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思索马基雅维利
			》  
			 售價:HK$ 
			162.8
			  
			 
	
			 
			《 
			皇帝与国王:足利义满和他的时代(颠覆天皇王权的逆贼将军,还是活用东亚朝贡规则的政治能人?)
			》  
			 售價:HK$ 
			64.9
			  
			 
	
			 
			《 
			锦衣行 (《白衣公卿》影视原著小说)
			》  
			 售價:HK$ 
			54.8
			  
			 
	
			 
			《 
			乘风而上(美依礼芽中文自传)
			》  
			 售價:HK$ 
			85.8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HK$ 
			64.9
			  
			 
	
			 
			《 
			以远见超越未见:当今时代的教育、文化与未来
			》  
			 售價:HK$ 
			65.8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HK$ 
			294.8
			  
			 
	
			 
			《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售價:HK$ 
			173.8
			  
			 
	
 
       
     
      
      
         
          編輯推薦:  
         
         
           
            我们每天都会说谎,其实真正的测谎充满了科学性。本书展现了人类为识破谎言所付出的智慧和努力,梳理经典识别谎言的方法,以专业研究人员的视角为您剖析谎言发生和破解的真实逻辑。
           
         
      
      
      
      
      
         
          內容簡介:  
         
         
           
            本书从专业角度出发,首先概述了谎言的发生及测谎的历史。其次对说谎以及谎言识别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做了简述,比如,什么是说服,人为什么要说谎,谎言的不同类型以及说谎的个体差异。接着解释了非言语行为和言语特征对揭示谎言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引出科学测谎的基本方法及经典研究。最后介绍了测谎在司法领域和人事筛选中的实践应用,以及对其未来科学发展的展望。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力求在清楚介绍测谎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专业人士之外的对测谎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也能够读懂。
           
         
      
      
      
      
         
          關於作者:  
         
         
           
            郑红丽,湖北宜昌人,九三学社社员,博士,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犯罪心理学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测谎技术、青少年犯罪、罪犯评估与矫治。主要著作有《测谎技术教程》、《罪犯评估和治疗必备手册》(译著)、《说谎心理学》(译著)、《犯罪心理学》(参编)、《反社会行为潜在遗传因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合著)等。
           
         
      
      
      
      
      
         
          目錄  : 
           
         
         
           
            第一章?匪夷所思的测谎历史............... 001
 1.1?神裁法与酷刑 / 003
 1.2?所罗门式测谎 / 012
 1.3?陪审团 / 015
 1.4?科幻小说中的“读心术” / 019
 1.5?前科学研究 / 025
 第二章?说谎与欺骗:你每天会说多少谎..... 029
 2.1?哲学家眼中的说谎 / 030
 2.2?说谎与社会规范 / 036
 2.3?日常生活中的谎言 / 040
 2.4?谎言是如何构成的 / 050
 2.5?小孩子的第一次说谎 / 053
 第三章?说谎时你的身体在做什么........... 065
 3.1?说谎时大脑发生了什么 / 066
 3.2?说谎时身体的变化 / 073
 3.3?失败的测谎者 / 081
 第四章?你不知道的行为测谎........................ 089
 4.1?人格类型与三种行为 / 091
 4.2?身体语言分别在告诉我们什么 / 100
 4.3?眼睛会告诉你什么 / 106
 4.4?表情与微表情真的靠谱吗 / 117
 第五章?严肃的有趣研究之言语测谎.................. 125
 5.1?言语线索的秘密 / 127
 5.2?语言文本分析 / 130
 第六章?科学方法之仪器测谎........................ 141
 6.1?测谎仪的大名:polygraph / 142
 6.2?科学测谎的先驱们 / 147
 6.3?第一台测谎仪的诞生 / 158
 6.4?测谎仪的改进 / 160
 第七章?揭开神秘面纱之测谎测试操作................ 169
 7.1?被忽视的步骤:犯罪心理分析 / 171
 7.2?测谎前如何进行编题 / 177
 7.3?测谎人员必须懂得的访谈技术 / 191
 第八章?
 不要被影视剧误导——生理数据分析与解读............ 199
 8.1?脉搏(血压)指标在传递什么信息 / 202
 8.2?呼吸指标有什么指示作用 / 205
 8.3?皮电指标在告诉我们什么 / 207
 8.4?声音压力有多有趣 / 212
 8.5?指脉与动作亦不要忽视 / 216
 第九章?得出测谎结论.............................. 223
 9.1?什么是ROC曲线 / 224
 9.2?测谎结论报告怎么做 / 231
 9.3?伦理与标准 / 235
 第十章?测谎的应用——日常生活测谎实践............ 243
 10.1?公众人物的谎言识别 / 245
 10.2?雇前人事筛选 / 249
 第十一章?测谎仪审讯实践(案例研究).............. 259
 11.1?杀人案件的测谎 / 260
 11.2?纵火案件的测谎 / 265
 11.3?重大盗窃案件的测谎 / 271
 11.4?抢劫案件的测谎 / 276
 第十二章?性犯罪人评估和矫治的测谎实践............ 281
 12.1?婚姻忠诚测谎 / 282
 12.2?性犯罪人测谎技术 / 286
 12.3?美国性犯罪人测谎实践 / 298
 12.4?英国性犯罪人测谎实践 / 303
 第十三章?争议与困顿.............................. 307
 13.1?倡导者、反对者与背叛者 / 308
 13.2?打败测谎仪——反测谎 / 319
 13.3?测谎仪与CIA / 323
 13.4?测谎准确率 / 327
 13.5?神秘光环与不确定性 / 332
 第十四章?测谎与法律:被拒于法庭之外.............. 339
 14.1?那些经典的案件 / 340
 14.2?中国的情况 / 349
 14.3?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情况 / 351
 第十五章?未来的方向.............................. 355
 15.1?脑电(脑指纹)测谎 / 357
 15.2?AI技术:测谎机器人 / 366
 参考文献.......................................... 374
           
         
      
      
      
      
         
          內容試閱  : 
           
         
         
           
            在日常生活中,谎言几乎无处不在。大量的科学研究也已证实:说谎是一种日常生活事件,且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就已经存在。从古至今,几乎所有类型的人类社会都把说谎视为不道德、不可取的行为,因为它本质上就是“口是心非”,隐瞒真实的想法和意图,并被用来欺骗。但是,与这种道德要求或社会规范相左的是,每个人都必须承认:我们每天都会说谎。这也意味着我们会在不经意间被他人欺骗。所以,人类也执着于去“识别谎言”,保护自己或自己关心的人免受谎言的伤害。
 包括古老的中国文明在内,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人类社会都会尝试使用一些方法来“识别谎言”。特别是进入20世纪时,一种借助医学仪器(更为准确地说是生理采集仪器)、科学性更强的现代测谎方法——Polygraph测谎技术出现了,使得人类“识别谎言”的研究与探索前进了一大步。如今,我国的测谎专业人士及科研人员也在从事着谎言和测谎领域的实践与前沿研究,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特别是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测谎测试方法,使得Polygraph测谎技术在我国司法领域能够大显身手,有时它甚至会出现在一些重大案件侦办的关键位置上。在广泛应用的同时,它也引发了公众和媒体的关注。
 不过,说谎是一种人类特有的、带有强烈社会属性的心理和行为现象,相当复杂。所以,在应用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扰。例如,我们每个人都说过谎,也会被人用谎言欺骗,由于这种熟悉度,我们可能会自认为很了解谎言。但事实却是,关于“什么是谎言”这一基本问题,我们实际上都无法回答,这也使得测谎技术的理论基础一直暧昧不明。此外,人们一方面从未放弃过对有效测谎方法的探索,而且往往将其置于时代研究的最前沿;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将之称为“垃圾科学”“伪科学”。这种独特的两极化态度为何会出现?该如何化解?我们又是否可以找到更有效、另辟蹊径的测谎新思路或新方法?
 以上种种,反映了我国实践领域在广泛应用测谎技术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也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当然,“识别谎言”是一个全世界的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人类从古至今都在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在测谎方法的源流发展中,其他国家也会遇到类似的困境,有时候甚至问题更多。我们也在本书中回顾了国外测谎实践的历史源流,希冀有助于我们厘清本领域的发展脉络,由此对我国测谎的实践与研究有所借鉴。
  
 郑红丽
 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