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识药食药——免“疫”防病
			》 
			 售價:HK$ 
			53.9
			 
			 
	
			  
			《 
			钩针编织曼陀罗花样
			》 
			 售價:HK$ 
			65.8
			 
			 
	
			  
			《 
			两晋南北朝史 一口气看懂两晋南北朝史
			》 
			 售價:HK$ 
			74.8
			 
			 
	
			  
			《 
			这样吃 长得高 临床营养师和新手父母的儿童营养指南 专注解决0到16岁孩子营养问题
			》 
			 售價:HK$ 
			57.2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107.8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108.9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65.8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65.8
			 
			 
	
 
       | 
     
      
      
         
          | 編輯推薦: | 
         
         
          |  
            特点如下:1内容系统。本书遵循旅游资源学的发展现实,广泛吸引国内外研究成果,紧贴国家旅游发展需要和旅游标准引导,涵盖旅游资源认知、旅游资源审美与育人、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创新等方面内容,对旅游资源学的知识体系进行了介绍相关系统内容。2视角宽广。本书突破了传统的旅游资源学角度,引入了较多的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相关理念知识,通过“跳出旅游看旅游”实现了知识视角的拓宽,对于旅游发展中的资源属性进行更加深入和更加贴切的阐释。3.课程思政。本书努力做到每个章节信息量充足,既有基础理念重点,又有教学辅助案例;既有课前思考,又有课后练习,方便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掌握知识,提升教学效果,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符合目前旅游教学需求。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共有十二章,从旅游资源认知、旅游资源审美与育人、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创新等方面对旅游资源学的知识体系进行了介绍。旅游资源认识研究以国家最新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为依据,全面详细地阐述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强调旅游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旅游资源实践研究增加旅游资源育人、旅游资源创新等新内容,突出时代性和创新性。本书适用于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及高职高专学生,也可作为旅游行业职业培训、学历教育、自学考试的教材,同时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及政府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亦具有参考价值。
           | 
         
       
      
      
      
         
          | 關於作者: | 
         
         
          |  
            王伟,男,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理工大学太行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旅游开发与管理、旅游产业经济、旅游安全管理等。主持省级课题4项,主持参与旅游规划项目和旅游地方标准21项;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2部。曾荣获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焦作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各类奖项12项。曾被评为河南理工大学优秀教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工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近年来主持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河南省软科学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1项,在全国核心学术刊物《经济地理》、《人文地理》、《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企业经济》等发表论文12篇,主编《城市旅游管理》等专著教材5部,主持参与河源龙川香之谷旅游策划、佛山名镇汾宁路产业策划、广州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广佛肇旅游一体化规划、淮南主题公园项目策划、泸州城西城市综合体主题游乐园项目旅游策划、粤东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等研究项目20余项,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焦作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各类奖项12项。
           | 
         
       
      
      
      
      
         
          | 目錄: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旅游资源概述/2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内涵/2
 
 二、与旅游资源相关的概念/4
 
 三、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8
 
 第二节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9
 
 一、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对象/10
 
 二、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内容/10
 
 三、旅游资源学的研究方法/13
 
 第三节旅游资源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5
 
 一、与旅游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关系/15
 
 二、与资源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关系/16
 
 三、与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关系/16
 
 四、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16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成因、特点及分类/20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成因/22
 
 一、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22
 
 二、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25
 
 第二节旅游资源的特点/26
 
 一、旅游资源的综合特点/26
 
 
 
 
 二、自然旅游资源的个性特点/28
 
 三、人文旅游资源的个性特点/29
 
 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分类/30
 
 一、两分法分类方案/30
 
 二、国家标准分类方案/30
 
 三、其他分类方案/34
 
 
 第三章自然旅游资源(一)/38
 第一节地文景观旅游资源/40
 
 一、地文景观旅游资源概述/40
 
 
 
 00
 00
 
 
 
 目录
 
 
 
 二、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特征与价值/40
 
 三、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42
 
 第二节水域景观旅游资源/49
 
 一、水域景观旅游资源概述/49
 
 二、水域景观旅游资源的特征与价值/49
 
 三、水域景观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51
 
 
 第四章自然旅游资源(二)/61
 第一节生物景观旅游资源/62
 
 一、生物景观旅游资源概述/62
 
 二、生物景观旅游资源的特征与价值/63
 
 三、生物景观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65
 
 第二节天象与气候景观旅游资源/72
 
 一、天象与气候景观旅游资源概述/72
 
 二、天象与气候景观旅游资源的特征与价值/73
 
 三、天象与气候景观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75
 
 
 第五章人文旅游资源(一)/81
 第一节建筑与设施旅游资源/83
 
 一、建筑与设施旅游资源概述/83
 
 二、建筑与设施旅游资源的特征与价值/83
 
 三、建筑与设施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84
 
 第二节历史遗迹旅游资源/98
 
 
 
 
 
 
 一、历史遗迹旅游资源概述/98
 
 二、历史遗迹旅游资源的特征与价值/98
 
 三、历史遗迹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99
 
 
 第六章人文旅游资源(二)/107
 第一节旅游购品旅游资源/109
 
 一、旅游购品旅游资源概述/109
 
 二、旅游购品旅游资源的特征与价值/109
 
 三、旅游购品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110
 
 第二节人文活动旅游资源/119
 
 一、人文活动旅游资源概述/119
 
 二、人文活动旅游资源的特征与价值/119
 
 三、人文活动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120
 
 
 第七章旅游资源分区/125
 第一节旅游资源分区的原则与方法/126
 
 一、旅游资源分区的原则/126
 
 二、旅游资源分区的方法/127
 
 第二节中国旅游资源分区/128
 
 一、中国旅游资源分区概述/128
 
 二、11大旅游区/128
 
 第三节世界旅游资源分区/135
 
 一、世界旅游资源分区概述/135
 
 二、6大旅游区/136
 
 
 第八章旅游资源审美与育人/141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142
 
 一、自然旅游资源审美/143
 
 二、人文旅游资源审美/150
 
 第二节旅游资源审美的意义/151
 
 一、调节心理环境/151
 
 二、塑造高尚人格/152
 
 
 
 三、提高审美能力/152
 
 四、促进资源保护/152
 
 第三节旅游资源育人精粹/153
 
 一、红色旅游资源/153
 
 二、乡村旅游资源/155
 
 三、研学旅游资源/157
 
 第四节旅游元素育人精粹/159
 
 一、政策理念育人/159
 
 二、名人事迹育人/161
 
 三、人文内涵育人/162
 
 
 第九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165
 第一节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与方法/166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166
 
 二、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167
 
 第二节旅游资源调查的步骤与成果/168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步骤/168
 
 二、旅游资源调查的成果/170
 
 第三节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与内容/176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176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176
 
 第四节旅游资源的定性评价方法/178
 
 一、一般体验性评价法/178
 
 二、美感质量评价法/178
 
 三、“三三六”评价法/179
 
 四、资源与环境综合评价法/179
 
 第五节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方法/180
 
 一、单因子技术性评价法/180
 
 二、多因子综合性评价法/182
 
 
 第十章旅游资源开发/186
 第一节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和原则/188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内涵/188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189
 
 
 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与方式/190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190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式/192
 
 第三节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与程序/193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模式/193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程序/196
 
 第十一章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201
 第一节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02
 
 一、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203
 
 二、旅游资源保护的紧迫性/203
 
 第二节旅游资源保护的原则与措施/205
 
 一、旅游资源保护的原则/205
 
 二、旅游资源保护的措施/206
 
 第三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207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07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208
 
 第四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途径/209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09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211
 
 
 
 第十二章旅游资源创新/213
 
 第一节旅游资源创新的概念和意义/216
 
 一、旅游资源创新的相关概念/216
 
 二、旅游资源创新的意义/217
 
 第二节旅游资源创新的作用和条件/218
 
 一、旅游资源创新的作用/218
 
 二、旅游资源创新的条件/219
 
 第三节旅游资源创新的主要内容/221
 
 一、旅游资源本身的创新/221
 
 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223
 
 
 参考文献/227
           | 
         
       
      
      
      
         
          | 內容試閱: 
           | 
         
         
          |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消费品质的提升,旅游业的良性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更加深入地认识旅游资源的概念内涵、种类成因、演化规律,科学指导旅游资源的保护传承、创新挖掘和开发利用,这就需要不断深化对我国旅游资源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旅游资源系统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2000年前后走向繁荣,逐渐发展成为旅游学科的热点领域之一;国内众多高校旅游院系也纷纷开设了旅游资源相关专业课程,旅游资源教学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旅游资源学”作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引导学生入门、树立专业思想、完善知识结构、拓展专业视野、提升人文综合素养乃至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高校课程思政的持续发展和课程思政理念的深入人心,旅游资源教学应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落实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上述背景下,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王伟副教授承担了《旅游资源学》一书的主编任务,与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汤洁娟博士、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赵阳阳博士、洛阳师范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余汝艺博士、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周晓冰博士、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王笑天博士、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王二红博士,以及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郭莹莹、吕婷婷、赵园园等硕士研究生新锐组成编写团队,共同交流对旅游资源的研究心得,撰写具体内容,最终顺利完成这项工作。作为活跃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科研第一线的青年教师,本书的编写团队对于旅游专业教学尤其是旅游资源课程教学有着较深的体会,在编写的过程中力求实现以下几点:一是内容全面,尽可能广泛地吸收国内外的已有研究成果,使教材内容覆盖旅游资源的全部相关领域;二是融合思政,运用德育元素、案例分析、德育小结等内容,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有效实现“育德”“育人”目标;三是注重创新,旅游资源认识研究以新国标为基础,强调了旅游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旅游资源实践研究增加旅游资源育人、旅游资源创新等内容,突出了时代性和创新性;四是强调应用,努力做到每个章节信息量充足,既有基础理论重点,又有教学辅助案例;既有相关知识链接,又有课后思考题,方便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方便学生掌握课程知识,提升教学效果。本教材共有十二章,从旅游资源认知、旅游资源审美与育人、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创新等方面对旅游资源学的知识体系进行介绍。王伟负责体例的设计、内容和结构的安排、大部分章节的撰写,以及全书的统稿与定稿。具体章节的撰写分工为:第一章由王伟撰写;第二章由周晓冰、吕婷婷撰写;第三章由周晓冰撰写;第四章由余汝艺撰写;第五章由王伟、赵阳阳撰写;第六章由赵阳阳撰写;第七章由王笑天、赵园园撰写;第八章由王伟、郭莹莹撰写;第九章由王二红、郭莹莹撰写;第十章由王伟、汤洁娟撰写;第十一章由汤洁娟撰写;第十二章由王伟撰写。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查阅并引用了相关专著、教材、报刊、网络资料等内容,在此向作者表示真诚的谢意!还要特别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王乾编辑,正是在他的全力支持和勤力敦促之下,本书才能及时定稿和出版!目前,我国对旅游资源的研究仍有待深入,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请各位同仁和读者批评指正,以共同推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王伟2022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