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86.9
 
  《 
			要有光
			》
 售價:HK$ 
			75.9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
			》
 售價:HK$ 
			46.2
 
  《 
			索恩丛书·帝国计划:英国世界体系的兴衰(1830~1970)
			》
 售價:HK$ 
			185.9
 
  《 
			改变的勇气:数十个真实人生蜕变故事,教你改变命运的密码。
			》
 售價:HK$ 
			64.9
 
  《 
			明清时期的灾害治理机制
			》
 售價:HK$ 
			66.0
 
  《 
			甲骨文丛书·理查国王:尼克松和水门事件
			》
 售價:HK$ 
			108.9
 
  《 
			绣罗衣裳照暮春——古代服饰与时尚
			》
 售價:HK$ 
			93.5
 
 
 | 
         
          | 編輯推薦: |   
          | 《物流管理》结合企业实例系统介绍仓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 |  
         
          | 內容簡介: |   
          | 《物流管理》结合企业实例系统介绍仓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篇,主要介绍物流的基本概念、演变史和物流管理的框架;第二部分为物流功能篇,主要介绍仓储、运输、配送、物料搬运、流通加工、物流包装等基本功能的管理;第三篇为物流服务篇,主要介绍物流客户及服务管理、供应链管理。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在掌握物流相关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物流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适应一般物流岗位工作的需要。 ? |  
         
          | 關於作者: |   
          | 段满珍,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师,《物流管理》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主持教育教改项目10余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十余项,第一作者撰写科技论文三十余篇,其中EI检索论文10余篇,第一作者出版专著三部,物流教材一部。 |  
         
          | 目錄: |   
          | 第 1 章 物流基础概论. 1 1.1 物流概念的产生与演变. 3
 1.1.1 什么是物流 . 3
 1.1.2 物流活动的构成 . 5
 1.1.3 物流的起源 . 7
 1.1.4 物流概念的产生与演变 . 7
 1.2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 8
 1.2.1 传统计划储运阶段(1949— 1978 年). 9
 1.2.2 物流概念引入阶段(1979— 1992 年). 9
 1.2.3 现代物流起步阶段(1993 年至今). 10
 1.3 对物流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政策. 11
 1.3.1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 11
 1.3.2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 2020 年). 12
 1.4 物流的分类. 17
 1.4.1 按物流研究的范围分类 . 17
 1.4.2 按物流系统的性质分类 . 17
 1.4.3 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 18
 1.4.4 按物流活动的作用分类 . 19
 1.4.5 按物流活动的承担主体分类 . 21
 1.4.6 新兴物流模式 . 22
 1.5 物流管理概述. 26
 1.5.1 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 . 26
 1.5.2 物流管理的目标 . 26
 1.5.3 现代物流学说 . 27
 章末测试. 29
 第 2 章 运输. 33
 2.1 常见的运输方式. 35
 2.1.1 运输方式的分类 . 35
 2.1.2 运输方式的选择 . 38
 2.2 运输合理化. 40
 2.2.1 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 . 40
 2.2.2 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 41
 2.3 多式联运. 43
 2.3.1 多式联运的特点 . 44
 2.3.2 多式联运的组织形式 . 45
 2.3.3 “一带一路”倡议与多式联运 . 47
 章末测试. 49
 第 3 章 配送管理. 51
 3.1 配送. 54
 3.1.1 配送的基本概念 . 54
 3.1.2 配送的意义与作用 . 56
 3.1.3 配送方式 . 56
 3.2 配送中心. 61
 3.2.1 配送中心相关概念 . 61
 3.2.2 配送中心与物流中心 . 62
 3.2.3 配送中心的分类 . 63
 3.2.4 配送中心的功能和定位 . 66
 3.2.5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 . 67
 3.3 配送模式. 68
 3.3.1 配送模式分类 . 68
 3.3.2 配送模式选择 . 75
 3.3.3 “最后一公里”物流 . 80
 3.3.4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 . 83
 3.4 配送中心作业管理. 85
 3.4.1 配送中心拣货作业 . 85
 3.4.2 配送中心拣货策略 . 89
 3.4.3 配送中心拣货作业的优化 . 92
 3.4.4 配送中心补货作业 . 92
 3.4.5 配送中心路线优化 . 94
 章末测试. 97
 第 4 章 物流包装技术. 102
 4.1 物流包装概述. 104
 4.1.1 包装的概念 . 104
 4.1.2 物流包装材料的性能 . 106
 4.1.3 包装的标记标志 . 107
 4.2 物流包装技术. 113
 4.2.1 “五防”包装技术 . 113
 4.2.2 收缩和拉伸包装技术 . 115
 4.2.3 危险品包装技术 . 116
 4.2.4 智能包装 . 117
 4.3 物流包装设备. 120
 4.4 包装单元化. 123
 4.4.1 托盘 . 123
 4.4.2 集装箱 . 135
 4.4.3 托盘与集装箱和货车车厢尺寸之间的关系 . 137
 4.5 绿色包装. 139
 4.5.1 材料要素 . 140
 4.5.2 外形要素 . 142
 4.5.3 技术要素 . 142
 章末测试. 146
 第 5 章 仓储管理. 148
 5.1 物流仓储设施——仓库 . 152
 5.1.1 仓库类型 . 152
 5.1.2 仓库类型选择 . 155
 5.1.3 仓库月台 . 157
 5.2 常见的仓储设备. 165
 5.2.1 仓储货架 . 165
 5.2.2 仓储叉车 . 171
 5.2.3 巷道式堆垛机 . 174
 5.2.4 自动分拣系统 . 175
 5.2.5 仓储笼 . 182
 5.3 仓储规划. 184
 5.3.1 库址选择与布局方式 . 184
 5.3.2 库内整体布局 . 187
 5.3.3 库内储存空间布局 . 189
 5.3.4 仓储库位规划 . 192
 5.3.5 业务应用场景 . 193
 5.4 仓储内部管理. 196
 5.4.1 货物堆码方式 . 196
 5.4.2 货物储放策略 . 197
 5.4.3 储位指派法则 . 199
 5.4.4 仓储管理的注意事项 . 201
 5.4.5 储存合理化 . 202
 5.4.6 搬运活性系数 . 204
 章末测试. 207
 第 6 章 库存管理. 212
 6.1 库存概述. 214
 6.1.1 基本术语 . 215
 6.1.2 库存类型 . 216
 6.1.3 库存管理的任务 . 217
 6.2 常见的库存管理策略. 218
 6.2.1 库存管理的衡量指标 . 218
 6.2.2 库存的放置位置 . 219
 6.2.3 降低库存的基本策略 . 219
 6.2.4 零库存管理策略 . 221
 6.3 ABC 分类管理法. 224
 6.3.1 ABC 库存分类法 . 224
 6.3.2 CVA 关键因素分类法 . 228
 6.4 库存控制策略. 228
 6.4.1 定量订货制 . 228
 6.4.2 定期订货制 . 234
 6.4.3 定量订货制与定期订货制和
 ABC 库存管理之间的关系. 235
 6.4.4 定量订货制与定期订货制在实际中的应用 . 236
 章末测试. 237
 第 7 章 装卸搬运. 248
 7.1 装卸搬运概论. 251
 7.1.1 装卸搬运的定义 . 251
 7.1.2 装卸搬运的意义 . 251
 7.1.3 装卸搬运的特点 . 252
 7.1.4 装卸搬运的作用 . 252
 7.2 装卸搬运的分类. 253
 7.2.1 按装卸搬运作业的场所分类 . 253
 7.2.2 按装卸搬运作业的内容分类 . 253
 7.2.3 按装卸搬运的机械及其作业方式分类 . 254
 7.2.4 按装卸搬运作业的特点分类 . 255
 7.2.5 按装卸搬运对象分类 . 255
 7.2.6 按被装物的主要运动方式分类 . 256
 7.3 装卸搬运合理化. 256
 7.3.1 装卸原则 . 256
 7.3.2 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 . 257
 7.3.3 装卸的机械化 . 259
 7.3.4 装卸的集装化 . 261
 7.3.5 其他改善装卸作业的方法 . 262
 章末测试. 262
 第 8 章 物流信息采集技术. 270
 8.1 条码技术. 272
 8.1.1 条码技术简介 . 272
 8.1.2 条码组织机构 . 272
 8.1.3 条码常用术语 . 273
 8.1.4 条码识别原理 . 275
 8.2 一维条码. 275
 8.2.1 一维条码的概念 . 275
 8.2.2 一维条码的编码方法 . 276
 8.2.3 典型一维条码 . 278
 8.2.4 一维条码的优缺点 . 283
 8.2.5 条码扫描器 . 284
 8.3 二维码. 284
 8.3.1 二维码产生的背景 . 284
 8.3.2 二维码的特点 . 285
 8.3.3 二维码的应用 . 285
 8.4 POS 系统 . 287
 8.4.1 POS 系统概述. 287
 8.4.2 POS 系统的特征. 288
 8.4.3 POS 系统与商品、信息的流程 . 288
 8.4.4 POS 系统与订货、库存管理. 289
 8.5 射频识别技术. 289
 8.5.1 RFID 系统组成及工作流程 . 289
 8.5.2 RFID 电子标签的分类 . 290
 8.5.3 RFID 阅读器与电子标签的耦合方式 . 295
 8.5.4 RFID 技术的应用 . 296
 章末测试. 298
 第 9 章 流通加工与管理. 301
 9.1 流通加工概述. 303
 9.1.1 流通加工的概念及特点 . 304
 9.1.2 流通加工合理化 . 307
 9.2 流通加工作业管理. 309
 9.2.1 流通加工作业排序问题评价指标 . 309
 9.2.2 流通加工作业排序 . 309
 9.2.3 流通加工生产过程时间组织 . 313
 章末测试. 316
 附录 A 章末测试参考答案. 320
 附录 B 案例思考参考答案 . 327
 参考文献. 332
 |  
         
          | 內容試閱: |   
          | “物流管理”作为交通运输物流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 子商务、国际贸易、交通运输等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一门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系统探讨物 流管理相关理论和基本技能方法的课程。 为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我们深入挖掘物流管理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打造融合课程思政教材体 系。本书在内容编写中注意专业知识和中国古今物流文化的融合,同时设置多种形式的开 放性话题和主题活动供学生协作学习,使其通过“学中做,做中学”自觉提升个人修养、 家国情怀,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在内容编写中秉承“两性一度”基本要求,以物流基础知识传授为宗旨,适当融入物 流新技术、新方法、新趋势、新思路、新人物、新故事,“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全面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书特色表现为以下几点。
 内容维度:遵循“厚基础、深融合、重实践”的基本理念,突出“以学为主,思政当 先”的教育方针。以现代物流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为核心,同步构建集国家战略、民族 精神、时代精神、职业道德等思政点为一体的思政实践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在学好专业知 识的基础上,强化工程伦理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 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思政体系:立足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和素质提升的育人目标,秉承“知行 合一,润物无声”思政教育理念,采取“渗(透)润结合”的方式,实现课程思政全过程 融入。通过不同栏目设置将知识点与思政点无缝衔接、平滑过渡,力争达到润物无声的效 果。设计“时代创新”“工程伦理”“求真务实”“环境保护”四大主题探究活动,以任务驱 动模式引导学生科学认识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根植家国情怀。实践探究模式让学生亲身 感受实践创新的喜悦,环境保护的意义,团结协作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科技强国战略和 无私奉献精神的伟大。思政体系设计突出“以学为主”,通过“学思践悟”的循环做到知识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素材设计:突破传统的课堂讨论、主题辩论等互动教学模式。以思政点为引领,穿插 设计自主探究活动。每次活动的完成都需要在领悟课堂思政点的基础上“用心去思考,用 眼去识别,动手动脑去演绎”,让学生在“学— 思— 践— 悟”中实现自我成长。本书全程无 一处显露“思政”,但是整体下来确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布局。
 形式风格:设置章前导读栏目,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章节知识点;以开篇案例开放性话 题为引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中国古人智慧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璀璨的物流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