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北境之王 白刃 奥斯瓦尔德与不列颠七国时代 魔戒 冰与火之歌 现实版  圣王 奥斯瓦尔德及其所处的不
			》
 售價:HK$ 
			118.8
 
  《 
			2025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年度报告
			》
 售價:HK$ 
			379.5
 
  《 
			中国折纸动画
			》
 售價:HK$ 
			74.8
 
  《 
			如何了解一个人
			》
 售價:HK$ 
			75.9
 
  《 
			木石交响:日本古都与欧陆遗产的千年对话
			》
 售價:HK$ 
			87.8
 
  《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自我评估问题研究
			》
 售價:HK$ 
			88.0
 
  《 
			蝉鸣震耳欲聋
			》
 售價:HK$ 
			75.9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HK$ 
			74.8
 
 
 | 
         
          | 內容簡介: |   
          | 在广泛调研第八轮教材编写及使用建议的基础上,本次修订拟编写教材品种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应调整,并根据药学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出台的国家政策法规、《中国药典》等对本轮教材进行更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新药研发能力。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为了顺应“互联网 教育”需求和我社数字资源的积累,本次修订将同步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 |  
         
          | 關於作者: |   
          | 2009年获上海市育才奖,2013年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上海市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药学相关研究领域具有突出学术成果。 |  
         
          | 目錄: |   
          | 绪论/1 一、 药用植物学的内涵与任务 /1
 二、 药用植物学的发展与学科定位 /2
 三、 药用植物学的学习方法 /4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6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构造/6
 一、 原生质体 /7
 二、 细胞后含物 /10
 三、 细胞壁 /13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15
 一、 植物细胞的分裂 /15
 二、 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16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17
 第一节 植物组织的种类/17
 一、 分生组织 /17
 二、 基本组织 /18
 三、 保护组织 /19
 四、 分泌组织 /22
 五、 机械组织 /23
 六、 输导组织 /24
 第二节 维管束的结构及其类型/27
 一、 维管束的结构 /27
 二、 维管束的类型 /27
 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30
 第一节 根/30
 一、 正常根的形态和类型 /30
 二、 变态根的类型 /31
 三、 根的显微构造 /32
 四、 根的生理功能 /39
 第二节 茎/40
 一、 正常茎的形态 /40
 二、 茎的类型 /42
 三、 变态茎的类型 /43
 四、 茎的组织构造 /44
 五、 茎的生理功能 /52
 第三节 叶/52
 一、 叶的组成 /52
 二、 叶的各部形态 /54
 三、 单叶与复叶 /58
 四、 叶序 /60
 五、 叶的变态 /61
 六、 叶的组织构造 /62
 七、 叶的生理功能 /65
 第四节 花/66
 一、 花的组成与形态 /67
 二、 花的类型 /72
 三、 花程式与花图式 /74
 四、 花序 /75
 五、 花的组织构造及花粉粒的形态 /77
 六、 花的生理功能 /79
 第五节 果实/81
 一、 果实的形成和特征 /81
 二、 果实的类型 /82
 三、 果实的组织构造 /84
 四、 果实的生理功能 /86
 第六节 种子/86
 一、 种子的形态结构 /86
 二、 种子的类型 /87
 三、 种子的组织构造 /88
 四、 种子的生理功能与寿命 /88
 第四章 植物的分类与命名/91
 第一节 植物分类概述/91
 一、 植物分类学的意义 /91
 二、 植物分类简史 /92
 三、 植物分类的等级 /93
 四、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及分类原则 /94
 五、 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 /96
 第二节 植物的命名/98
 一、 学名的组成 /98
 二、 种以下等级的命名 /99
 三、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99
 第三节 植物分类检索表/100
 一、 定距式检索表 /100
 二、 平行式检索表 /100
 三、 连续平行式检索表 /101
 第四节 现代植物分类学/101
 一、 细胞分类学 /101
 二、 数值分类学 /101
 三、 化学分类学 /102
 四、 分子系统学 /102
 第五章 藻类植物Algae /105
 第一节 藻类植物概述/105
 一、 藻类植物的特征 /105
 二、 藻类植物的繁殖方式 /105
 三、 藻类植物的生境与分布 /105
 四、 藻类植物的用途与经济价值 /106
 第二节 藻类植物的分类及常见药用植物/106
 一、 蓝藻门 Cyanophyta /106
 二、 绿藻门 Chlorophyta /107
 三、 红藻门Rhodophyta /107
 四、 褐藻门Phaeophyta /108
 第六章 菌类植物Fungi / 112
 第一节 菌类植物概述/ 112
 第二节 真菌门植物简介/ 112
 第三节  真菌门植物的分类及常见药用植物/ 113
 一、 子囊菌亚门 Ascomycotina / 113
 二、 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 115
 第七章 地衣植物门Lichens / 119
 第一节 地衣植物概述/ 119
 第二节 地衣的分类及常见药用植物/ 119
 第八章 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122
 第一节 苔藓植物概述/122
 第二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及常见药用植物/124
 一、 苔纲Hepaticae /124
 二、 藓纲Musci /124
 第九章 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 /127
 第一节 蕨类植物概述/127
 一、 蕨类植物的组成与特征 /127
 二、 蕨类植物的生境与生活史 /130
 三、 蕨类植物的化学成分与用途 /130
 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分类及常见药用植物/131
 1/ 石杉科Huperziaceae /132
 2/ 石松科 Lycopodiaceae /133
 3/ 卷柏科 Selaginellaceae /133
 4/ 木贼科 Equisetaceae /134
 5/ 海金沙科 Lygodiaceae /135
 6/ 蚌壳蕨科 Dicksoniaceae /135
 7/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136
 8/ 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 /137
 9/ 槲蕨科 Drynariaceae /138
 第十章 裸子植物门 Gymnospermae/140
 第一节 裸子植物概述/140
 一、 裸子植物的特征 /140
 二、 裸子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用途 /141
 第二节 裸子植物的分类及常见药用植物/141
 1/ 苏铁科 Cycadaceae/142
 2/ 银杏科 Ginkgoaceae /142
 3/ 松科 Pinaceae /142
 4/ 柏科 Cupressaceae /144
 5/ 三尖杉科(粗榧科)Cephalotaxaceae /144
 6/ 红豆杉科(紫杉科)Taxaceae /145
 |  
         
          | 內容試閱: |   
          | 本版教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根据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以及传承创新的编写原则和思想,在《药用植物学》(第7 版)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药用植物研究进展进行了必要的修订补充。 本版教材主要修订内容包括,根据《中国植物志》及202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等更新完善植物各论部分的学名、形态描述及功效。新增第十二章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统一完善各章的编写体例,章前有学习要求,章后有内容小结。结合学科发展规律及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相关章节设置知识拓展的模块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或提供进一步的阅读材料。蕨类植物精简至9 个科,被子植物科的数量保留68 个,部分较重要的药用植物以简表的形式介绍。补充或更新了部分重要药用植物彩色照片,增加了部分重要植物花的精细解剖照片,形象直观地展示所代表科的形态特征。彩图总数增至200 幅。同时更新补充了部分植物形态组织墨线图,有利于学生准确完整理解相关内容。
 本版教材的修订编写由主编和副主编共同负责拟定编写大纲,全体编委集体讨论、分工编写,副主编审稿,最后由主编统稿定稿。具体章节分工是:绪论 黄宝康;第一章 张磊;第二章 李涛;第三章 第一节 李明,第二节 葛菲,第三、四节 王戌梅,第五、六节 薛焱;第四章 第一、二节 孙立彦,第三、四节 王旭红;第五、六章 温学森;第七、八章 白云娥;第九章 汪建平;第十章 许亮;第十一章 三白草科至毛茛科 王旭红,小檗科至芸香科 王弘,楝科至山茱萸科 卢燕,杜鹃花科至唇形科 赵丁,茄科至菊科 贾景明,泽泻科至兰科 刘忠;第十二章 第一节 贾景明,第二节 黄宝康;药用植物简表及彩图由黄宝康教授汇总修订。
 本版教材新增的彩图主要由黄宝康、葛斌杰、陈虎彪、王旭红、王弘、顺庆生、潘伯荣、范书财、庞克坚、卢燕、彭焱松等提供。
 本教材的主要读者对象为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的本科生,亦可作为有关专业成人教育或自学教材使用。本教材提供数字资源内容,用二维码的形式呈现,同时编写了配套教材《药用植物学实践与学习指导》(第3 版)。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编者及所在院校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吴宇、李春艳帮助整理部分资料及编写会务工作,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修订完善。
 编者
 2022 年1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