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身体,图像与艺术史
			》
 售價:HK$ 
			96.8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327.8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162.8
 
  《 
			古琴之美·2026(丙午年)(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107.8
 
  《 
			财之道丛书·贪婪的游戏:金融投机100年
			》
 售價:HK$ 
			74.8
 
  《 
			算力崛起:重塑未来经济与社会
			》
 售價:HK$ 
			76.8
 
  《 
			敦煌壁画?纹样
			》
 售價:HK$ 
			151.8
 
  《 
			丑的美学:一部跨越两个世纪的美学沉思录
			》
 售價:HK$ 
			140.8
 
 
 | 
         
          | 內容簡介: |   
          |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内容以研究中国美学包括古代和现代两大部分为主,尤其侧重中国古代美学和审美文化的研究,兼及中西美学比较研究。本书为第12辑,分为“中国审美意识生成”“古代审美文化研究”“古代美学思想研究”“中国现代美学研究”“中日美学交流”“中西美学比较研究”六个栏目。书中论文关注范畴较广,叙说有趣,引经据典,论证有力,且篇幅适中,详略得当,学术性都很强,具有一定程度的文献参考价值。 |  
         
          | 關於作者: |   
          | 邹华,男,1952年12月生,辽宁岫岩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方向研究。2000年起先后兼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等职。著有《中国美学原点解析》《中国美学的后古典时代》等书。 |  
         
          | 目錄: |   
          | 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研究 读诗须知味外味:阐释学视域下的以味解诗与多元理解研究 李有光
 “大顿悟”说与谢灵运山水诗的运思模式 李成金
 科举制与唐代美学之关系的多维解读 刚祥云
 理学美学视域下朱熹的文道观 房玉柱
 王阳明诗歌创作的哲学分野
 ——以34首居越诗为例 林玮
 象山心学的“情理结构” 李增杰
 船山气论与以气论诗 付定裕
 李渔之问及其解决之道
 ——《笠翁十种曲》结构艺术的戏曲美学本体论意义 蔡东民
 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研究
 汉代园林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 周均平 潘芳
 “桃源图”与“豳风图”:中国绘画与经学之管蠡 桑盛荣
 荒寒美学:柳宗元《江雪》诗意画艺术学研究 谢九生
 纸上造园:大观园与明清文人园林的审美理想 郭润滋 刘旭光
 谁为谁而放言“愿作乐中筝”
 ——唐代一首《忆江南》词引发的历史考辨 李婷婷
 中国现代美学研究
 吕荧美学思想特征论
 ——在主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振摆 韩存远
 过程实在:时空与情感的审美变奏
 ——李泽厚美学新论 刘维邦
 别现代主义理论体系中美学范畴的生成逻辑 张少委
 当代“生活美学”实践模式的省思 林凯
 当代大众生活美育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进路 王力申
 海外汉学家美学研究
 加里·斯奈德禅宗诗学的跨语际实践
 ——以“十七首唐诗”英译为例 徐文
 中日韩美学交流
 美妙学说 [日]西周(著) 郑子路(译)
 养花书生姜希颜 [韩]闵周植(著) 杨硕(通讯作者) 刘琨(译)
 以“狮子返掷”与“狮子返掷势”为例论诗禅关系的两个面相 贾光佐
 北京审美文化研究
 萧乾京味儿作品中的审美意蕴 石志刚
 《中国美学》稿约
 |  
         
          | 內容試閱: |   
          | 主编的话 本辑“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研究”栏目按时序刊发的八篇文章,也是一组中国古代美学史的研究成果。其中,李有光教授从阐释学视域下展开了以味解诗的多元理解研究;李成金博士深入考察了谢灵运山水诗与其佛学思想的联系;刚祥云博士从艺术与政治关系角度探讨了科举制与唐代美学的关系;房玉柱博士从理学美学的角度指出朱熹文道观的居间性特征;林玮副教授深入解析了王阳明的理趣诗和抒情诗,认为其代表了王阳明哲学思想的分野;李增杰博士聚焦于陆象山心学内部,探讨其以理驭情、以理主情的理论倾向;付定裕副教授则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以气论诗”在船山诗学中的根本地位;蔡东民副教授对“李渔之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试图从李渔的著作中找到答案。
 本辑“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研究”栏目集中刊发了几篇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文章。其中,周均平教授对于汉代园林审美文化的研究,充分全面且具有较强的启示性;桑盛荣、谢九生和李婷婷三位博士对中国古代诗画艺术的研究,展现出广阔的学术视野;郭润滋博士和刘旭光教授关于纸上造园的研究,为中国古代园林美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在“中国现代美学研究”栏目中,韩存远博士对吕荧美学思想主体性的分析带给读者一些新的启发;刘维邦博士对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核心逻辑的研究具有一定学理深度;张少委博士对别现代理论的介绍有助于引起学界关注和讨论;林凯博士对生活美学的反思颇有见地;王力申博士对大众生活美育在中国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在“海外汉学家美学研究”栏目中,徐文博士对加里·斯奈德禅宗诗学的研究为中国美学研究提供了海外视角,值得借鉴。
 本辑的“中日韩美学交流”栏目刊发了日本学者西周、韩国学者闵周植、中国贾光佐博士的三篇文章。“中日韩美学交流”是本集刊的特色栏目,该栏目在刊发中日韩美学比较研究等方面论文的同时,也刊发日韩美学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日韩现代美学史上的重要论文,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