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一直在想:丹尼尔·丹尼特自传
》
售價:HK$
153.9

《
投资反脆弱修炼手册
》
售價:HK$
63.8

《
三九全景脉法
》
售價:HK$
64.9

《
我们建构的世界--社会理论与国际关系中的规则与统治(东方编译所译丛)
》
售價:HK$
96.8

《
工资的真相
》
售價:HK$
85.8

《
以色列小史 小历史·大世界
》
售價:HK$
107.8

《
空间与秩序:战后日本城市转型的治理路劲研究
》
售價:HK$
85.8

《
水声学
》
售價:HK$
109.9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共23章分别介绍了真菌和细菌活性检测技术、真菌和细菌溯源检测方法。对每种真菌和病菌的研究均通过概况、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与结论几个方面进行介绍。通过研究,系统建立了15种真菌和细菌活性检测方法,包括:单细胞微量分析系统活性检测方法、荧光染色活性检测方法、EMA/PMA-qPCR活性检测方法、PMA-qRAA活性检测方法以及TOMA-qRAA活性检测方法等;建立了5种真菌和细菌的溯源方法,包括MLST溯源方法和wgSNP溯源方法等。本书可供植物保护、植物病理、植物检疫等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老师、学生参考使用。
|
| 目錄:
|
前言
上篇 真菌和细菌活性检测技术研究
1 真菌和细菌活性检测技术
1.1 培养法
1.2 ATP生物发光法
1.3 染色法
1.4 比色法
1.5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2 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活性检测方法
2.1 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与结论
3 苜蓿黄萎病菌活性检测方法
3.1 概况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与结论
4 十字花科蔬菜黑胫病菌活性检测方法
4.1 概况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与结论
5 苹果牛眼果腐病菌的活性检测方法
5.1 概况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与结论
6 北美大豆猝死综合征病菌活性检测方法
6.1 概况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4 讨论与结论
7 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活性检测方法
7.1 概况
7.2 材料与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4 讨论与结论
8 大豆疫霉菌活性检测方法
8.1 概况
8.2 材料与方法
8.3 结果与分析
8.4 讨论与结论
9 栎树猝死病菌活性检测方法
9.1 概况
9.2 材料与方法
9.3 结果与分析
9.4 讨论与结论
10 瓜类果斑病菌活性检测方法
10.1 概况
10.2 材料与方法
10.3 结果与分析
10.4 讨论与结论
11 豌豆细菌性疫病菌活性检测方法
11.1 概况
11.2 材料与方法
11.3 结果与分析
11.4 讨论与结论
12 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黑斑病菌活性检测方法
12.1 概况
12.2 材料与方法
12.3 结果与分析
12.4 讨论与结论
13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活性检测方法
13.1 概况
13.2 材料与方法
13.3 结果与分析
13.4 讨论与结论
14 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检测方法
14.1 概况
14.2 材料与方法
14.3 结果与分析
14.4 讨论与结论
15 肺炎克雷伯菌活性检测方法
15.1 概况
15.2 材料与方法
15.3 结果与分析
15.4 讨论与结论
16 沙门氏菌活性检测方法
16.1 概况
16.2 材料与方法
16.3 结果与分析
16.4 讨论与结论
17 大肠杆菌O157:H7活性检测方法
17.1 概况
17.2 材料与方法
17.3 结果与分析
17.4 讨论与结论
下篇 真菌和细菌溯源方法研究
18 真菌和细菌遗传多态性分析与溯源
18.1 表型分析方法
18.2 分子分析方法
19 苜蓿黄萎病菌遗传多态性分析与溯源
19.1 概况
19.2 材料与方法
19.3 结果与分析
19.4 结j沧
20 大豆疫霉病菌遗传多态性分析与溯源
20.1 概况
20.2 材料与方法
20.3 结果与分析
20.4 结论
21 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遗传多态性分析与溯源
21.1 概况
21.2 材料与方法
21.3 结果与分析
21.4 结论
22 柑橘溃疡病菌遗传多态性分析与溯源
22.1 概况
22.2 材料与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2.4 结论
23 瓜类果斑病菌溯源方法
23.1 概况
23.2 材料与方法
23.3 结果与分析
23.4 结论
附录1 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分生孢子活性检测方法
附录2 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活性检测方法
附录3 瓜类果斑病菌溯源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