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宋代文人与党争 知名宋代研究学者沈松勤代表著作 宋代党争史研究开山之作 全面讲解宋代朝堂之争和灭亡的内在根源
》
售價:HK$
195.8

《
执念(“执念”从不改变你的命运,只是让你发现命运)
》
售價:HK$
64.9

《
散落在书页上的出版往事
》
售價:HK$
74.8

《
中国统计学史
》
售價:HK$
547.8

《
投资你自己
》
售價:HK$
120.9

《
我喜欢相爱的人们
》
售價:HK$
83.6

《
网格本·飘(全两册/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
售價:HK$
206.8

《
时刻人文·环球共此食:工业化英国、食品系统与世界生态(2021年美国历史学会杰里·本特利世界史奖获奖作品。一部融合饮食史、环境史、科技史的力作,揭示“地球不能承受之食”的来龙去脉)
》
售價:HK$
93.5
|
編輯推薦: |
纳粹大屠杀幸存者、以色列学者 伊爱莲 以独特的方式 揭开尘封已久的“原始记忆” 《上海之声:二战时期来华犹太流亡者的心声》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 陈俭 犹太史知名学者 徐新 王健 诚意推荐 避难生活的诗性表达 逃亡岁月的真实记录 “或许,在小巷生活的重压下,他们当时无心抬头仰望星空”
|
內容簡介: |
当希特勒上台,德国军队开始席卷欧洲时,近2万名中欧犹太难民逃到了上海。本书收集了犹太难民在登陆中国后数年内创作的信件、日记、诗歌和短篇故事,再现了他们艰难跨越语言文化、信仰体系和民族传统的障碍而努力谋生的心路历程,并揭示了上海犹太社团内部因经济地位、信仰水平和阶级出身的差异而面临的严峻挑战。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文字取自档案馆、私人收藏和早已停刊的报刊,不仅是对纳粹大屠杀和流亡文学的充实与丰富,而且为一窥来沪犹太难民的心路历程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原始文献。编者作为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不仅为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作者补充小传,还结合时代背景给出了自己的解读。书中文字风格多样,或写实,或讽刺,或幽默,或抒情,或移情,或激励人心,读来真切,令人深思。
|
關於作者: |
伊爱莲(Irene Eber,1929—2019),纳粹大屠杀幸存者,曾担任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东亚研究讲席教授。研究领域集中在犹太人与犹太文化在中国,成就斐然,另著有回忆录《抉择:波兰,1939—1945》(中译本2013年出版)。
|
目錄:
|
导言 / 001
梅莱赫.·.拉维奇 / 035
一个黄包车夫在上海的晨曦中死去(1937)
安妮.·.F. 维廷 / 043
书信(1939年7月)
阿尔弗雷德.·.弗里德兰德 / 050
开场白(1939)
埃贡.·.瓦罗 / 056
是的,那就是上海(1939)
唐维礼 / 062
奇异的上海(1940)
安妮.·.F. 维廷 / 068
书信(上海,1940年1月4日)
洛特.·.玛戈特 / 078
中国舞女(1940)
西姆霍尼 / 083
三个国家将我吐出来(1941)
库尔特.·.莱温 / 087
再多些光明(1941)
耶霍舒亚.·.拉波波特 / 091
就这样开始了……(上海的犹太文化工作)(1941)
约斯尔.·.莫洛泰克 / 098
母亲的哀歌(1941)
西姆霍尼 / 103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1942)
末底改.·.罗滕贝格 / 107
网里的太阳(1942)
约斯尔.·.莫洛泰克 / 111
上海(1942)
卡尔.·.海因茨.·.沃尔夫 / 117
勤劳的砖瓦匠(1942)
赫尔曼.·.戈德法布 / 121
流浪(1942)
雅各.·.H. 菲什曼 / 124
缩影(1942)
约斯尔.·.莫洛泰克 / 126
一封信……(1943)
耶霍舒亚.·.拉波波特 / 129
日记(节选,1941—1943)
佚名 / 136
大头针,别钉在我这里(1944)
约尼.·.费茵 / 139
关于上海隔都的诗(1945)
赫伯特.·.泽尼克 / 149
猴变人(1945)
肖莎娜.·.卡汉 / 153
《在火与火焰中:犹太女演员日记》(节选,1941—1945)
库尔特.·.莱温 / 170
每周的沙拉(1946)
雅各.·.H. 菲什曼 / 173
婚礼(1947)
致谢 / 187
人名译名对照表 / 189
附录:关于上海犹太难民的中文史料和回忆录 / 1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