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我在东汉学伤寒 全两册  仲景医案解读《伤寒论》
			》
 售價:HK$ 
			63.8
 
  《 
			消息(贾平凹新书,长篇笔记体小说)
			》
 售價:HK$ 
			75.9
 
  《 
			长安四千年:都城史视角下的王朝兴衰史
			》
 售價:HK$ 
			184.8
 
  《 
			渔樵问对
			》
 售價:HK$ 
			64.9
 
  《 
			一起探索港珠澳大桥
			》
 售價:HK$ 
			107.8
 
  《 
			精益医疗 医疗质量、患者服务与医院效益的协同增长之道 医院管理底层逻辑解析手册+新医改时代医院生存指
			》
 售價:HK$ 
			86.9
 
  《 
			怪谈百物语:魂手形 宫部美雪作品
			》
 售價:HK$ 
			63.8
 
  《 
			北境之王 白刃 奥斯瓦尔德与不列颠七国时代 魔戒 冰与火之歌 现实版  圣王 奥斯瓦尔德及其所处的不
			》
 售價:HK$ 
			118.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是一部介绍康熙帝陵的普及性通俗读物。 图文并茂,具有趣味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 內容簡介: |   
          | 本书讲述了清朝皇帝康熙及其陵墓的相关故事。康熙帝死后葬在了清东陵的景陵,与他合葬的有四位皇后和一位皇贵妃。作者在清东陵工作了十多年,以正史和清宫档案为依据,通过实地考察和社会调查,以讲述的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介绍清景陵,包括营建、改革和创新,以及发现的相关谜团、对后世建筑规制的影响、内葬人物的传闻逸事等。同时还介绍了景陵的附属建筑,景陵皇贵妃园寝和景陵妃园寝的基本情况。 |  
         
          | 關於作者: |   
          | 徐鑫,男,满族,河北省遵化市人。自幼爱好历史,对清朝陵寝兴趣尤其浓厚。1993年8月起在清东陵工作,长期致力于清朝陵寝的研究、保护和发掘。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性文章,出版《点击乾隆陵地宫》《香妃迷案》《大清皇陵私家相册》及《大清皇陵》四卷本考古系列等二十余部专著,其中《大清皇陵》考古系列影响深广。 |  
         
          | 目錄: |   
          | 序 章 神秘的大火 第一章 清东陵:守陵人的生活
 清东陵风水最佳‖ 008
 生者保护死者‖ 016
 “铁饭碗”变成要饭碗‖ 029
 第二章 康熙帝与两个传奇女人
 因天花当上了皇帝‖ 042
 她是来自科尔沁草原的皇后‖ 048
 终身未嫁的侍女苏麻喇姑‖ 064
 第三章 康熙帝与景陵
 为女人建造的地下宫殿‖ 074
 景陵的选址‖ 079
 改革与创新‖ 082
 康熙帝:帝后禁止火化‖ 100
 第四章 景陵的地下宫殿
 康熙时代的结束‖ 106
 雍正帝:我没有逼死太后‖ 114
 康熙朝这样结束‖ 118
 有趣的地宫棺位位置小探‖ 126
 第五章 景陵地宫的秘密
 康熙帝:英明又糊涂‖ 130
 与康熙帝合葬的四位皇后‖ 136
 祔葬:来头不小的皇贵妃‖ 145
 第六章 景陵妃园寝
 皇帝女人:“七十二妃嫔”‖ 150
 清朝发明“选秀女”‖ 155
 康熙帝:妃嫔、皇子和空穴‖ 163
 享殿与两口古井‖ 184
 第七章 景陵皇贵妃园寝
 两个神秘女人的墓地‖ 188
 谣言这样被打破‖ 192
 第八章 盗墓现象难以休
 神火与九龙玉杯‖ 200
 落网:盗墓也黑吃黑‖ 208
 尾 声 永不消失的呐喊
 |  
         
          | 內容試閱: |   
          | 我国古人认为,人死后只是生命载体的一个终止,而其本人的灵魂可以继续存在,只不过是在两个世界,一个是阳间,另一个是阴间。并且认为,灵魂分作“魂”和“魄”两部分,“魂”主精神,而“魄”主身形,并有“三魂七魄”之说。其实灵魂只是存在人们思想意识中的一种非物质的观念。但是由于这种观念的存在,就有了一种“人死灵魂不死”的思想,这种思想的产生就诞生了“希望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美好生活”的理念。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的祖上和亲人在死后生活得更好呢?于是,古人就想到为死者营建一定规模的坟墓并制定了复杂隆重的礼仪制度。 封建帝王认为,能够在上吉之地建陵就可以“开福祉于隆基,绵万年之景运”。这就是所谓“圣天子孝先天下,首重山陵”。
 皇陵作为一种最重要的历史遗迹,是封建帝王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硬件所建设的陵墓陵寝,作为自己在阴间生活居住的地方来埋葬,是通过这一建筑形式而把地上的阳间和地下的阴间构成一个整体,不仅是生者对死者的认识,还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并且是生者生前生活和社会的再现,还是当时社会文明的一个缩影。因此,陵墓是古代帝王坟墓的对话场所,是专用名词,并且是随着封建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封建帝王的陵墓,虽然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但是在另一方面又是我国先祖留给后人的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们是古代文明和思想观念的综合产物,是历史的再现,是附着在砖、木、瓦、石上的时间记忆,是“前车之鉴,后车之覆”的参照和利用。它们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宝库,还是更广泛的文化载体,又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延续者,是考证历史重大事件和历史疑难问题的宝贵史料。
 因此,对清朝陵寝所蕴含文化的研究,可以从中发现其他史料找不到的线索和依据,清朝陵寝所包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清朝历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为研究清朝历史课题提供可靠的史料依据。
 清朝入关第一帝顺治帝将自己的山陵选在了当时的北京之东河北遵化马兰峪昌瑞山脚下,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内,陆续建成了规模宏大、建筑辉煌的清朝皇陵园——清东陵。
 清东陵作为皇家陵寝,虽然已开放多年,很多人旅游观光并研究,但在人们心中依然是很神秘的,由于影视剧的不实宣传和人们对皇陵还有许多不正确的认识和误区等客观原因,清东陵依然有很多神秘的光环。
 顺治帝的孝陵建在了清东陵,子随父葬,他的儿子康熙帝也在清东陵建了自己的陵寝——景陵,并且建在了孝陵附近。景陵的附属建筑是两座妃园寝,其中一座为乾隆帝所建。作为清朝入关后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因此它在清朝陵寝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作为开创“康乾盛世”的康熙帝,他的陵寝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令人感到疑惑和不解的地方。
 景陵的选址为什么竟在一个大深水潭里?
 景陵的石像生为什么立在弯又弯的神路上?
 景陵营建的规制与创新是什么?
 景陵斗匾有什么文字之谜?
 皇贵妃迁葬景陵地宫有何谜团?
 景陵的火灾何以频频发生?
 景陵地宫的九龙玉杯丢失在哪里?
 皇子为何葬入妃园寝?
 乾隆帝为何为康熙帝的妃子建园寝?
 号称“千古一帝”的康熙帝遗骨竟然泡在臭水中
 ……
 走进康熙帝的景陵,让我们近距离解读景陵的历史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