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售價:HK$ 
			65.8
 
  《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售價:HK$ 
			96.8
 
  《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售價:HK$ 
			96.8
 
  《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售價:HK$ 
			63.8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64.9
 
  《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
 售價:HK$ 
			162.8
 
  《 
			物联网漏洞挖掘与利用:方法、技巧和案例
			》
 售價:HK$ 
			108.9
 
  《 
			家族财富管理:永续繁荣的智慧体
			》
 售價:HK$ 
			74.8
 
 
 | 
         
          | 內容簡介: |   
          | 小微金融曾被誉为克服贫困的灵丹妙药,但由于痛苦的失败和未实现的期望,遭受了严厉的批评。到现在仍然有许多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人,无法获得正规的金融服务。许多小微金融机构基础薄弱,而其他机构又多是通过引导客户过度负债来盈利,而不是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小微金融应该追求什么目标?它是否有助于建立普惠金融体系,让每个人都能获得基本金融服务?本书的作者以德国的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为范例,综合分析了世界具有代表性的小微金融机构过去的发展历史以及当前在全球的发展。作者的研究识别出了影响小微金融机构失败和成功的一般性因素,并揭示出机构和政策制定者如何释放当前的潜力。 |  
         
          | 關於作者: |   
          | 作者简介: 莱因哈德·H.施密特是法兰克福歌德大学金融学名誉教授。他在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中担任了30年的发展融资顾问,并在一家全球最大的小微融资支持机构担任了5年的监事会主席。
 汉斯·迪特·塞贝尔是科隆大学的名誉教授,也是欧洲小微金融平台的顾问。他是印度尼西亚联系银行和自助团体的团队负责人,该团队还为其他国家的自助银行项目提供了样板。汉斯·迪特·塞贝尔是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的农村金融顾问,该基金会是联合国驻罗马的机构,也是其农村金融政策的制定者。
 保罗·托马斯是RWTH亚琛大学商务与经济学院的经济社会史和技术史教授。他拥有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研究的是普鲁士储蓄银行史,并在完成了早期现代城镇经济的研究后获得了博士后任教资格。
 译者简介:
 朱太辉,经济学博士,京东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在加入京东之前曾长期在银监会/银保监会从事政策研究工作,公开出版《金融数字化转型赋能乡村振兴》等多本专著,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
 刘南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曾在中国银行博士后工作站从事普惠金融、消费金融和财富管理等相关研究工作,现供职于中国银行总行。
 赵伟欣,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从事普惠金融、金融风险和金融稳定等相关研究。
 |  
         
          | 目錄: |   
          | 第一部分 引言:对小微金融的反思 第1章 小微金融—银行—储蓄与合作银行/3
 1.1 小微金融:从低调起步到过度宣传和理性认识/3
 1.2 银行作为小微金融服务的供给者/6
 1.3 储蓄银行与合作银行的相关性/7
 1.4 结论和发现/8
 第2章 基本定义/10
 2.1 为什么精确的定义很有必要但很难提供/10
 2.2 需要定义的术语/11
 第3章 更加广义的社会和发展导向性银行业/16
 3.1 新型金融机构是如何出现并存活的/16
 3.2 国家以及其他“第三方”的作用/17
 3.3 金融机构建设的艺术/19
 3.4 社会性、普惠性金融机构的目标/23
 第4章 历史重要吗?/26
 第5章 我们的主要命题/29
 第二部分 德国储蓄银行和信用合作社——一个普惠金融的蓝本?
 第1章 目标——为什么从历史视角?为什么是信用合作社和储蓄银行?为什么是德国?/33
 第2章 储蓄和借款——社会经济学的历史方法/37
 2.1 满足需求——至关重要的挑战/37
 2.2 储蓄和贷款——一项日常活动/40
 2.3 变革之风——典当行、寡妇和孤儿基金以及储蓄贷款协会作为创新的普惠性变革管理工具/41
 2.4 储蓄是变革和增长的基础性条件/43
 第3章 “打破常规”——19世纪基于储蓄的小微金融发展趋势国际比较/45
 第4章 德国储蓄银行模式的出现——与生俱来的普惠性/49
 4.1 分歧和趋同——早期储蓄银行比较/51
 4.2 早期工业化和收入增长之后的扩散/54
 4.3 1838年《普鲁士储蓄银行条例》——未来发展的法律模板/58
 4.4 迫切需要深刻变革——迈向经济腾飞/61
 4.5 1900年前后的储蓄业务——全周期激励/63
 4.6 信贷业务——兼具波动性和吸引力的小微金融/73
 4.7 借方和贷方——准备金和非营利性拨款/82
 4.8 管理和组织成功的因素——监督、技能提升和网络/83
 第5章 案例研究——亚琛工业促进协会:一个整体的地方性普惠
 方式/85
 5.1 “金钱和智慧”——融合保险、储蓄和教育的综合福利概念/86
 5.2 亚琛协会的储蓄银行——一项成功的实验/89
 5.3 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性后果/95
 5.4 评估——以整体概念为榜样?/96
 第6章 “开箱即用”——对19世纪基于信用的小微金融趋势的国际比较/100
 第7章 德国信用合作社的出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103
 7.1 自由主义方法——舒尔茨·德里奇和他的“人民银行”/104
 7.2 基督教的慈善方法——雷菲森及其与农村高利贷的
 斗争/109
 7.3 原则争议——职位竞争和过程优化/112
 7.4 Wilhelm Haas和其他变革推动者——汤中的盐?/115
 7.5 案例研究——Hachenburg信用合作社/117
 7.6 人民银行和雷菲森合作社——一个非凡的成功故事/120
 第8章 储蓄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商业银行——互补与竞争/124
 第9章 总结和展望——是否可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128
 9.1 组织发现/128
 9.2 实际发现/129
 9.3 连接过去和未来/131
 9.4 概述——德国地区银行的构成要素,从小微金融到
 普惠银行/134
 第三部分 小微金融的全球发展与现状
 第1章 概述:机构、概念和方法/139
 第2章 小微金融机构的范围/142
 2.1 小微金融机构的类型/142
 2.2 非正规小微金融/144
 2.3 以社区为基础的小微金融或乡村“银行”/150
 小结/155
 小结/160
 2.4 合作小微金融:政府有何作用?/161
 2.5 小微金融银行/172
 小结/178
 小结/188
 第3章 融资渠道的数据来源/201
 3.1 各机构的自我报告/201
 3.2 金融机构的全球网络报告/205
 3.3 全球数据集/210
 3.4 市场饱和度/214
 第4章 小微金融的国际援助与合作领域/217
 4.1 发展金融开发金融的早期形式和小微金融的出现/217
 4.2 向现代小微金融转变/223
 4.3 建立有效且可持续的小微金融机构战略/226
 4.4 商业小微金融及其挑战/235
 4.5 为什么小微金融正在失去其影响力/239
 第四部分 地方金融机构:向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取经,制定现在的发展政策
 第1章 总结历史概况/245
 第2章 历史调查对开发项目设计的一般意义/248
 第3章 历史调查与开发项目设计的直接关联/252
 第4章 总结性的比较评论和对银行结构多样性的呼吁/257
 第5章 总结:基于200年普惠金融和地方银行业地方性银行历史,为国家和国际决策者提供建议/2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