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永恒——商周时代的艺术
			》
 售價:HK$ 
			173.8
 
  《 
			幸福教室的密码:一位优秀班主任的行走与思考
			》
 售價:HK$ 
			66.0
 
  《 
			牙齿磨损 第3版
			》
 售價:HK$ 
			327.8
 
  《 
			午夜时分的解放 1947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实录  汗青堂丛书150
			》
 售價:HK$ 
			140.8
 
  《 
			汉服怎么做
			》
 售價:HK$ 
			107.8
 
  《 
			大模型时代:虚拟人的崛起与未来
			》
 售價:HK$ 
			99.0
 
  《 
			大话芯片:读懂芯片原理、周期、产业链与技术趋势
			》
 售價:HK$ 
			97.9
 
  《 
			世界观: 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原书第3版)【2024最新版】
			》
 售價:HK$ 
			141.9
 
 
 | 
         
          | 編輯推薦: |   
          | 1、关于中国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的长篇红色儿童文学作品 2、致敬中国少年先锋队诞生100周年和为国献身的无名少年英烈
 1922年9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少年先锋队的第一个先期组织——安源儿童团在湖南、江西边界的安源矿区成立。
 本书书写了一群大别山深处童子团里的热血少年,为“列宁号”飞机送油的故事,他们中有出身革命家庭的农会主席之子,也有出身药铺世家的少爷,有着果敢也有着胆怯,有着矛盾也有着关爱。他们用坚毅的脚步,走出一条充满童趣和成长的革命之路。
 |  
         
          | 內容簡介: |   
          | 该书是关于中国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的长篇红色儿童文学作品,致敬为国献身的无名少年英烈。故事发生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位飞行员的引领下,一群生长在大别山中的童子团少年满怀革命热情,踏着父辈的足迹,走上了为“列宁”号飞机送“油”的道路。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一路上,他们在敌军的追击下,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怀着童心和丹心,机智相斗,不屈抗争,谱写出一曲热血少年的革命之歌。 剧本《山鹰高飞》入选2020年安徽省省级电影专资资助·剧本创作资助项目,同名电影已投拍。
 |  
         
          | 關於作者: |   
          | 李云,安徽省作家协会秘书长,省作协副主席,《诗歌月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员,鲁迅文学院学员。曾有小说、诗歌、散文在《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诗刊》《小说月报原创版》《作品》《诗选刊》等刊物刊发并选载。其有作品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征文获奖并入选多种年鉴和选本。被评为2019年度封面新闻“名人堂”全国十大诗人。中篇小说《大鱼在淮》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出版诗集《水路》《一切皆由悲喜》。发表电影剧本《山鹰高飞》(安徽省委宣传部扶持项目)、《第六号银像》(院线电影)等,出版《李云电影文学剧本集》,长篇小说《大通风云》,长篇报告文学《一条大河波浪宽》(与他人合作)。 |  
         
          | 目錄: |   
          | 目录 1 一
 7 二
 14 三
 19 四
 24 五
 30 六
 35 七
 41 八
 48 九
 53 十
 62 十一
 65 十二
 73 十三
 78 十四
 83 十五
 90 十六
 100 十七
 105 十八
 113 十九
 119 二十
 124 二十一
 130 二十二
 137 二十三
 143 二十四
 149 二十五
 155 二十六
 161 尾 声
 |  
         
          | 內容試閱: |   
          | 一 
 清脆的哨声在金家寨列宁小学的操场上响起,哨声惊飞了桂花树上的几只鸟儿。鸟儿拍打着翅膀冲向远方,它们知道童子团的团员们又有新行动了。
 哨声召唤来一群列宁小学童子团的团员,他们从四面八方跑来。
 这是1932年8月的一个天气闷热的正午。
 在桂花树的浓荫下,一群少年聚在一起,个个汗流浃背。
 吹哨的是列宁小学童子团的团长根子,这是位个子高挑、身材瘦削、剃着短发 、额头饱满、双目漆黑的十三岁少年。他的脸颊上有一对酒窝,一笑酒窝就更深了。他上穿白土布的对襟纽扣衫,下着蓝色土布的平角中裤,嘴里噙着一只铜哨;哨尾系着一根红线,挂在他脖子上。
 十多位童子团的团员依次排好两列纵队。大伙儿开始还如鸟儿一样叽叽喳喳,随着根子又一次地把铜哨吹响,大伙儿就噤了声,把目光投向吹哨者。
 风从东边吹过,有了一丝凉意,树上的蝉也仿佛被哨声吓着了,不再吱声。
 根子站在队伍前面,环视了一下大伙儿。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大多晒得或黝黑或紫红。他们放假了,要帮助家里下田割稻、插秧;忙完田里的,还要帮助农会在村头路口查岗放哨。根子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对大伙说:“同学们,这个假期大家都很辛苦。今天,把大家召回来,是有事商量。大家都不要站着了,围坐一起吧。”根子招呼大家围坐过来。
 这时队伍里却有一点骚动,根子发现团员栓柱和一少年在吵架。
 “你不是我们童子团的,你不能参加我们的会。”栓柱正在推搡一个瘦弱白皙、戴近视眼镜、穿短袖白绵绸衬衫的少年。
 “俺、俺、俺在这儿不会碍你们的事的。”戴眼镜的少年微笑着,声音中带着恳求地说。
 根子走过去问:“怎么回事?”
 戴眼镜的少年向上推了推眼镜,笑着说:“俺也想参加童子团。”
 栓柱对根子解释着:“他是廖家药铺的少爷,叫丫头。”
 大伙一听男孩子起了个女孩子的名字,就哄笑起来。
 被叫作丫头的戴眼镜少年就急忙辩称:“谁叫丫头,谁叫丫头?俺大名叫廖信伟,不信你问俺媳妇!桂花你告诉他们俺叫啥。”说着他朝童子团里个子最高、扎长辫的女孩桂花指了指。
 桂花的脸一下涨红起来,大伙又一次哄笑。
 桂花只得说:“他是叫廖信伟,在六安中学上学,刚回来躲兵乱。”
 桂花走过来对丫头说:“你快回家,俺们这是正经事。”
 丫头不情愿地走到一边,嘟囔了一句:“俺不听还不行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丫头瞪了栓柱一眼,并把两根手指插在自己的耳朵眼里,闭上双眼,一副不听不看的样子。
 根子转身面对童子团成员说:“同学们,听俺爹说敌人的第四次‘围剿’已经开始了,咱们红军正在打大仗。俺想,这时候咱们童子团得为红军做点啥干点啥。大伙想想,都出点儿主意。”
 根子这话一出,仿佛向油锅里撒了一把盐,大伙都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俺们给红军送军粮去!”
 “俺们给红军扛子弹!”
 “俺们给红军洗衣服!”几位女团员说。
 “再不行,俺们给红军献血。”栓柱把拳头一举说。
 但这些都被根子一一否定了。
 “主战场离金家寨还很远呢,怎么去送军粮、送子弹呢?人家红军也不让咱们干呀,他们可以让农会的大人们去的。洗衣服也不成,金家寨红军们的衣服,俺们想偷着洗,都没让,到前线去洗衣服自然也不成。献血?红军军医说不到十八岁,是不给你抽血的。”
 “这不行、那不行,哪样能行?你说。”栓柱瓮声瓮气地说。
 根子望向栓柱:“你别急嘛,这不是让大伙开动脑筋想办法吗?”
 “俺有一个主意。”丫头在不远处有点得意扬扬地说。
 根子看了丫头一眼,桂花也站起了身。
 “依俺看,最好给红军送石斛。石斛是咱们金家寨的特产,可以补气疗伤。”丫头仿佛发现了一块新大陆,“俺家有铜皮石斛、铁皮石斛、米斛……”
 栓柱没听完就怼了他一句:“你家还有百年老参,你爹那老抠,会给吗?”
 根子知道这个办法也不可行,石斛只有他廖家药铺有,栓柱和大多数团员家都不会有的。他刚想说这不行,丫头却认为栓柱骂他爹抠门,生气地说:“你爹才是老抠,你爹才是老抠!”
 丫头的话刚说完,栓柱就冲过去一拳把丫头打倒在地。丫头哇地大哭起来,向桂花喊道:“媳妇,你帮俺揍他!揍他!”
 比丫头大两岁的桂花赶忙过来扶起他,说:“什么媳妇不媳妇的,这里是红军学校,不是在家里。”说完,冲过去一把抓着栓柱的衣领,“你有本事,打俺!”桂花杏眼圆睁。
 栓柱被一个女孩抓住衣领竟然有点不知所措,他口气弱了下来:“谁说俺爹,俺就揍谁,你,你又没说……”
 “你打人就是不对!”根子走过来,把气咻咻的桂花的手掰开,“算了,算了,大伙还要讨论正事呢。”
 “不行,让他给廖信伟赔个不是。”桂花不饶。
 栓柱头一昂:“就不。”
 根子家的黑狗牛犊朝两个如斗鸡的少年汪汪叫着。
 丫头站在桂花身旁说:“不赔不是,就不放过他,拉他去苏维埃政府评理去。”
 根子知道栓柱是绝对不会去赔不是的。
 因为,正如栓柱说的,谁说他父亲的不是,谁就是他的仇人。他的父亲两年前坠崖牺牲了,还被苏维埃政府评为烈士。
 正在根子等人拉架之际,远处的天空传来如一百头牛齐哞的吼声,那吼声由远而近,像乌云一样压了过来。
 根子他们好奇地仰望天际时,蓝天白云间,三架涂有青天白日旗的国民党飞机划破云层飞来。
 可能是因为列宁小学的旗杆上飘扬着苏维埃政府的旗帜,其中一架飞机,竟然一个俯冲,向旗杆方向投了一颗炸弹。炸弹落在列宁小学的广场上爆炸了,掀起漫天灰尘。
 根子向童子团团员大声喊着:“快卧倒,趴下!”
 栓柱却掏出弹弓,站着向飞机射出一个弹丸。根子一把将栓柱按倒在地,并朝自家黑狗喊道:“牛犊趴下!”牛犊听话地趴下。
 桂花此时已经把丫头压在自己的身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