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肖邦钢琴作品全集 第二辑 套装全4册 波兰国家版 原版引进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推荐用书
			》 
			 售價:HK$ 
			253.0
			 
			 
	
			  
			《 
			轻松读懂大唐风云三百年(全4册)
			》 
			 售價:HK$ 
			262.9
			 
			 
	
			  
			《 
			成人口腔正畸学 第2版
			》 
			 售價:HK$ 
			657.8
			 
			 
	
			  
			《 
			永恒——商周时代的艺术
			》 
			 售價:HK$ 
			173.8
			 
			 
	
			  
			《 
			幸福教室的密码:一位优秀班主任的行走与思考
			》 
			 售價:HK$ 
			66.0
			 
			 
	
			  
			《 
			牙齿磨损 第3版
			》 
			 售價:HK$ 
			327.8
			 
			 
	
			  
			《 
			午夜时分的解放 1947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实录  汗青堂丛书150
			》 
			 售價:HK$ 
			140.8
			 
			 
	
			  
			《 
			汉服怎么做
			》 
			 售價:HK$ 
			107.8
			 
			 
	
 
       | 
     
      
      
         
          | 編輯推薦: | 
         
         
          |  
            作者笔触灵动,抒写山川风物之美、人间烟火之气。篇幅或长或短,人物形象鲜活耐读,写景状物清新隽秀,别开生面,在喜怒哀乐中展示百态人生,在生活际遇中观照人情冷暖。
           | 
         
       
      
      
      
      
         
          | 內容簡介: | 
         
         
          |  
            《厚待时光》是作者近年发表在报刊上的散文自选集,共收录了百篇左右散文,分7辑。文章跨越不同人生阶段,富有烟火气息,生活痕迹鲜明,乡愁情结如汩汩泉眼冒出的热流,在文中悄然漫溢。岁月无言,时光不语,文中流淌的真情随处可见。
           | 
         
       
      
      
      
         
          | 關於作者: | 
         
         
          |  
            胡汉超,安徽望江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作家协会理事、中山市报告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山火炬区文学协会会长。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南方日报》《大众日报》《教育文汇》等报刊发表散文、随笔、小小说、诗歌多篇(首)。作品被《悠悠咸淡水》《广东小小说5年精选(2016—2020)》《中山现代诗选(2000—2020年)》《2021中国大湾区诗汇年选》等合集收录,主编文集《火炬之光》。
           | 
         
       
      
      
      
      
         
          | 目錄: 
           | 
         
         
           
            大千世界 
 丢车记 002 
 恻隐的困惑 004 
 儿子的思乡情结 006 
 儿子教我学拼音 008 
 父亲的生日 010 
 淋满泥浆的后背 012 
 牵挂剃头匠老李 014 
 让人感动的转身 017 
 三碗鸡蛋面 019 
 为儿子开一本存折 021 
 心愿 023 
 幸福的稿费单 025 
 意外的惊喜 027 
 永远的见证 029 
 正逢儿子换牙时 031 
 钟点工花姐 033 
 美食趣语 
 草根的山粉圆子烧肉 036 
 曾和鲇鱼有个约会 038
 端阳麦粑香 040 
 红薯苗 043 
 记忆中的手磨豆腐 045 
 藜蒿情思 048 
 马齿苋也会有春天 050 
 没有送出的咸鸭蛋 053 
 难忘红烧肉 056 
 飘香的椿芽炒蛋 058 
 让教授五味杂陈的鸡 060 
 三月三的蒜香粑 062 
 失而复得的蒿儿菜 064 
 种在心里的柿子树 067 
 自在桑葚压枝低 069 
 梦萦故园 
 八秩红楼今安在 072 
 钓在河渠之间 075 
 寒月西斜拾肥忙 077 
 记忆中的“金庸热” 079 
 江笛悠悠 082 
 梦萦大塘 084 
 杀年猪 086 
 四月,氤氲茶香 088 
 蛙鼓声声 090
 往事并不如烟 092 
 犹忆大学AA时 094 
 月满中庭情更浓 096 
 人在旅途 
 “快活旅游”不快活 100 
 “一柱擎天”话天柱 103 
 八闽之旅 106 
 百年风云说安庆 110 
 博爱中山 情满岭南 113 
 道德文章铺就的桐城 117 
 灯光菊影中的孙文纪念公园 120 
 断桥见人心 123 
 让人快乐的“八爪鱼” 125 
 无情最是王城柳 127 
 香港迪士尼之旅 132 
 澳门半岛行 134 
 犹忆风流少年时 137 
 有一种幸福叫行走 140 
 再折一串故乡的柳笛 141 
 竹林碉楼相伴长 143 
 做个陆泉沙人真好 146
 文棚荟萃 
 不合脚的鞋子,就别硬穿了 150 
 不容错过的星空 152 
 父爱压弯了小扁担 154 
 父亲的“长城” 157 
 大年初三送父母返乡 160 
 滚滚车流“讨生活” 164 
 患难伴侣见真情 166 
 流动的“大声公” 168 
 莫错过身边的风景 171 
 谦卑到位惊喜至 173 
 清明忆 175 
 清明又至,往事如昨 179 
 人在囧途遇暖男 182 
 生活的地图不一定都靠谱 185 
 生活需要仪式感 188 
 坦然地接受“黄叶纷飞” 191 
 送别时光 194 
 桐庐岂止很潇洒 197 
 徒步岐澳古道 200 
 微信群的冷暖世界 202 
 一枚绿叶定人心 205 
 一条路见证一座城的蝶变 208 
 阅读方式的演变 211
 在泉城与武城兄弟重逢 213 
 在异乡晒点家乡的腊味 216 
 走过那段峥嵘岁月 219 
 五味生活 
 风景的代价 224 
 那掌声,依然在回荡 226 
 挪两步,姹紫嫣红 228 
 排骨里的鱼钩 230 
 让人痛心的扣款单 232 
 收藏稿费单复印件 234 
 谁动了我的“暑假奶酪” 236 
 他乡亦故乡 238 
 一面缘 240 
 邂逅书香 
 马桶上的“悦”读时光 244 
 桑树,爱情咏叹调 246 
 诗风词雨杏花开 249 
 再来一次美的巡礼 253
           | 
         
       
      
      
      
         
          | 內容試閱: 
           | 
         
         
           
            序
 2007年7月22日,对我而言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我在《南方日报》副刊发表了首篇文学作品《丢车记》。尽管相隔不太久我就丢了两辆电动车,却换来在省报发表文学千字文的题材,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从此我告别了在文学殿堂外踟蹰不前的状态,在各级报纸副刊上不时冒下泡,也正式走入当地的文学圈。
 七八年前,就有出版社的文友说我可以出书了。尽管那时我若将已公开发表的文章归类一下,是可以付梓的,但想到自己是个文学新人,不少作品还比较稚嫩,未达到一定高度就辑录成册,难免会贻笑大方。
 我一直喜好收集样报样刊,总觉得它是我精心构思敲击键盘的实实在在的见证,且每篇已发表文章尽量要保存几份样报样刊心里才踏实。发表在外市的报刊,我多半通过给编辑发邮件留言,问快递费到付的话能不能寄两份样报样刊,有时也无法得到期待中的回应。
 装着我样报样刊的文件夹,这些年累积起来,已经塞满两个书柜。望着家中已无空处存放厚重的样报样刊文件夹,我想还是先出本散文集吧。将已发表的散文遴选辑于一册,也算是为自己这些年投稿历程做个盘点。相较于那几十摞文件夹,这文集搬运起来自然要轻便多了。
 《厚待时光》收录了我百篇左右散文,篇幅长短不拘。这些文字记录了我与茫茫人海、故园风物、家乡味道、鱼鸟花叶、多娇江山的交集情怀。在长江下游那个江北小镇度过而立之年,家乡的田野物产、自然风光、邻居亲友时常在梦中复苏,聚拢倾泻于笔端,那浓浓的乡愁便会溢满字里行间。
 这些年,我常利用休假和探亲之时,与家人或亲友遍访祖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感受大美中国的无限风光、大江南北的风土人情和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大自然千变万化,人世间千面人生。我逡巡其间,感叹美好,感悟世相。工作之余,时间缝隙,我会流连书海,乃至见缝插针,做一只幸福的书虫。
 2017年8月,我有幸成为中山日报“文棚”频道签约作家。本书也辑录了发表在此频道上的26篇散文,也算是为自己成为“棚员”以来的劳动结晶找到见证和归宿吧。
 几十载的生活阅历,我的居住地、工作地有过一些变更,从华东到华南,先后到南洋和云贵地区支教,经历过不少的人事变迁。一路走来,虽然遭遇不少的波折坎坷,内心反而变得越发坚韧。即便不少的往事已随风而去,但那些触动我内心深处最柔软部分的记忆,依然仿佛如昨。
 国学大师钱穆在《中国文学论丛》中云,“文学作品,一面乃是此一作家之内心生活与其外围之现实人生,家国天下之息息相通,融凝一致。而另一面即是其文字表达之技巧,与其内心感映人格锻炼之融凝一致。在理想上到达人我一致、内外一致之境界,此亦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主要的人文修养之一种特有境界也。”钱先生认为,作家创作过程中,家国情怀不可或缺。有了这种朴素情感,才会促使自己拥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担当。
 我的文字中,缓缓流淌着生活痕迹和烟火气息,流露出平平淡淡的真情。这些皆为时光所赐,因此更应厚待时光。
 胡汉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