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汗青堂丛书022——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新版)
			》
 售價:HK$ 
			140.8
 
  《 
			陈舜臣近代史三部曲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录 走向辛亥
			》
 售價:HK$ 
			249.7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85.8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209.0
 
  《 
			东亚朱子学研究:日本朱子学研究
			》
 售價:HK$ 
			85.8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424.8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587.6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81.4
 
 
 | 
         
          | 編輯推薦: |   
          | 中国权威媒体央视财经重磅新作 在当前中国开启“十四五”建设的新征程下,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广受关注。中国权威媒体央视财经自去年在全网推出融媒体直播节目“2021牛年投资大趋势”后,收获了广泛的影响力,深受观众赞誉。今年又顺势推出了“2022虎年投资大趋势”,为广大投资者梳理一条清晰的投资脉络,规划一个稳健的投资方向,寻求一份安全的投资回报。
 著名主持人张琳、姚振山对话十大券商研究团队、十位明星基金经理、十位私募大咖
 券商分析师:张忆东(兴业证券)、马军(长江证券)、陈显帆(中金公司)、李良(银河证券)、武超则(中信建投证券)、钟凯锋(国泰君安研究所)、林起贤(申万宏源证券)、于佳琦(招商证券)、朱国广(东吴证券)、高瑞东(光大证券)。
 明星基金经理:崔宸龙(前海开源)、陈金伟(宝盈基金)、杨宇(长城基金)、韩广哲(金鹰基金)、孙浩中(中信保诚)、神爱前(平安基金)、蒋璆(华安基金)、曾国富(信达澳银)、陈西中(招商基金)、赵诣(农银汇理)
 私募大咖:张亮 (上海亚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吴伟志(中欧瑞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辜若飞(磐耀资产)、马腾(东方港
 |  
         
          | 內容簡介: |   
          | 在当前中国开启“十四五”建设的新征程下,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广受关注。中国权威媒体央视财经自去年在全网推出融媒体直播节目“2021牛年投资大趋势”后,收获了广泛的影响力,深受观众赞誉。今年又顺势推出了“2022虎年投资大趋势”,为广大投资者梳理一条清晰的投资脉络,规划一个稳健的投资方向,寻求一份安全的投资回报。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投资大趋势》系列套书即根据该节目的内容整理编纂而成。本套丛书通过证券公司、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多位资深从业者的视角,以全球化的视野,回顾了中国资本市场过去3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当前资本市场的现状,也对中国资本市场今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此书既是从中国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的视角观察和了解资本市场的生动媒介,也是资本市场投资者丰富金融知识和提升投资意识的有益之作。
 2022年中国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投资如何顺势而为?数字经济带来哪些投资机遇?哪些行业有望“柳暗花明”?5G时代中国企业能否大有所为?结构性行情又将如何演绎?······央视财经知名主持人张琳、姚振山与十大分析师、十位明星基金经理、十位私募投资人展开热烈讨论,共同展望宏观经济,剖析趋势演变,梳理投资主线,探讨投资策略,带你了解机构投资逻辑,紧跟市场节奏,洞悉未来投资大趋势。
 |  
         
          | 關於作者: |   
          | 张 琳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曾任首席金融记者、主编。
 毕业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深耕金融领域报道超过15年,多次专访周小川、方星海、尚福林、刘明康、吴晓灵、屠光绍、肖钢、杨凯生、马蔚华等数十位金融监管部门和机构负责人。现主持央视财经频道《央视财经评论》节目,以及央视财经大型融媒体节目《财访》,曾参与主持《对话》《时间》《正点财经》等栏目,以及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等重大节目。
 
 姚振山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央视财经评论员。
 拥有20多年资本市场从业经历,以及资本市场直播报道经验。历任央视财经频道《证券时间》《中国证券》《交易时间》《市场分析室》《正点财经》主持人,以及大型融媒体资本市场节目《财访》节目主持人,央视财经评论员。北大汇丰商学院金融讲座嘉宾,两届中央直属机关青联委员。亲历资本市场重要改革过程,熟悉资本市场变迁,致力于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定位与商业模式研究、上市公司公众传播与危机处理研究。
 |  
         
          | 目錄: |   
          | 《投资大趋势·券商天团篇》 
 编者序一?姚振山
 编者序二?张 琳
 序一? 从分享中受益? 屠光绍
 序二? 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三座丰碑,一个目标? 吴晓求
 序三? 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可期? 宋志平
 序四? 中国基金业将迎来黄金时代? 范勇宏
 
 PArT 1 寻找自信的力量
 姚振山 vs 兴业证券董事总经理 张忆东
 2021 年的股市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 006
 中国哪类资产将是全球宠儿? - 008
 科创五大赛道和均值回归的机会 - 011
 从全球视野看 A 股 – 015
 
 PArT 2 新能源大周期未到半程
 姚振山 vs 长江证券电力设备和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 马军
 姚振山 vs 长江证券电力设备和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 马军
 2022 年紧抓新能源核心资产 - 023
 新能源是全球竞争优势的行业 - 025
 根据自己的投资风格选择细分标的 – 030
 
 PArT 3 “专精特新”有哪些核心资产
 姚振山 vs 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 陈显帆
 2022 年全球锂电设备需求仍将维持高增长 - 041
 光伏设备板块要看技术路线 - 046
 “专精特新”科学仪器的长期机会 – 049
 
 PArT 4 军工股如何分化
 姚振山 vs 银河证券研究院制造组组长 李良
 打破供给约束,军工板块高景气有望持续 - 059
 今年依然看结构,看好航空、导弹、北斗三产业链 - 063
 军工股的估值几乎没有泡沫 – 068
 
 PArT 5 5G 应用渐行渐近,数字经济落地生根
 张琳 vs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 武超则
 5G 应用的爆发点在哪? - 077
 5G 应用市场的发展空间 - 080
 5G 应用细分赛道及排序 - 083
 把握数字化产业链落地机会 – 087
 
 PArT 6 农业板块柳暗花明
 张琳 vs 国泰君安研究所农林牧渔行业首席分析师 钟凯锋
 农业板块投资要转变思路 - 095
 猪价拐点再现,猪周期迎来反转 - 096
 养殖业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 100
 未来 3 ~ 5 年关注种业振兴 - 103
 长期关注成长性板块 – 106
 
 PArT 7 传媒互联网估值体系是否重构
 张琳 vs 申万宏源证券互联网传媒行业首席分析师 林起贤
 传统内容公司也能搭车“元宇宙” - 113
 积极拥抱新趋势 - 120
 传媒和互联网投资的细分领域 – 123
 
 PArT 8 食品饮料业绩拐点能否出现
 姚振山 vs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 于佳琦
 区域性白酒将会加速, ?
 次高端白酒需把握投资节奏 - 133
 是否该乐观面对大众消费品投资? - 137
 大众消费品的选股思路 - 140
 
 PArT 9 医改回归医疗本质
 张琳 vs 东吴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 朱国广
 医药产业机会多 - 149
 原料药的三条选股思路 - 151
 CXO 行业仍在上升周期 - 156
 中药产业具备中期机会 – 160
 
 PArT 10 稳中求进,投资发力
 张琳 vs 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 高瑞东
 海外通胀或持续,国内通胀压力较小 - 167
 变异毒株冲击力减弱 - 169
 货币政策仍有发力空间 - 172
 投资是稳增长的主抓手 - 176
 能源革命仍是主线 – 179
 
 《投资大趋势·基金明星篇》
 编者序一 姚振山
 编者序二 张 琳
 序一 在分享中受益 屠光绍
 序二 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三座丰碑 一个目标 吴晓求
 序三 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可期 宋志平
 序四 中国基金业将迎来黄金时代 范勇宏
 
 PART?1 新能源是世界性的投资机会
 张 琳 vs 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 崔宸龙
 自上而下选择大的赛道 - 005
 短期的波动也是一个投资时点 - 008
 新能源是战略性投资机遇 - 011
 投资不能偷懒 - 014
 估值没有客观标准 - 017
 
 PART?2 只看个股,不分赛道
 张 琳 vs 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 陈金伟
 好公司:胜负已分?空间尚存 - 025
 尊重估值 - 028
 “翻石头”的方法 - 031
 市场经常会有偏见 – 034
 
 PART?3 与产业发展同行
 张 琳 vs 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 杨 宇
 与景气产业同频 - 043
 以一年维度看基本面 - 046
 新能源还值不值得投 - 049
 投资要“聚焦” - 053
 
 PART?4 新能源,新吸引
 姚振山 vs 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 韩广哲
 关注市场的变化 - 061
 新能源新的吸引力 - 064
 消费板块的投资机会 - 068
 在细分领域精雕细琢 - 071
 
 PART?5 产业变革提速 结构牛市可期
 姚振山 vs 中信保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 孙浩中
 结构性牛市的机会 - 081
 产业的新能源化 - 084
 新能源投资要加强甄别 - 087
 重视制造业环节 - 091
 
 PART?6 谨防“踏错节奏”和“高估值”风险
 姚振山 vs 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 神爱前
 如何理解年初的波动 - 101
 供给创造新的需求 - 105
 踏错节奏的风险和高估值的风险 - 111
 
 PART?7 科技兴国,制造崛起与业绩为王
 姚振山 vs 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 蒋 璆
 A 股市场发展的脉络 - 119
 价值型成长策略 - 122
 2022 年宏观经济动向 - 126
 解读细分领域 - 128
 
 PART?8 共享中国产业升级的投资机会
 张 琳 vs 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 曾国富
 把握结构性行情机会 - 139
 新能源板块依然值得关注 - 143
 抓住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持续性机会 - 145
 注重长期逻辑 - 149
 
 PART?9 畅享数字经济时代的投资蓝海
 张 琳 vs 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 陈西中
 走上适合自己的投资道路 - 157
 “核心 卫星”的组合策略 - 160
 数字经济或可成为布局主线 - 162
 20% 和 1?000 万 - 165
 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投资机会 - 168
 
 PART?10 在成长性行业赚周期的钱
 张 琳 vs 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投资部总经理 赵 诣
 扩展能力圈 - 175
 赚取公司成长的钱 - 178
 新能源的投资价值仍然很大 - 181
 军工、消费板块的机会 – 185
 
 《投资大趋势·私募大咖篇》
 编者序一? 张琳
 编者序二? 姚振山
 序一? 从分享中受益? 屠光绍
 序二? 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三座丰碑,一个目标? 吴晓求
 序三? 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可期? 宋志平
 序四? 中国基金业将迎来黄金时代? 范勇宏
 
 PArT 1 严冬蛰伏,静等春暖
 张琳 vs 上海亚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投资总监 张亮
 投资决策两大核心逻辑 - 005
 应对“考试”的新思路 - 008
 识别牛熊,精选个股 - 011
 投资决策是价值观的外化 – 015
 
 PArT 2 拥抱成长,相信常识
 张琳 vs 中欧瑞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投资总监 吴伟志
 市场变化犹如四季花开 - 023
 如何正确理解逆向投资 - 026
 用买断公司的标准来做投资 - 029
 机会与风险 - 032
 做投资是在做判断题 – 034
 
 PArT 3 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张琳 vs 磐耀资产董事长、基金经理 辜若飞
 每次重要回调都值得珍惜和重视 - 041
 两个维度着眼,三个能力傍身 - 044
 国防军工投资迎来新阶段 - 048
 A 股市场值得长期坚守 – 051
 
 PArT 4 驷马长驱,行稳致远
 张琳 vs 东方港湾基金经理兼消费研究员 马腾
 用进攻来防守 - 059
 四类投资模型 - 061
 2022 年四大投资方向 – 068
 
 PArT 5 穿越荆棘,总见阳光
 姚振山 vs聚鸣投资董事长、投资总监、基金经理 刘晓龙
 近期市场回调的主因:短期流动性错配 - 077
 底部反转,逆向投资 - 080
 房地产行业 2022 年有投资机会吗? - 082
 哪些行业未来有大机会? - 085
 
 PArT 6 万亿量化新时代
 姚振山 vs因诺资产创始人 徐书楠
 量化投资,是积极拥抱还是排斥 - 095
 量化投资可以有效地捕捉市场规律 - 098
 量化投资的交易策略 – 102
 
 PArT 7 交叉学科大爆发(一)
 张琳 vs 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 李丰
 从浪花到浪潮 - 113
 交叉学科的应用 - 115
 交叉学科带来“创新的平方” - 118
 交叉学科让中国品牌走向全球 – 122
 
 PArT 8 交叉学科大爆发(二)
 张琳 vs 九合创投创始人 王啸
 一级市场的投资方法论 - 131
 合成生物学的早期机会 - 134
 计算的力量 - 137
 要赚认知差的钱 - 140
 如何去伪存真 – 142
 
 PArT 9 5G 应用渐行渐近,数字经济落地生根
 姚振山 vs 青山资本创始人 张野
 消费投资市场“忽热忽冷” - 149
 把握“Z 世代”消费人群等结构性变化机会 - 153
 长期关注审美传递链条缩短带来的投资机会 - 156
 品牌有溢价和复购,是投资消费品牌的核心 – 159
 
 PArT 10 共同富裕下的中国消费
 姚振山 vs 加华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 宋向前
 对宏观经济和消费环境的解读 - 167
 消费市场三大投资主题 - 171
 不投网红,也不投流量 - 173
 |  
         
          | 內容試閱: |   
          | 新能源是世界性的 投资机会
 张? 琳??vs??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 崔宸龙
 
 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 2013 年 1 月 23 日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公司立足国家金融创新合作区深圳前海,依托粤港澳紧密合作和融合发展,面向全球,以合伙制等创新机制为突破口,以产品定制化、差异化为抓手,凭借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创新的运营机制,全力打造一家创新型的专业财富管理机构。公司成立九年以来七度获得金牛奖,持续秉承“成就财富梦想,创造美好生活”的使命,以成为受客户尊重和信赖的资产管理公司为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
 
 崔宸龙 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
 美国西北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曾以作者身份在 Nature,Nanotech,?Research 等期刊共发表论文 11 篇,被引用超千次。主攻材料学方向,研究课题覆盖碳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应用方面包括电化学、锂电池等领域。2021 年,崔宸龙执掌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和前海开源新经济两只基金,分别以 119.42% 和 109.36% 的收益率包揽 2021 年公募基金行业业绩榜单冠亚军。
 
 自上而下选择大的赛道
 张? 琳:拿到冠军是什么感受?这对你重要不重要?
 崔宸龙: 这对我过去的投资历程而言是一种肯定,但是得到冠军后我也是以平常心对待,因为我一直认为投资是长跑,不能以一百米、两百米来定输赢,我更希望把中长期的业绩做好。
 
 张? 琳:从材料学博士到基金经理,又主攻新能源方向,这之间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吗?
 崔宸龙: 我觉得其中有很多机缘巧合的成分,也有必然的因素。我之前从事的是科学研究工作,接触到投资工作以后,我发现它特别有趣,有趣的点和做科研不完全一样。科研更多是确定性的事务,投资则可能是一半确定性加一半不确定性。正是由于这一半不确定性,我认为它很迷人。
 ? ? 相比于其他专业出身的同行来说,我确实会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我有专业背景,学习过很多相关的专业知识,在看具体的技术、产品、公司及行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时,在学习的速度和能力上都会有一些优势,我觉得这确实是很幸运的一件事。
 
 张? 琳:你是不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成熟的投资方法论?
 崔宸龙: 我的投资方法主要是自上而下地选择大的赛道,在选好的赛道中自下而上地深入研究挖掘个股的投资机会。遵循这个理念,在对未来不同行业、不同赛道的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及竞争优势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之后,我选择或者说选定了新能源,觉得新能源是前景非常好的赛道。在这个大前提之下,我就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自下而上地在大赛道中精选个股的投资机会。
 
 张? 琳:具体的选股思路呢?
 崔宸龙: ,我特别喜欢能够带领一个行业或者一个细分行业发展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的产品技术会为这个行业带来创新,这种创新继而会创造一些增量的价值,或提高这个行业甚至整个社会的效率。既然这种公司为整个社会创造了增量价值,那么它大概率也会从这个增量价值中分享到它应得的一部分超额收益。我特别喜欢具有创新能力,特别是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公司。如果一家公司可以持续地带领一个行业往前走,或者代表这个行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我们就认为它是非常具备投资价值的。
 ? ?第二,我比较关注行业的竞争格局、壁垒等方面的因素,当然它们终还是会反映在一家公司的技术生命力上。如果这个公司的产品或技术真的是领先的,那么它就会把壁垒越筑越高,拥有这个产品或这项技术的公司和竞争对手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在“护城河”越挖越深的前提之下,这些行业中领先的公司大概率会具备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 ? 第三,很多人觉得可以通过短期估值的涨跌或者短期估值本身来判断风险。我认为这些因素虽然很重要,但不是引起质变的风险。真正会引起质变的事情是一个产品、一项技术有被颠覆或者被淘汰的风险。如果一家公司的主力产品即将被淘汰掉,那么这家公司可能会面临毁灭性的打击。基于这个前提,这种投资往往具有清零的风险,这是会引起质变的风险,这类风险在我的投资体系中比短期的估值风险更加重要。我们一定不能去买确定性或者潜在技术产品将会被颠覆的公司,因为一旦它们被颠覆、被淘汰了,公司的价值会大幅萎缩甚至清零,这时投资很可能面临不可修复的损失。这种风险才是真正的、的风险,是需要我们去避免的风险。
 ? ? 第四,如果有一些公司是好公司,中长期的发展前景或者潜力都没有问题,仅仅因为短期的波动、短期的因素造成股价大幅下跌,那么这个时候可能是在中长期阶段里比较好的布局时点。
 很重要,但不是引起质变的风险。真正会引起质变的事情是一个产品、一项技术有被颠覆或者被淘汰的风险。如果一家公司的主力产品即将被淘汰掉,那么这家公司可能会面临毁灭性的打击。基于这个前提,这种投资往往具有清零的风险,这是会引起质变的风险,这类风险在我的投资体系中比短期的估值风险更加重要。我们一定不能去买确定性或者潜在技术产品将会被颠覆的公司,因为一旦它们被颠覆、被淘汰了,公司的价值会大幅萎缩甚至清零,这时投资很可能面临不可修复的损失。这种风险才是真正的、的风险,是需要我们去避免的风险。
 ? ? 第四,如果有一些公司是好公司,中长期的发展前景或者潜力都没有问题,仅仅因为短期的波动、短期的因素造成股价大幅下跌,那么这个时候可能是在中长期阶段里比较好的布局时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