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88.5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184.1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81.4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588.8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199.4
 
  《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售價:HK$ 
			221.8
 
  《 
			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
			》
 售價:HK$ 
			68.4
 
  《 
			封关运作背景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丛书)
			》
 售價:HK$ 
			85.8
 
 
 | 
         
          | 編輯推薦: |   
          | 该系列是“十万个为什么”专题类科普图书,每册专注于特定科学领域,邀请专业权威的科学工作者撰写,以大问题套小问题的形式进行多方面解答,细说科学,书中加入了大数据、冷知识、信息卡等版块,拓展了很多新奇知识。每册书收入了近100个问题,知识量大,能够激发小朋友的好奇心。 |  
         
          | 內容簡介: |   
          | 《驯化的力量》讲述了很多人类驯化的物种,介绍了这些物种的祖先、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追忆人类与自然的古老往事。 |  
         
          | 關於作者: |   
          | 冉浩,动物学者,作家,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 护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
 客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基因组学课题组成员、
 专家顾问,河北保定满城中学生物教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研究方
 向为社会生物学和古生物学。
 已合作发表 SCI 论文(科学引文索引)20 余篇,科学类 CN(国内公开
 发行)期刊文章近千篇,出版图书 20 余册,如《蚂蚁之美》《动物王朝》《寂
 静的微世界》《诡异的进化》《非主流恐龙记》《发现昆虫》等。《蚂蚁之美》
 获国家图书馆第十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2016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
 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第六届“少年中国”科技少年应读作品《动
 物王朝》获 2021 年文津奖推荐图书,2020 年度中华优秀科普图书。2017 年,
 《琥珀里的恐龙尾巴》一文入选全国成人高考语文卷阅读材料。
 |  
         
          | 目錄: |   
          | 原野呼唤 家禽与鱼
 作物旅行
 水果奇缘
 驯化漫谈
 |  
         
          | 內容試閱: |   
          | 长久以来,我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智人的整个种群是如何在残酷的自然 选择中崛起,并变得如此兴盛的?在整个生物圈漫长的历史中,尚不曾有其他任何
 一个单一物种达到了我们今天这样的程度,我们自命不凡、影响深远,且无可匹敌。
 毫无疑问,我们有很多公认的优势,比如演化得不错的脑子和灵活的双手,以
 及在此基础上获得的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等等。然而,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
 的原因,驯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驯化行为的出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而人类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驯化之上的——栽培作物的出现奠定了农业的基
 础,并催生出了村庄,后者则是城镇乃至更大规模社会组织的基础 ;而驯化动物则
 是畜牧业的前提。正是基于驯化,我们获得了食物、衣物,乃至各种生活用度。也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得以从其他的物种上取长补短,并借此获得了巨大的生存优势。
 我们是在这个星球历史上已知的驯化物种最多的生物。驯化,与我们的生活息
 息相关。在这本书里,尽管我介绍了很多驯化物种和它们的历史,然而,还有大量
 的物种被遗漏了。只要你去菜市场稍微转一转,就会发现还有如此多的物种没有被
 提及,而物种之下所涉及的品种,那就更是不计其数。这本书只是挑挑拣拣,揭示
 出其中的冰山一角罢了。
 饶是如此,这也使得本书的工作量相当之大,尤其是对其历史和年代的考证。
 很多事情已经太过久远,几乎被历史的迷雾所完全遮掩。不同的记载和资料说法也
 并不相同。我只能挑选其中比较主流的说法或者是近期比较有说服力的发现。也正
 是因为如此,这些数据未必一定就是真相,只能说眼下认为是比较贴近真相的。在
 这个科学快速发展的时代,它们有可能随着我们认识的更新而被推翻。未来如果有
 新的发现或者更具说服力的证据,还请以最新的说法为准。同样,尽管从作者到编
 辑都努力呈现一本靠谱的读物,但是限于个人能力和出版的复杂性,疏漏和错误在
 所难免,希望读者都够不吝指正、及时反馈给我(ranh@vip.163.com)或出版社。
 最后,开卷有益,如果你能通过这本书有所收获,那将是我的荣幸。祝您阅读
 愉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