功。尽管西夏时常犯边,但士大夫并不把守疆卫土作为人生第一志业。范仲淹虽在陕西获取战功,却被欧阳修开玩笑为“穷塞主”;蔡挺于西夏前线守边有方,但仍然时刻向往回京的召唤,在即席填就的歌词中也透露出安享太平的愿望。于是苏轼突然间发出在西北战场获取功业的声音,当然就会显得格外特别。不过也不必太过奇怪,词终究没有诗那般严肃真实,这或许是在游猎活动之际的应景之作,或许是宣泄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自求外任的无奈牢骚,亦或许只是中年苏轼在重温那场属于小男孩的梦。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
 李清照总爱在她的词里描写泛舟,这应该是有些自我生活影像的投射,她的少女时代应该最为喜爱这项户外活动。但是也不必将易安词中每一位泛舟女子都当作她自己,有时也可以是一个虚拟的文学形象,不过这也为李清照提供了一个有别传统的新颖构思。
 比如这首词里,面对着秋风渐起,荷花凋零,词中的女性往往要么独凭栏杆,要么沉沉睡去,但李清照偏偏要让她去泛舟,让她在泛舟的时候举头见到南飞的大雁,让她一直划到月上西楼的时候。这不啻是一种暗示:人生便像是一场行舟,默默地行驶在生命的江河上,看着眼前景物来来去去、起起落落之后,便也到了行将衰老的时候。于是泛舟行为给词中的女性形象也添上了流逝之感,但却与大雁、月亮不同,人的运动并非年复一年的轮回。
 于是过片那句也就顺理成章,飘零流去的并不只是花与水,还有舟上的人,年华就在日日泛舟的等待中老去了。好在对方与自己心意相通,也在远方像我一样思念着自己,这或许是愁苦中的一丝慰藉,于是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开来。但这番慰藉并不能持续多长时间,愁绪在心间是难以消却的,眉头刚刚舒展,新愁就又在心底涌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