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无人机技术 未来趋势与实际应用
			》
 售價:HK$ 
			184.8
 
  《 
			谁在研究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中心要览
			》
 售價:HK$ 
			88.0
 
  《 
			小白理财进阶之道:富爸爸的财富花园+财务自由笔记+有钱人穷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共3册)
			》
 售價:HK$ 
			197.3
 
  《 
			谎言的逻辑:洞悉谎言背后真实的心理和人性 专享版
			》
 售價:HK$ 
			54.8
 
  《 
			汗青堂丛书022——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新版)
			》
 售價:HK$ 
			140.8
 
  《 
			陈舜臣近代史三部曲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录 走向辛亥
			》
 售價:HK$ 
			249.7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85.8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209.0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一方面详细归纳、分类、讲解裂隙灯照相技术,以鲜活的实例系统化解析的眼前节照相方法,便于读者对各技术原理的理解并用于临床实践。另一方面收集、整理、汇总的各种眼表疾病图像特征,较为全面了解眼表疾病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帮助读者在掌握裂隙灯照相系列技术的基础上,深刻了解眼表疾病诊断治疗。为眼科医生的疾病诊治、教育教学、学科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旨在为眼科医生及研究生,同时也为其他专业医护人员及科研人员在工作中提供参考。 |  
         
          | 關於作者: |   
          | 眼科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擅长疑难性角、结膜病及色素膜疾病的诊断治疗,尤其对感染性眼病、严重干眼及睑板腺功能障碍、眼表化学伤、角结膜肿瘤等个性化治疗、复杂外眼疾病的手术治疗有独到见解。 |  
         
          | 目錄: |   
          | 第一章 眼睑疾病/1 第一节 眼睑位置异常 /1
 一、 上睑下垂 /1
 二、 睑裂闭合不全 /2
 三、 眼睑外翻 /3
 四、 眼睑内翻 /3
 五、 睑球粘连 /4
 第二节 眼睑感染与炎症 /5
 一、 睑缘炎 /5
 二、 睑腺炎 /7
 三、 睑板腺囊肿 /8
 四、 睑板腺功能障碍 /9
 五、 眼睑细菌感染 / 10
 六、 眼睑病毒感染 / 11
 七、 眼睑寄生虫感染 / 13
 八、 过敏性睑皮炎 / 14
 第三节 眼睑肿瘤 / 15
 一、 眼睑良性肿瘤 / 15
 二、 眼睑恶性肿瘤 / 18
 三、 眼睑变性类疾病 / 20
 第四节 睫毛病变 / 21
 一、 倒睫与乱睫 / 21
 二、 双行睫 / 22
 三、 睫毛脱落 / 23
 第二章 泪器疾病/ 25
 第一节 干眼 / 25
 第二节 干燥综合征 / 27
 第三节 泪腺炎 / 29
 第四节 泪囊炎 / 30
 第五节 泪小管炎 / 31
 第三章 结膜疾病/ 32
 第一节 总论 / 32
 第二节 细菌性结膜炎 / 34
 一、 单纯性细菌性结膜炎 / 34
 二、 淋球菌性角结膜炎 / 35
 第三节 病毒性结膜炎 / 36
 一、 腺病毒性角结膜炎 / 36
 二、 单纯疱疹病毒性结膜炎 / 38
 第四节 衣原体性结膜炎 / 38
 第五节 变态反应性结膜炎 / 40
 一、 过敏性结膜炎(Ⅰ型变态反应) / 40
 二、 泡性结膜炎(Ⅳ型变态反应) /... 42
 第六节 皮肤黏膜疾病相关性结膜炎 / 43
 一、 瘢痕性类天疱疮 / 43
 二、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 / 44
 第七节 结膜变性 / 46
 一、 睑裂斑 / 46
 二、 翼状胬肉 / 46
 三、 结膜结石 / 48
 四、 结膜囊肿 / 49
 五、 结膜松弛症 / 50
 第八节 结膜肿瘤 / 51
 一、 结膜良性肿瘤 / 51
 二、 结膜恶性肿瘤 / 54
 第九节 其他类型结膜病变 / 57
 一、 结膜淋巴增生 / 57
 二、 结膜静脉曲张 / 58
 三、 眼眶脂肪脱垂 / 59
 四、 雷特综合征 / 60
 五、 玫瑰痤疮性结膜炎 / 61
 第四章 角膜疾病/ 63
 第一节 感染性角膜炎 / 63
 一、 细菌性角膜炎 / 63
 二、 真菌性角膜炎 / 69
 三、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 74
 四、 其他类型病毒性角膜炎 / 78
 五、 棘阿米巴角膜炎 / 81
 第二节 免疫性角膜病 / 87
 一、 葡萄球菌边缘性角膜炎 / 87
 二、 丝状角膜炎 / 88
 三、 泡性角膜炎 / 89
 四、 蚕食性角膜溃疡 / 90
 五、 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角膜疾病 / 92
 六、 韦格纳肉芽肿 / 93
 七、 Thygeson 浅层点状角膜炎 /... 94
 第三节 神经营养性角膜炎 / 95
 第四节 暴露性角膜炎 / 97
 第五节 药物性角膜病变 / 98
 第六节 角膜缘干细胞缺乏 /101
 第七节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 /102
 第八节 角膜营养不良和变性 /105
 一、 角膜营养不良 /105
 二、 角膜变性 /114
 三、 圆锥角膜 /117
 第九节 角膜先天异常 /119
 一、 大角膜 /119
 二、 小角膜 /120
 第十节 角膜肿瘤 /121
 一、 角膜皮样瘤 /121
 二、 角膜原位癌 /121
 三、 角膜鳞状细胞癌 /122
 第十一节 角膜外伤 /123
 一、 角膜挫裂伤 /123
 二、 角膜异物伤 /124
 三、 角膜穿通伤 /125
 四、 角膜化学伤 /126
 第十二节 全身疾病相关性角膜病变 /126
 一、 胱氨酸贮积症 /126
 二、 糖尿病性角膜病变 /127
 三、 梅毒性角膜基质炎 /128
 四、 甲状腺相关眼病 /129
 第五章 巩膜疾病/131
 第一节 巩膜先天异常 /131
 一、 蓝色巩膜 /131
 二、 巩膜黑变病 /131
 第二节 巩膜炎症 /132
 第六章 虹膜与瞳孔异常/135
 第一节 虹膜异常 /135
 一、 虹膜缺损 /135
 二、 虹膜色素紊乱 /136
 三、 虹膜表面结节 /138
 四、 虹膜新生血管 /139
 五、 虹膜肿物 /140
 六、 虹膜炎症 /142
 七、 虹膜粘连 /143
 第二节 瞳孔异常 /144
 一、 瞳孔闭锁 /144
 二、 瞳孔残膜 /144
 第三节 前房异常 /146
 一、 前房闪辉 /146
 二、 前房积脓 /146
 三、 假性前房积脓 /147
 四、 前房积血 /147
 五、 前房气泡 /148
 六、 双前房 /149
 七、 前房型人工晶状体 /149
 八、 前房肿瘤 /150
 九、 前房硅油 /151
 十、 前房异物 /151
 第七章 晶状体疾病/153
 第一节 晶状体脱位 /153
 第二节 白内障 /154
 第八章 角结膜手术/156
 第一节 结膜手术 /156
 一、 翼状胬肉切除术 /156
 二、 结膜瓣遮盖术 /156
 第二节 板层角膜移植术 /157
 第三节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158
 第四节 人工角膜移植术 /158
 第五节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159
 |  
         
          | 內容試閱: |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裂隙灯生物显微镜作为现代眼科临床检查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已成为眼科医生的亲密战友,帮助医生在了解眼部细微组织结构的同时,全息记录眼部病变特征,利于病变的随诊和对比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自20 世纪90 年代自行开发裂隙灯显微镜照相系统以来,就设立专门研究小组从事眼前节照相工作,至今已有30 多年的历史。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照相技巧及临床经验,同时也收集了数十万例患者眼前节裂隙灯照片,成为同仁眼科教学科研的重要数据资源。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笔者有幸于2002 年8 月进入北京同仁医院学习工作,至今整整20 年。所在的课题组承担着全院眼科患者的眼前节照相工作。每每看到这些精美的照片、典型的体征、罕见的病例,结合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的讲解,我就充满不竭的动力,尽情在眼科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这可能就是同仁眼科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正是这种精神、这种力量迫使我坐立不安、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将这些宝贵资源奉献给全国的眼科同道,让同仁精神遍洒祖国大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是我写本书的初衷。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临床医生认识疾病的基础是掌握病变的特征性表现,多数眼前节疾病,其临床体征可通过裂隙灯照相系统清晰地记录下来,如何将上万张典型图像所代表的疾病性质与患者就诊时的场景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即“图像解读”,是本书的主旨。它既不同于教科书式的文字灌输,也有别于眼病图谱的简单介绍,本书力争将编者多年临床经验,结合眼前节疾病的每个重要临床体征,帮助医生通过识图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这是本书的一个特点。本书图片来源于30 年来北京同仁医院的眼科影像资料,几乎涵盖了所有眼前节疾病,经过编者认真的筛选、分类和解读,以期通过这种方式培养青年眼科医师形成科学的诊疗思维,这是本书的另一特色。
 本书的阅读对象是眼科医生及研究生,同时也为其他专业医护人员及科研人员在工作中提供参考。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在较短时间找到自己需要检索的病例,不论常见病还是少见病。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首先感谢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谢立信教授及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金子兵教授为本书作序,鼓励和支持本书的出版。还要感谢多年合作的眼科同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及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为本书资料的收集、筛选和编排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最后我还要感谢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为本书出版付出的全部努力!
 梁庆丰
 2022 年3 月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