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国际时装设计元素 : 设计与调研(修订版)
》
售價:HK$
107.8

《
平常的恶(思想剧场)
》
售價:HK$
60.5

《
剑桥十八世纪政治思想史
》
售價:HK$
305.8

《
多周期技术分析
》
售價:HK$
85.8

《
高胜算操盘:成功交易员完全教程美马塞尔林可著十年十二国版本帮助数百万交易者建立交易优势股票书籍
》
售價:HK$
107.8

《
亲子战争:全景解读2-6岁孩子的行为与心理,32个精选案例化解幼儿常见教养问题
》
售價:HK$
65.8

《
胡僧东来: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家和传播人
》
售價:HK$
107.8

《
电磁频谱中的战斗: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电子战飞机、作战与装备
》
售價:HK$
107.8
|
| 編輯推薦: |
|
《文必与明合:中国“文明”概念小史》独具一格用“概念史”方法审视了西学东渐过程中近现代“文明”“文化”观在中国的流传。
|
| 內容簡介: |
|
《文必与明合:中国“文明”概念小史》一书详细梳理了在晚清、近代历史语境中,现代西方“文明”概念自欧美经由日本输入到中国而与中国自古有之的传统概念相互融合的发展过程。作者主要从概念史的角度对“文明”一词在中国的引入接受的历史进行梳理,同时与清末西学东渐、思想史、观念史以及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逐渐与西方世界接触的历史进程联系起来综合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文明”概念的传入、定型与中国走向近现代文明的历史进程。
|
| 關於作者: |
|
方维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 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内“概念史研究”标志性学者;研究方向:中西比较诗学、比较文学、概念史、文学社会学、海外汉学;代表作:《20世纪德国文学思想论稿》《概念的历史分量:近代中国思想的概念史研究》《历史的概念向量》等。
|
| 目錄:
|
第一章
中国人的“地理大发现”/ 1
第二章
“文乃道之显”/ 13
第三章
中华秩序在东亚的破产/ 31
第四章
日本“脱亚”,华夏何在?/ 47
第五章
转型时代的“文明”范式转换/ 59
第六章
现代“文明”概念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79
第七章
双语辞书中的“文明”“文化”/ 101
第八章
“文明之运会”,争做“文明人”/ 115
第九章
新文化运动中的“文明”“文化”之辨/ 133
参考文献/ 153
|
| 內容試閱:
|
自? 序
英文书 Modern Notions of Civilization and Culture in China已在 Palgrave Macmillan 刊行,自然深感欣慰。这本小书是它的中文底稿,写作时并未想到,与这家老牌出版社合作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还有出版本书所属“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研究丛书”(Key Concepts in Chinese Thought and Culture)中文版的计划。得知这一消息时,我有点担心:为外国人写的书,读者不同,背景也不一样,写法或有差异。比如,一些中国文史知识,中国读者了然于心,或许可以少投入些笔墨。好在重读底稿时发现,问题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突出。毕竟是论文架构,中西大抵相同,铺陈也基本合理,所以就不修改了。
不仅如此,我反而觉得不少内容用中文表达,更为顺畅。准确点儿说:不少中文表达乃中华独有、汉语使然。比如,华夏先民所言“经纬天地曰文”或“文乃道之显”,转换成西文,纵使颇费心思,也不可能原汁原味,词不达意常在情理之中。又如,在 19 世纪,现代“文明”“文化” 概念流行之前,中国人多半用“ 声明文物”“ 政教修明”“文教昌明”或“向化”“文艺”“文教”“教化”之类的词语来表达与欧洲近现代“ 文明” 概念相近的思想,将之译成西文实属不易,或曰西文中只有一两个大致与之对应的词语,可是外延可能相去甚远。许多意思实际上是不可译的,或者说很难用西文表达。
陈寅恪有言“ 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这本小书或在某种意义上属于此类。此书讨论的核心概念是“文明”。近代国人译介、接受、转化文明观念的历程,很能见出彼时人文价值转型的关键视野。当然,要认识这一问题的历史与观念形态,不能仅仅关注“文明”概念,还须论及“ 文化” 概念。它们在西方曾是对一种存在或一种认识的两种表述,识别和区分是后来的事,且不总是泾渭分明。因此,要解释中国近代语境中关乎文明观念的文化价值大转换,那就既要探究“文明”概念的接受史,亦须审视“文明”与“文化”的多重密切关系。如果一定要将这一概念史工作同文化史相勾连,本书所呈现的也只是一个截面而已。这里涉及从何视角查考文明概念的问题,譬如流行已久但后劲不足的新文化史研究方法,可能会有另一种写法。如“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研究丛书” 之约定,此作主要探讨文明概念,与其说是文化史,毋宁说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一个截面,当然也离不开文化和社会。
我是以写“科普”的态度接下这一写作任务的,这好像也是这个书系的写作要求。但毫无疑问,这里说的绝对是一个大问题,“ 文明”“ 文化” 是状写人类生活的核心概念,且牵连历史哲学问题,这就难免在说理时偏离通俗或无法通俗。但愿不要让读者太失望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