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华章大历史042——帝国的骨架:先秦、秦汉地缘政治结构变迁大势
			》
 售價:HK$ 
			115.6
 
  《 
			香遇中国:中华香史五千年
			》
 售價:HK$ 
			127.4
 
  《 
			见字如面:奏折里的雍正
			》
 售價:HK$ 
			75.9
 
  《 
			经纬度丛书·亚历山大帝国
			》
 售價:HK$ 
			74.8
 
  《 
			金钱的艺术
			》
 售價:HK$ 
			63.8
 
  《 
			部落:文化本能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
 售價:HK$ 
			86.9
 
  《 
			匹配
			》
 售價:HK$ 
			86.9
 
  《 
			ETF投资 低利率时代财富进阶必修课(普通人躺赢的投资方法,领先一步学会ETF投资,早日赢得财富自由
			》
 售價:HK$ 
			75.9
 
 
 | 
         
          | 內容簡介: |   
          | 宣居生活是保障个体能够发挥潜能的一种生活。本书将实现宜居生活作为社会工作在21世纪的主要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从健康、贫困、社会排斥、儿童保护、社区发展等十三个社会工作核心领域出发,对研究成果、挑战、应对策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讨论。本书以美国的经验为主,包含了全球视野,是所有社会工作者,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与实践者,追求社会公平与正义、投身人类福祉的各界人士的著作。 |  
         
          | 關於作者: |   
          | 马克.罗伯特.兰克(Mark Robert Rank),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学博士毕业,现任圣路易华盛顿大学Herbert s. Hadley社会福利教授,美国享有盛名的研究贫困、不平等和社会正义的学者。 
 撰写多部有关美国贫困的著作,在众多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论文;研究被众多知名媒体报道,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和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等;为美国参议院、众议院以及参与经济和社会正义问题的许多国家层面和州层面的社会组织提供研究咨询和建议。
 
 作为本书主编,邀请了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布朗学院各个领域,同时也是在美国社会工作各个领域享有盛名的教授共同撰写不同的议程主题。
 
 译者简介
 
 郭中阳,现任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Frank J,Bruno杰出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讲座教授,美国社会工作社会福利科学院院士,美国社会工作研究学会副主席。研究领域包括儿童福利、贫困人群、福利政策及改革、老年人群抚养等,著有《倾向值分析〉《生存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
 
 彭瑾,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儿童社会工作与儿童福利政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抗逆力视角下西部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本土化干预模式研究”、儿童干预研究“让我们做朋友-陕西”等。
 
 
 付琳赟,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现就读于艺加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博士项目。曾担任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布朗学院国际项目经理一职。
 |  
         
          | 目錄: |   
          | 章导论/001 节社会工作方法/ 003
 第二节宜居生活的目标 / 008
 第三节结构框架 /013
 第二章应对不健康的社会性决定因素/016
 节健康:宜居生活的基石/ 017
 第二节定义健康的社会性决定因素/ 018
 第三节健康不对称如何影响到宜居生活/ 020
 第四节什么内在原因影响健康的社会性决定因素? / 023
 第五节如何解决健康社会性决定因素方面的问题?/ 033
 第三章减轻贫困/ 039
 节贫困的范围/040
 第二节贫困是宜居生活的障碍/ 042
 第三节理解贫困背后的机制/049
 第四节减贫策略 / 052
 第五节结语/ 060
 第四章正视污名、歧视和社会排斥/062
 节污名、歧视和社会排斥的概念/063
 第二节一个扩展了的 “防卫型另类”概念/08
 第三节防卫型另类与宜居生活 /070
 第四节批判性反射力 与结构社会工作/ 077
 第五节结语/081
 第五章降低累积性不平等/084
 节累积性不平等的过程及动态 /086
 第二节为什么重要?/ 096
 第三节应对累积性不平等 /097
 第四节结语/ 100
 第六章为低收入家庭开发金融资产 / 103
 节资产对于建立宜居生活的重要性/ 104
 第二节资产积累的金融收益 / 106
 第三节资产的非货币收益 / 111
 第四节资产问题及其根本原因 / 114
 第五节推进资产建设解决方案的必要条件 / 122
 第六节结语/ 134
 第七章预防儿童虐待 / 137
 节儿童虐待的界定/ 137
 第二节导致虐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145
 第三节我们如何处理和潜在地解决儿童虐待的问题? / 152
 第四节结语/ 165
 第八章培养整个人生中的公民参与/ 167
 节参与的范围及其重要性/ 167
 第二节公民参与的机制和障碍/ 170
 第三节建立在已有知识上的解决方案/178
 第四节结语/ 180
 第九章建设健康、多元和繁荣的社区/ 183
 节问题的根源/ 185
 第二节解决问题: 实现社区繁荣/190
 第三节结语/198
 第十章实现环境正义/ 200
 节环境正义的起源与发展 /201
 第二节与社会 工作的共鸣( / 203
 第三节理解环境非正义/ 205
 第四节社会工作议程 / 214
 第五节结语/219
 第十一章促进老年人参与 / 220
 节老年人参与不足的原因/ 223
 第二节组织和政策层面的解决方案/ 226
 第三节邻里与社区层面的解决方案/ 233
 第四节总结和未来方向 / 236
 第十二章产生有效需求和社会服务的使用/239
 节服务与需求之间的脱节/ 240
 第二节服务提供和获取的障碍/ 244
 第三节我们如何着手并有可能解决问题? /248
 第四节结语/ 265
 第十三章设计和实施 政策与项目创新/267
 节问题及其重要性:宜居生活的停滞不前/ 268
 第二节挑战: 改善宜居生活的复杂性/ 268
 第三节解决方案:用于变革型公共服务和政策的一种编织方法/ 278
 第四节结语/ 285
 第十四章发挥大数据分析学和信息学的杠杆作用/ 289
 节大数据定义及其历史/ 292
 第二节在大数据获取方面的挑战以及大数据的缺陷/ 293
 第三节数据管理方面的挑战/ 299
 第四节让大数据的意义顺理成章/ 302
 第五节伦理考虑/ 307
 第六节吉语/ 310
 第十五章回顾与前瞻/ 311
 节回顾/313
 第二节前瞻/316
 第三节结语/318
 参考文献/ 320
 索引/4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