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经纬度丛书·三国关键之战:决定历史走向的13场战役
			》  售價:HK$ 
			74.8
			  
			《 
			动物结构与造型图谱 骨骼×肌肉×立体造型×生活百态
			》  售價:HK$ 
			98.8
			  
			《 
			救命有术
			》  售價:HK$ 
			74.8
			  
			《 
			中国历代图书总目·哲学卷(全20册)
			》  售價:HK$ 
			2200.0
			  
			《 
			RNA时代(诺奖得主解密RNA分子如何创造生命的新奇迹)
			》  售價:HK$ 
			86.9
			  
			《 
			无论在哪儿都是生活(中国好书奖、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得主肖复兴新作)
			》  售價:HK$ 
			52.8
			  
			《 
			隋唐与东亚
			》  售價:HK$ 
			63.8
			  
			《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售價:HK$ 
			118.8
			  
			 
     
      
      
         
          編輯推薦:  
         
           
            目前国内大部分游戏学图书属于外译书籍,或者是业界出版的指导性书籍。由学界出版的游戏学书籍相对缺乏。另一方面,本书可以配套视频使用,即便没有机会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读书,也可以获得类似的教育资源。
           
         
      
      
      
      
      
         
          內容簡介:  
         
           
            本书主要涵盖游戏的历史与基本定义,游戏与传播学,严肃游戏与游戏化,游戏设计结构分层四元法,游戏人的基本素养,游戏设计需求和对应技巧,游戏软件工程与开发步骤,游戏文案策划叙事,人物的设计,剧情的结构,选项的结构,世界观的设定,以及引出对应的话题的方法。游戏与博弈论,规则的设计要素。游戏数值分析,数值的平衡,敏感性以及常用的数学公式。游戏人工智能,包括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策略树,minmax方法,蒙特卡洛方法等。最后是游戏的研究史与游戏研究人物。
           
         
      
      
      
      
         
          關於作者: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讲师,具有六年多的日本学习研究经历,致力于游戏学研究,学生时代多次发表论文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拥有良好的国际视野。主持过两项日本的青年基金项目并担任日本学术振兴会的特别研究员,并在日本多次受到奖励。研究方向与兴趣在游戏信息学,游戏数学和策划,游戏智能与博弈论,游戏媒体市场与文化,LaTeX排版等领域。迄今以发表被SCI和EI收录的游戏研究论文30余篇,主持多项横向项目。专著《A New Paradigm in Game Design Using Game Refinement Theory》译著《电子游戏世界》
           
         
      
      
      
      
      
         
          目錄  
         
           
            第1章游戏综述与概论1
 
         
      
      
      
      
         
          內容試閱  
         
           
            总序本系列教材是*一流专业建设精品教材。在某种意义上,本系列教材是顺应国家层面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的时代产物。2019年4月,*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提出在2019—2021年,建设一万个左右*一流本科专业点和一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在一万个左右*一流专业中,包含236个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目前,全国约有1400个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一流专业显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示范价值。2019年10月,*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在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中,教材建设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创建于1983年,是全国理工科院校中创立的第一个新闻院系,开国内网络新闻传播教育之先河。1983年3月,华中工学院派姚启和教授赴京参加全国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到会代表听说华中工学院也准备办新闻系,认为这本身就是新闻。第一任系主任汪新源教授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文理知识渗透的新闻专业人才,我们和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办的新闻学专业不一样。1998年,华中理工大学在新闻系基础上,成立了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学院坚持以“应用为主,交叉见长”为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理念,走新闻传播科技与新闻传播文化相结合的道路,推进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交叉融合。经过程世寿教授、吴廷俊教授、张昆教授等历任院长(系主任)的推动、传承和改革创新,学院逐渐形成并不断深化自身的特色。可以说,学院秉持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传统的人文教育和“人文 社会科学”新闻教育模式之外,于众多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近年来,学院坚持“面向未来、学科融合、主流意识、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新技术思维,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胜任中外文化传播与文明互鉴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理论功底与业务技能、实践精神与创新思维的均衡发展。在这样的思维理念指导下,学院以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为专业建设路径。所谓“跨学科”,即强化专业特色,建设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凝聚跨学科的新兴方向,组建创新团队,培育跨学科的重要学术成果;所谓“跨领域”,是在人才队伍、平台建设等方面拓展社会资源,借助业界的力量提升学科实力和办学水平,通过与知名业界机构的密切合作提高本学科的行业与社会知名度;所谓“跨文化”,是扩大海外办学空间,建设国际化科研网络,推出高水平合作研究成果,推进学术成果的国际发表和出版,提升学科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学院拥有五个本科专业:新闻学(另设有新闻评论特色方向)、广播电视学、传播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其中,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与此同时,学院还建设了包括“外国新闻传播史”“新媒体用户分析”“网络与新媒体应用模式”“传播学原理”等在内的一批一流课程。为持续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我们经过近三年的策划和组织,编撰推出“普通高等教育新闻传播学类*一流专业建设精品教材”,为促进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推进中国新闻传播教育转型、建设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贡献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思想智慧与解决方案。本系列教材包括三个子系列:专业改革创新卷、卓越人才培养卷、学生实践创新卷。其中,专业改革创新卷以促进专业建设为宗旨,致力于探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开展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建设的理念、思维、机制和措施,具体包括专业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课程思政、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材、授课形式、教学团队、实践创新、育人机制、交流机制等方面的内容。特别的是,我们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2022年,学院作为牵头单位,编撰出版了《新文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系全国*文科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同时,编写的《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即将于2023年春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系全国最新闻传播学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卓越人才培养卷以推进课程教材建设为宗旨,致力于促进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核心课程、前沿课程、选修课程教材的编撰和出版。在我们的设计中,其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正式课堂教材,也包括各种配套教材,譬如案例选集、案例库、资料汇编等。课堂教学的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促进快速转型中的新闻传播领域的知识更新和理论重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以培养全能型、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的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为目标,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教材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依托和载体。我们在推进卓越人才培养卷教材编撰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中国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进行转化并融入其中,以增强新闻传播教育教学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学生实践创新卷以提升学生实践水平为宗旨,致力于培养学生面向媒体融合前沿、面向文化传承、面向国际传播的实践意识和能力。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必须面向实践和行业。“以学为中心”,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注重实践。新时代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必须建构基于实践导向的育人机制,其中包括课程、实验室与实践平台、实践指导团队、学生团队实践、实践作品、实践保障机制等诸要素,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我们编撰学生实践创新卷教材,是要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子原创实践作品的聚沙成塔、结集成册,充分展现他们在评论、报道、策划等领域的优秀成果,展现他们的创作水平、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这些成果中的一部分,可能稍显稚嫩,却是学生在专业领域创造的杰作,凝聚着青年学子的思想智慧和劳动结晶。当然,这些成果也是学院教师们精心指导的结果,是教学相长的产物,对于推动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和示范意义。在我们的理解中,教材的概念相对宽泛,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材和辅助性教学材料,还包括专业改革创新著作和学生实践创新作品。教材是构成专业建设的基石,一流的专业必然拥有一流的课堂教材、教改成果和实践成果。本系列教材名为“*一流专业建设精品教材”,但并不仅仅服务于本科专业的建设,还囊括针对研究生各专业建设的教材作品。打通本科生专业建设和研究生专业建设,是本系列教材的一个重要创新。我们认为,只有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才能建设好一流的研究生专业。2023年将迎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四十周年华诞。四十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四十年创业维艰,改革前行。经过四十年的历程,学院建成了全国名列前茅的新闻传播学科,培养了数以万计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为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蓬勃发展的一张名片。值此佳期到来之际,我们隆重推出“普通高等教育新闻传播学类*一流专业建设精品教材”,为学院四十周年华诞献礼。本系列教材是*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基于多学科融合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改革研究”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体现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主要特色。根据规划,本系列教材将在2025年前全部出版完毕,将包括约50部作品,可谓蔚为大观。在此,我们要感谢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中共湖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新闻学院的项目经费支持,同时,我们也要感谢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院在经费上的大力支持,正是有了这些经费的资助,本系列作品才能出版面世,与读者相见,接受诸位的评判和检验。本系列教材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致力于推进中国新闻传播教育转型发展的努力与尝试。我们希望这样的努力与尝试,将在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留下历史印记,为新时代培养造就更多具有使命担当、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贡献华中大新闻传播学科的思想、智慧和方法。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22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