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162.8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74.8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76.8
 
  《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售價:HK$ 
			214.5
 
  《 
			什么是教育 “轴心时代”提出者雅斯贝尔斯毕生教育思想精华
			》
 售價:HK$ 
			74.8
 
  《 
			创建强势品牌(典藏版)
			》
 售價:HK$ 
			130.9
 
  《 
			美绘聊斋志异
			》
 售價:HK$ 
			131.8
 
  《 
			启微·红帆:中国东南诏安湾的港口、船货与海洋遗产
			》
 售價:HK$ 
			107.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系统研究英国落实“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在梳理英国政府出台的政策文本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书集中从历史背景、核心主张、行动计划、国际实践以及成效与挑战五个维度进行了考察与分析,并明确指出,英国在积极参与并推动联合国“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的同时,已俨然成为在“冲突中的性暴力”议题上的国际引领者,而在“全球英国”的理念之下,英国将“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纳入外交战略及国家安全整体框架的特性更加鲜明。 |  
         
          | 關於作者: |   
          | 田小惠,女,历史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欧洲大国关系与欧盟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世界历史》、《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现代国际关系》、《国际论坛》等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获得“北京高等学校优秀专业课(公共课)主讲教师”、“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学名师”、“北京外国语大学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外国语大学师德榜样”、“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  
         
          | 目錄: |   
          | 导论/1 第一章英国落实“妇女、和平与安全” 议程的历史背景/11
 第一节英国妇女和平运动的产生与发展/11
 第二节联合国“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的确立/33
 小结/43
 第二章英国落实“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的核心主张/45
 第一节英国关于妇女、和平与安全的基本立场/45
 第二节英国关于防止“冲突中的性暴力”的行动倡议/71
 小结/91
 第三章英国落实“妇女、和平与安全” 议程的行动计划(2000—2013)/93
 第一节启动落实:第一份英国国家行动计划/94
 第二节重视发展:第二份英国国家行动计划/99
 小结/107
 第四章英国落实“妇女、和平与安全” 议程的行动计划(2014—2022)/109
 第一节聚焦性暴力:第三份英国国家行动计划/109
 第二节强调整体性:第四份英国国家行动计划/122
 小结/152
 第五章英国落实“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的国际实践/155
 第一节英国落实“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的实践概述/155
 第二节英国推动阿富汗落实“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172
 第三节英国推动刚果(金)落实“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183
 小结/190
 第六章英国落实“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的成效与挑战/193
 第一节英国落实“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的评估机制/193
 第二节英国落实“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的成效评估/210
 第三节英国推动“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面临的挑战/225
 小结/234
 结语 迈向“全球英国”的英国妇女、 和平与安全/237
 附录/241
 附录1:英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冲突中的性暴力”发言记录/241
 附录2:履行联合国安理会第1325(2000)号决议英国国家行动计划/270
 附录3:妇女、和平与安全英国国家行动计划(2018—2022)/277
 参考文献/307
 索引/323
 后记/328
 |  
         
          | 內容試閱: |   
          | “妇女、和平与安全”研究丛书序言(一) 袁明
 袁明,1945年生,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每一个人,都在参与自己所处时代的实践,在这一点上,古人和今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带着性别意识并自觉投身于和平与安全的实践,让世界更美好,则是今人不同于古人的地方,这在女性身上体现得更为突出。我们说起“现代性”时,女性议题是绕不过去的。女性议题一定是一个未来议题。
 我在担任联合国基金会中国理事期间,接触到大量关于女性问题的计划、报告和项目,其覆盖面相当广阔,包括健康、教育、反暴力,甚至清洁炉灶等。参与并领导这些活动的,也大多为女性。我至今仍记得,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履新之后,很快任命了一批助手,其中有一位女性“青年联络者”,她来自斯里兰卡,目光坚定而自信。我们了解到,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她已经在网络上组织起几百万名志愿者,一问她的年龄,得知才26岁。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世界的进步。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当下肆虐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提醒我们必须注意人类进步途中的艰险和困难。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有这样一段特别表述:“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我们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女性医务人员、疾控人员、科技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不畏艰险、日夜奋战,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保护生命、拯救生命的壮丽诗篇。……正是成千上万这样的中国女性,白衣执甲,逆行而上,以勇气和辛劳诠释了医者仁心,用担当和奉献换来了山河无恙。”1 这一伟大的当代实践,值得研究并大书特书,这也是中国女性研究者的时代责任。
 这个未来议题,应当是跨学科的。未来的女性研究若只在政治学单一领域内开展,发展的空间会很有限。只有突破学科樊篱,从多个视角来观察和推动,才能真正把女性研究这个大题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