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民说·欧洲城市现代史:从 1815 年至今
			》 
			 售價:HK$ 
			96.8
			 
			 
	
			  
			《 
			拍出绝世佳作 世界顶级摄影师私藏技法解密
			》 
			 售價:HK$ 
			140.8
			 
			 
	
			  
			《 
			意大利读画记
			》 
			 售價:HK$ 
			74.8
			 
			 
	
			  
			《 
			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 大师与我们的时代 2025版 
			》 
			 售價:HK$ 
			118.8
			 
			 
	
			  
			《 
			阅读苏河左岸
			》 
			 售價:HK$ 
			107.8
			 
			 
	
			  
			《 
			纸上博物馆·达达主义:艺术的反抗(艺术简史,讽刺超前,社会政治矛盾,16开图文全彩,伽利玛原版引进)
			》 
			 售價:HK$ 
			85.8
			 
			 
	
			  
			《 
			名画里的中国 (共7册) 汉宫春晓图/韩熙载夜宴图/唐宫仕女图/洛神赋图/西湖十景图/千里江山图/清
			》 
			 售價:HK$ 
			294.8
			 
			 
	
			  
			《 
			江山胜迹:人文风景的建构与传承
			》 
			 售價:HK$ 
			162.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作者提出的观点是:妈妈们,请首先帮助自己,然后再去帮助您的孩子吧! 确实,做一个妈妈并不容易,因为有时候,除了爱和温柔,妈妈们也会对孩子感到疲倦、生气和烦躁,然后因为对孩子说了“错误”的话语和释放了“错误”的情绪而感到内疚。作者在本书中认为:再耐心、再温柔的妈妈,也会有负面情绪带来的“阴暗面”,请不要感到沮丧或内疚,因为,这是人之常情。本书将通过指导妈妈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隐秘情感,使她们掌握具体的技巧和方法,学会调节自己情绪的艺术,从而能够有效地应对日常育儿中所遇到的复杂情况。
           | 
         
       
      
      
      
         
          | 關於作者: | 
         
         
           
            丽季娅·帕尔希其卡(Лидия?Пархитько),从莫斯科国立大学心理学系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心理学家,任职于一家专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医疗和社会支持的机构,并且,她还是一家幼儿园的教师,这所幼儿园致力于将残疾儿童融入普通教育环境。之后,她在生殖与围产心理研究所继续学业的同时,成为了俄罗斯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师职业联盟的一员,并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心理学家开启了她的个人事业。自2003年以来,她一直为父母与孩子如何和谐共处提供服务,帮助他们创造幸福的生活。  同时,丽季娅·帕尔希其卡也是一位作者,她在Instagram上创建的博客Mamam.Tut广受欢迎,拥有12万多名订阅者。对于每一位日复一日、全身心地专注抚养孩子,完全忘记自己的需求和情绪的母亲来说,她的书是一种支持,她在书中提出的技巧和游戏建议,对于母亲这一角色应对混乱和矛盾的状况,并与孩子建立互动友好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周淑娟,2017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语义学、语用学、翻译教学。
 代表译著/译作有:
 《铁证如山》(14),译著(汉译俄),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07《铁证如山》(13),译著(汉译俄),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04《铁证如山》(11),译著(汉译俄),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01《铁证如山》(10),译著(汉译俄),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01《吉林省著名旅游景区导游词多语种对照》,译著(汉译俄),旅游教育出版社,01《吉林省优秀导游词精选》,译著(汉译俄),旅游教育出版社
           | 
         
       
      
      
      
      
         
          | 目錄: 
           | 
         
         
           
            目录 
 序 XI 
 前言 XV 
 第一部分  
 我们想要什么? 001 
 第一章 A 点:起点 002 
 第二章 B 点:目标 012 
 第三章 一路上有什么可以帮助我们? 023 
 关注 025 
 习惯 028 
 帮助 032 
 感激 034 
 求助其他有效的资源 036 
 第四章 谁会一直陪伴和支持我们? 039 
 结论 049 
 第二部分  
 生气是为了拯救妈妈 053 
 第五章 小女孩的故事 058 
 无意识恐惧 060 
 第六章 我们为什么会充满憎恨? 069 
 不要喊叫! 071 
 阴影 074 
 第七章 当我做了妈妈以后…… 083 
 孩子偷走了我的身体 085 
 孩子偷走了我的平静 089 
 孩子剥夺了我的本质 091 
 孩子让我想起自己的伤口 094 
 孩子让我产生了内疚感 096 
 孩子偷走了我的童年 098 
 结论 100 
 第三部分  
 如何正确回应孩子的情感? 105 
 第八章 暴力经历 106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107 
 “我将来一定不会像我父母那样……” 109 
 究竟不应该做什么呢? 112 
 第九章 我是妈妈,我感觉是对的 114 
 第十章 四步法 123 
 我理解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 123 
 第一步:说出来 129 
 第二步:附和 140 
 第三步:度量 152 
 第四步:表达 157 
 结论 162 
 第四部分  
 生气是孩子发展的推动力 165 
 第十一章 孩子,我是一个独立的人 167 
 生气孕育平静 172 
 生气孕育信任 180 
 生气有助于孩子的发展 187 
 第十二章 极端措施 198 
 迫不得已的反应 202 
 让自己停下来的办法 207 
 将损失降到最小 213 
 结论 223 
 第五部分  
 创造力是暴力的对立面 227 
 第十三章 情感的无害表现 228 
 第十四章 防止敌意的游戏 232 
 游戏“饼” 232 
 游戏“我是一只愤怒的熊” 240 
 游戏“情绪红绿灯” 242 
 角色扮演游戏 244 
 本能的创造性游戏 248 
 第十五章 
 “禁止和允许并行”原则 251 
 “攻击”游戏 253 
 “起外号”游戏 255 
 结论 257 
 结语 259 
 致谢 2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