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治城与治国:组织研究视角下的中国城市治理
》
售價:HK$
118.8

《
张爱玲 我的后半生 纪念张爱玲逝世30周年
》
售價:HK$
75.9

《
大局观: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思维 何帆
》
售價:HK$
97.9

《
鸟类图典
》
售價:HK$
43.8

《
古典与文明·《周官》之制与大一统
》
售價:HK$
86.9

《
海外中国研究·朝贡·海禁·互市:近世东亚的贸易与秩序(一部刷新明清外交与通商认知的典范之作。挑战朝贡
》
售價:HK$
107.8

《
财报防坑指南:20分钟看透企业真实现金流与盈利陷阱
》
售價:HK$
76.8

《
安逸哲学:锦绣天府人生智慧“安逸四川”三部曲第一部 安逸是中华文明为世界贡献的人生智慧
》
售價:HK$
96.8
|
| 編輯推薦: |
|
《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是东京大学硬核教授上野千鹤子的成名作和代表作,首版于1994年,当年即获得“三得利学艺奖”(相当于日本的“年度最佳图书奖”),其首文“家庭自我认同意识”是其获奖的主要原因,也是这本书的核心和重点。增订版2020年出版。与首版相比,增订版在第一章增加了两节,分别为“家庭的临界点:以看护力量的分配公正为核心”“家庭:过载的方舟”;第四章增加了一篇附论:“战后批评的嫡子”;书后增加的一篇“自著解题”(即作者说明),从当下回看当年的文章和观点,更看出当年文章的前瞻性。
|
| 內容簡介: |
在家庭形态日益多样的今天,越来越多人高呼“家庭”走向了解体。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究竟,何以为家?是不论远近无从选择的血缘,还是一屋几人三餐四季的共同生活?与其说“家庭”是一种现实存在,应该说更多存在于每个人的“家庭自我认同意识”(Family Identify)中,也就是每个人的心理认同和个人选择。对在血缘、种族、婚姻等界限之外的亲密关系的形容,常常说“像家人一样”,也就是个人的心理认同。家庭并不是集体式的人格。自我认同意识只归属于个人,家庭发生变化,意味着构成家庭的每个个人发生了变化。
从家庭到“像家庭一样”,家庭的临界点在哪里呢?
此外,作为从充满社会竞争压力的公共领域“逃脱”出来的私人领域,在性别视角下,家庭仍充斥着权力和资源的不平等,以及由此造成的压迫结构:家务为什么成了女性的“强制劳动”?看护老幼,为什么成了主妇们的“天职”? 家务劳动为什么是无偿的?在家庭负担未曾减轻的前提下,女性进入职场,真的是获得了平等和解放吗?
当一个个疑问提出时,作为“爱的共同体”的家庭的盖子,也就被揭开了。
|
| 關於作者: |
上野千鹤子(1948—),日本著名社会学家,日本女性学 / 性别研究的代表人物,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是她的代表作品,知 名 作 品 还 有《 父 权 制 与 资 本 主 义 》《 厌女》《一个人最后的旅程》等。
吴咏梅,香港大学文学院哲学博士,香港大学现代语言文化学院博士后。现为美国麻省桥水州立大学(Bridgewater State University)亚洲研究项目、人类学系和全球语言文学系访问学者和兼职教授。主要研究范围包括大中华地区的日本流行文化、日本广告与消费文化、中国和日本的老龄化问题、性別研究和家庭婚姻问题等。
|
| 目錄:
|
目录
I 近代家庭的动摇
一 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的走向
二 家庭的临界点:以看护力量的公正分配为核心
三 家庭:过载的方舟
四 女性的变化及家庭
II 近代与女性
一 日本式近代家庭的形成
附论 关于“父权制”的概念
二 家庭的近代
三 女性史和近代
III 家庭学的展开
一 “梅棹家庭学”的展开
二 技术革新与家务劳动
IV 经济高度成长与家庭
一 “母亲”的战后史
附论 战后批评的嫡子 江藤淳
二 “后思秋期”的妻子们
V 性别歧视的反论
一 夫妻不同姓的陷阱
二 作为生存经验的老后生活
三 “女缘”的可能性
四 性别歧视的反论——异文化适应和性别差异
参考文献
初版后记
自著解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