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万物皆有时:中世纪的时间与生活
			》
 售價:HK$ 
			96.8
 
  《 
			英特纳雄耐尔——《国际歌》的诞生与中国革命
			》
 售價:HK$ 
			184.8
 
  《 
			爱丁堡古罗马史(上辑1-4卷)
			》
 售價:HK$ 
			306.7
 
  《 
			心悦读丛书·善与恶的距离: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学
			》
 售價:HK$ 
			74.8
 
  《 
			万有引力书系 · 崇祯七十二小时:大明王朝的最后时刻
			》
 售價:HK$ 
			85.8
 
  《 
			跟着TED学科学:物理
			》
 售價:HK$ 
			55.0
 
  《 
			希特勒与第三帝国(全二册)(第三帝国通史写作的里程碑!7年魔鬼养成期+6年帝国崩塌录=13年人类至暗
			》
 售價:HK$ 
			206.8
 
  《 
			没有民主的政治(1815—1914):英国政府的观念与关注
			》
 售價:HK$ 
			118.8
 
 
 | 
         
          | 內容簡介: |   
          |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内容以研究中国美学包括古代和现代两大部分为主,尤其侧重中国古代美学和审美文化的研究,兼及中西美学比较研究。本书为第11辑,设有一个专题“中国美学的自由与张力”,以中国美学的自由与张力问题为核心,从多角度展开研究,构成了本专题“和而不同”的形态;另外书中还设有“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研究”“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国现代美学研究”“海外汉学家美学研究”“中日韩美学交流”“北京审美文化研究”六个栏目。 |  
         
          | 關於作者: |   
          | 集刊主编邹华,男,1952年12月生,辽宁岫岩人。中共党员,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方向研究 。2000年起先后兼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等职。著有《中国美学原点解析》《中国美学的后古典时代》等书。 |  
         
          | 目錄: |   
          | 专题:中国美学的自由与张力 主持人语:中国美学的自由张力 袁济喜
 天地之美与文艺书写
 —— 西晋成公绥文艺思想研究 袁济喜
 中国美学的脱化与自由 程景牧
 陶渊明“无弦琴”与心性自由
 ——从颜延之对陶渊明“无弦琴”的品题谈起 廉水杰
 论佛学对传统自由精神的圆融超越 刘玉叶
 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研究
 论中国早期身体审美观的起源、演进与当代意义 位俊达
 “止足”:从人生智慧到古代美学思想 张子尧
 中国古代审美经验中的嗅觉功能 盛颖涵
 从圣境和谐到两极分化
 ——美学视域下的张载气学人性论 张学炳
 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研究
 汉画蕴含的道家文化思想 唐建
 书法美学中的骨、骨力与风骨解读 张树天
 论“诗书画”三位一体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孙鹤
 龚贤画论及其美学思想 尹成君
 中国现代美学研究
 当代中国美学:从方法论探索到主义建构 王圣
 折衷主义: 对中国现当代艺术中“别现代”境遇的回应 〔美〕玛格丽特·理查德森 著 陆蕾平 译
 海外汉学家美学研究
 西方汉学家的中国书法观 龙红 曾强鑫
 论柯马丁对汉大赋自我指涉式声色构建 张妍
 中日韩美学交流
 关于日本近代“古典”概念的成立 〔日〕小田部胤久 著 和晓祎 郑子路 译
 韩国传统舞蹈的现代转型
 ——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意义 〔韩〕朴商焕 著 杨硕 刘铭 译
 美学视角下“写生”概念的文化张力
 ——评《东方古典画论研究》 〔日〕青木孝夫 著 臧新明 译
 北京审美文化研究
 “十七年”时期北京群众文艺创作的审美倾向 王宁宁
 《中国美学》稿约
 |  
         
          | 內容試閱: |   
          | 主编的话 本辑特设了“中国美学的自由与张力”专题栏目。主持人袁济喜教授的《天地之美与文艺书写——西晋成公绥文艺思想研究》一文从成公绥文艺思想与天地之美的关系谈起,探讨魏晋美学如何通过自然之美来追求文艺自由精神。此外程景牧、廉水杰、刘玉叶三位学者分别探讨中国美学“脱化”范畴所彰显的自由精神、陶渊明与心性自由的美学趣味以及佛教对中国美学自由精神的超越。这组文章以中国美学的自由与张力问题为核心,从多角度展开研究,构成了本专题“和而不同”的形态。
 在“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研究”栏目中,张子尧博士重在挖掘“止足”范畴背后的美学意蕴,盛颖涵博士聚焦于嗅觉在中国古代审美经验中的作用,张学炳博士则从学理角度分析张载气学人性论在中国美学演进中的意义。这几篇文章虽侧重点不同,但都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研究”栏目集中了五篇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文章,唐建教授对于汉画中所蕴含的道家思想的研究,资料翔实,论证充分,研究视角独特;孙鹤教授与尹成君教授关于古代画论的研究同样具有启发性。
 在“中国现代美学研究”栏目中,王圣和理查德森二位学者关于“别现代主义”的研究论文论述精到,希望引起关注和讨论。
 在“海外汉学家美学研究”栏目中,龙红教授与张妍博士的文章为中国美学研究提供了海外视角,值得借鉴。
 本辑的“中日韩美学交流”栏目刊发了日本学者小田部胤久和韩国学者朴商焕的两篇文章,同时刊发了青木孝夫教授的书评。在此我们要向本栏目的作者及诸位译者表示感谢,正是他们的辛勤研究和翻译,让本栏目成为沟通中日韩美学研究的学术平台。
 “北京审美文化研究”栏目刊发了王宁宁博士对北京群众文艺创作审美倾向的研究论文。作为创刊以来的一个特色栏目,今后如何坚持办下去,还需要我们努力。
 本刊入选C刊以来,优质稿件逐渐增多,这也对编辑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我们不断提升专业水准将刊物办得更好。
 邹华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