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107.8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140.8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162.8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74.8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76.8
 
  《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售價:HK$ 
			214.5
 
  《 
			什么是教育 “轴心时代”提出者雅斯贝尔斯毕生教育思想精华
			》
 售價:HK$ 
			74.8
 
  《 
			创建强势品牌(典藏版)
			》
 售價:HK$ 
			130.9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分为五篇,第一篇介绍特殊资产行业运行整体情况,具体分析了特殊资产的供给方、收购方、投资者与服务商,以及特殊资产交易市场;第二篇分析了特殊资产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具体包括AMC发展、银行个贷业务发展、商业银行对民法典中不动产抵押新规则的应对、AMC不良资产处置;第三篇针对不良资产经营以及问题银行处置等进行了中外经验比较;第四篇从高收益债市场兴起、信用债违约应对等切入,研究了特殊资产行业的产品与市场创新;第五篇针对城商行重组、高风险中小银行救助、股权质押融资风险等分析了特殊资产行业如何助力企业纾困与重整。 |  
         
          | 關於作者: |   
          | 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指数专家委员会主席,亚洲金融合作协会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第三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专业领域:金融、宏观经济、财政。 曾刚,研究领域货币理论与实践,银行理论与实践,主要著作如下:
 《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货币经济学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
 《货币流量分析——理论框架及对几个问题的考察》,人民出版社,2006年
 《西方国家经济社会变迁》,中信出版社,2009年
 《美联储货币政策史》,社科文献出版社,2016年
 《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8)》、《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9)》,社科文献出版社
 |  
         
          | 目錄: |   
          | 第一篇特殊资产行业运行 第一章特殊资产行业发展环境 王进 张炜哲/003
 一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004
 二2022年中国经济运行展望/009
 三经济风险和挑战/012
 四行业监管与政策环境/017
 第二章特殊资产市场运行情况 冯毅 陈宇轩 禇希颖 赖文龙/024
 一整体市场环境/024
 二市场交易分析/029
 第三章特殊资产的供给方 戴志锋/047
 一商业银行/048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071
 三金融市场/082
 四非金融企业/087
 第四章特殊资产的收购方 曾刚/094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094
 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107
 三金融资产投资公司/115
 四其他资产管理公司/124
 第五章特殊资产行业的投资者与服务商 曾刚 李颖/130
 一产业投资者/130
 二财务投资者/134
 三特殊资产的服务机构/140
 第六章特殊资产交易市场 赵金龙 毛研 王凯锐 王冰倩/148
 一金融市场中的特殊资产交易/148
 二银登中心的不良资产/154
 三“互联网 ”特殊资产市场/162
 第二篇行业改革与发展
 第七章从华融债务问题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 侯璐璐 尹燕飞 吴昊/177
 一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提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地位/178
 二缩减组织架构,回归不良资产经营主业/179
 三完善监管指标体系,开展差异化监管/180
 四重视不良市场活跃度,提高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度/181
 第八章个人破产制度视域下的银行个贷业务发展前瞻 陈婧/183
 一以深圳立法为代表的我国个人破产制度发展近况/183
 二个人破产制度对我国银行个贷业务发展的影响/189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贷业务发展前瞻/190
 第九章民法典中不动产抵押新规则及商业银行之应对 李阿侠/192
 一抵押合同与不动产抵押权登记的关系/192
 二“房地一体”规则中抵押权受偿顺位的确定/194
 三抵押财产禁止转让特约登记的对抗效力/195
 四担保债权范围的登记效力/196
 五抵押权预告登记的顺位保留效力/198
 第十章AMC处置不良资产的核心功能 王洋/200
 一资产管理公司是国际上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工具/200
 二新形势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具有深层意义/202
 三客观看待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发展的困难/204
 四完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制度设计和支持政策/206
 第三篇国内外经验借鉴
 第十一章房地产类不良资产运作研究 王远方 杨晴 张周洲 贾玉婷/209
 一房地产类不良资产概述/210
 二房产类不良资产运作模式/212
 第十二章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不良资产的国际比较 王元凯/219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219
 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不良资产的中国经验/223
 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不良资产的比较分析/224
 四提高不良资产经营水平的相关建议/226
 第十三章中外处置“问题银行”的模式对比 姚姜军/230
 一发达国家问题银行的处置机制及经验总结/230
 二我国问题银行处置六大模式及典型案例/233
 第四篇产品与市场创新
 第十四章促进高收益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王洋/241
 一我国高收益债主要是风险释放的产物/241
 二高收益债市场快速发展且覆盖面广/242
 三高收益债市场投资主体和深度有待扩展/244
 四探索推动高收益债市场逐步完善/245
 第十五章海外成熟高收益债市场的发展 李凯/247
 一海外高收益债市场起源/247
 二美国高收益债市场发展阶段/249
 三美国高收益债成为成熟大类资产策略/251
 第十六章债券市场信用债违约情况分析与展望 刘康 韩梦彬/254
 一当前债券市场信用债违约现状/254
 二防范和处置债券违约的国际经验/260
 三应对债券违约的几点探讨/262
 第十七章中国高收益债市场的兴起 李凯/264
 一“刚性兑付”年代/264
 二信用分层的演绎/265
 三监管、政策与基础设施演化/268
 四信用分层的形成/269
 五境内高收益债市场现状/271
 第五篇企业纾困与重整
 第十八章城商行重组过程中不良资产处置的启示及建议 关昕宇 富尧/277
 一我国城商行重组过程中的不良资产处置/277
 二重组过程中不良资产处置可能存在的问题/280
 三推进城商行重组过程中不良资产处置的启示及建议/281
 第十九章高风险中小银行救助与AMC介入之道 董裕平 王育森 曹东坡/283
 一商业银行风险救助的基本步骤/283
 二商业银行风险救助典型模式/285
 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参与高风险金融机构救助的历史经验/288
 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参与高风险中小银行救助的路径/290
 五救助高风险中小银行的政策建议/291
 第二十章股权质押融资风险的“灰犀牛” 王梦汐/292
 一如何理解股权质押/292
 二股权质押的发展现状/293
 三股权质押的风险防范与化解/295
 第二十一章企业破产程序中知识产权处置现状与展望 沈世娟/298
 一企业破产程序中知识产权处置现状/298
 二企业破产程序中知识产权拍卖特点和存在的问题/299
 三企业破产程序中知识产权处置的展望/301
 第二十二章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抵债股价研究 沈建鑫/305
 一以股抵债需要考虑的因素/305
 二实际案例情况分析/307
 三实际做法中存在的问题/308
 四相关建议/309
 |  
         
          | 內容試閱: |   
          | 序言 202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而在全球范围,新冠肺炎疫情下各国采取过度宽松财政、货币政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全球经济进入高通胀、高债务、低增长的新阶段。再叠加2022年之后的俄乌冲突等事件影响,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大,风险持续释放。部分重点领域风险值得关注,在为特殊资产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挑战。
 一 风险变化趋势与特殊资产行业
 (一)房地产企业风险持续发展
 2021年以来,个别大型房地产企业流动性风险已经对房地产行业及关联上下游企业的流动性产生较大影响。克而瑞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百强房企累计销售操盘金额同比下降50.3%。出险房企销售额降幅普遍在60%甚至90%以上。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2年上半年房企融资总额为4825.5亿元,同比下降56.5%。销售收入和融资双降,房企资金链更加紧张。截至2022年6月末,出险上市房企(A股和港股)超过30家,这些房企的资产总额近10万亿元。根据克而瑞数据,2022年下半年房企到期债务超过3100亿元,房企偿债压力巨大。
 房企风险带来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快速上升。标准普尔预期,2021年底有40%的房地产开发商陷入财务困境,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率达2.6%,但仍未完全反映行业潜在风险,预测至2022年底相关不良贷款率将升至5.5%。
 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监管机构“稳预期”的态势清晰。2021年底,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鼓励优质房地产企业并购出险房地产企业的项目。2022年初,金融监管部门召集全国性AMC开会,研究AMC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参与风险房企的资产处置、项目并购及相关金融中介服务。
 房地产相关行业的风险对特殊资产本身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房地产行业风险持续出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