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做事的逻辑(专享版)如何持续做正确的事
			》
 售價:HK$ 
			47.1
 
  《 
			人形机器人 技术、产业与未来社会 全景式解读人形机器人时代的技术密码与未来蓝图
			》
 售價:HK$ 
			108.9
 
  《 
			暗黑历史书系·罗马帝国
			》
 售價:HK$ 
			96.8
 
  《 
			英语同义词辨析大词典
			》
 售價:HK$ 
			294.8
 
  《 
			三井帝国在扩张——揭开日本财团的经营秘籍
			》
 售價:HK$ 
			85.8
 
  《 
			新时代的阿尔戈英雄:人才流动与创新扩散(数字经济前沿)
			》
 售價:HK$ 
			97.9
 
  《 
			中国古代戏曲的色彩艺术
			》
 售價:HK$ 
			151.8
 
  《 
			DeepSeek实战应用大全:从职场到生活的AI革命
			》
 售價:HK$ 
			76.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暂态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交流电动机、直流电机与控制电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和可编程控制器等内容。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机械类和近机械类相关本科专业的电工技术课程。根据具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对电工技术知识的需求,教学内容可以进行适当取舍。建议授课学时为48~64学时,另外开设16学时的独立实验课程。
 |  
         
          | 目錄: |   
          | 目录 前言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
 11电路的构成与作用1
 111电路的构成 1
 112电路的作用1
 113电路模型2
 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2
 121电流2
 122电压3
 123电位4
 124电动势4
 125功率与能量5
 13基本电路元件6
 131电阻6
 132电感7
 133电容8
 134电源9
 14电路的工作状态11
 141有载工作状态11
 142开路状态 12
 143短路状态12
 144电气设备的额定值12
 15基尔霍夫定律13
 15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3
 15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4
 16电路中电位的计算15
 习题17
 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21
 21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21
 211电阻的串联21
 212电阻的并联22
 213电阻的混联22
 *22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等效
 变换23
 23电源等效变换法24
 24支路电流法27
 25节点电压法29
 26叠加定理30
 27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33
 271有源二端网络33
 272戴维南定理33
 273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36
 274诺顿定理37
 *28非线性电阻电路38
 习题40
 第3章电路暂态分析44
 31储能元件与换路定则44
 311储能元件44
 312稳态与暂态44
 313换路定则45
 314初始值计算45
 32RC电路的暂态分析48
 321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48
 322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49
 323RC电路的全响应50
 33RL电路的暂态分析51
 331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51
 332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52
 333RL电路的全响应54
 34一阶线性电路的三要素法54
 35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56
 351RC微分电路56
 352RC积分电路57
 习题58
 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61
 4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61
 411正弦量的概念61
 412正弦量的三要素61
 4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64
 421有向线段与正弦函数65
 422复数的表示法65
 423相量图与相量运算66
 43单一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68
 431电阻元件交流电路68
 432电感元件交流电路69
 433电容元件交流电路71
 44RLC串联交流电路73
 441阻抗的概念73
 442RLC串联电路分析74
 45RLC并联交流电路76
 46阻抗的串联与并联78
 461阻抗的串联78
 462阻抗的并联78
 463阻抗的混联80
 47电路的功率因数81
 471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81
 472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81
 *48电路中的谐振82
 481串联谐振83
 482并联谐振85
 483谐振的应用86
 习题88
 第5章三相交流电路93
 51三相电源93
 511三相电源的产生93
 512三相电源的联结94
 52三相负载95
 521三相负载的星形联结96
 522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98
 53三相功率99
 531三相总瞬时功率99
 532三相有功功率99
 533三相无功功率99
 534三相视在功率100
 *54不对称三相电路102
 541星形联结102
 542三角形联结104
 习题105
 第6章磁路与变压器108
 61磁路及其分析方法108
 611磁路的基本物理量108
 612磁性材料的磁性能110
 613磁路基本定律112
 *614直流磁路的计算114
 62交流铁心线圈电路116
 621交流磁通与电源电压的关系116
 622功率损耗117
 63变压器118
 631变压器的结构118
 63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118
 633变压器的性能123
 634变压器绕组的极性123
 635三相变压器124
 636特种变压器126
 64电磁铁128
 习题129
 第7章交流电动机132
 7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构造132
 71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132
 71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134
 7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134
 72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磁场135
 72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138
 72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与
 转差率138
 7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矩与机械特性139
 73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路140
 73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电路140
 73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141
 73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141
 7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144
 741直接起动(全压起动)145
 742减压起动145
 743绕线转子电动机的起动方法146
 7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148
 751变磁极对数调速148
 752变转差率调速148
 753变频调速149
 7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149
 761能耗制动149
 762反接制动150
 763再生制动(发电反馈制动)150
 77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150
 771铭牌数据的内容150
 77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用153
 78同步电机简介155
 781三相同步发电机155
 782三相同步电动机156
 79单相异步电动机158
 791电容分相式异步电动机158
 792罩极式单相异步电动机159
 习题160
 第8章直流电动机与控制电机163
 81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163
 811直流电动机的构造与分类163
 812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164
 82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166
 821并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166
 822串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167
 83并励(他励)电动机的调速168
 831改变电枢回路电阻调速168
 832改变励磁磁通调速168
 833改变电源电压调速169
 84伺服电动机170
 841交流伺服电动机170
 842直流伺服电动机171
 85步进电动机172
 851步进电动机的概述172
 852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172
 853步距角与转速174
 习题174
 第9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177
 91常用低压电器177
 911按钮177
 912转换开关178
 913熔断器179
 914断路器179
 915接触器180
 916继电器181
 917剩余电流断路器183
 92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183
 921电气控制原理图的画法184
 922点动与长动(连续)控制电路186
 93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187
 931正反转控制电路187
 932立即反转控制电路188
 94行程控制188
 941行程开关188
 942限位控制189
 943自动往复控制189
 95时间控制190
 951时间继电器190
 952三相异步电动机△换接起动控制
 电路192
 *96速度控制193
 961速度继电器193
 962三相异步电动机反接制动控制
 电路194
 习题194
 第10章可编程控制器199
 101PL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99
 1011PLC的结构199
 1012PLC的工作原理202
 1013PLC的工作过程202
 102PLC编程语言和指令系统203
 1021梯形图203
 1022寄存器与继电器204
 1023PLC的指令206
 103PLC的应用209
 习题213
 参考文献218
 |  
         
          | 內容試閱: |   
          |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十三五”期间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结合本专业教学改革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重新研究制定了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设计规范。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机械类专业和近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新标准,针对相应专业对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不同需要确定的本书编写的指导原则为:面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省属一般高等学校,适应其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理论知识力求简化,以需要为原则,突出实践知识和应用技术。 电气信息工程学覆盖的知识面很宽,主要由电路理论、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三大部分组成。电路理论是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内容是经典不变的。电工技术是处理强电问题的知识和方法,虽然比较成熟,但近年来发展了许多应用技术。因此,本书加强了电工应用技术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内容。电子技术知识还处在不断发展的时期,技术应用发展较快,生产实际应用面很广。因此,在编写下册时,考虑了不同专业对电子技术的不同要求,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扩展。
 在保证知识体系连贯性的前提下,本书淡化了知识的理论性,强调了知识的应用性。叙述知识时尽量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有效使用出发,以对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需要为依据进行编写。本书整体上体现了知识的系统连贯性和实用性,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课后学习。本书中加“*”的内容为理论上加深的内容,可以选学;加“△”的内容可根据专业的不同选学。本书选设了较多的典型例题,精心设计了习题,既设计了基本概念题,又有综合分析计算题,努力通过习题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
 本书配有整套多媒体课件,以方便教师备课;对主要知识点和典型例题制作微课120个,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线上教学课程资源。
 本书由大连交通大学张继和任主编,邵力耕和孙艳霞任副主编。第1、2章由付艳萍编写;第3章由张丽芳编写;第4、5章由邵力耕编写;第6、7章由孙艳霞编写;第8章由黄艳玲编写;第9章由张继和编写;第10章由刘洋编写。刘洋负责上册视频制作,付艳萍负责上册课件制作。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订完善。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