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低空经济蓝皮书:低空经济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217.8

《
蛛网资本主义:全球精英如何从新兴市场攫取利益(理想国译丛074)
》
售價:HK$
107.8

《
跨越学习曲线:成就非凡的行动指南
》
售價:HK$
64.9

《
财富的秘密:一部瑞士经济发展史
》
售價:HK$
52.8

《
猎头游戏(尤·奈斯博邪恶又疯狂的独立作 当昆汀遇上科恩兄弟 改编电影创造挪威票房奇迹)
》
售價:HK$
54.8

《
全彩速学低压电气电路
》
售價:HK$
74.8

《
布衣壶宗:顾景舟传 一位天匠,一把壶,一生清景,一代宗师。致敬顾景舟诞辰110周年 顾景舟WEI一正
》
售價:HK$
118.8

《
非虚构写作课: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
》
售價:HK$
53.9
|
| 編輯推薦: |
?沃尔特·克雷恩——英国插画大师、设计师、“工艺美术运动”主要推动者之一;皇家艺术学会阿尔伯特奖章的获得者;与伦道夫·凯迪克(凯迪克童书奖创始人)齐名的插画大师。
?本书包含超200张原版手绘插图,还有多张珍贵老照片,对建筑设计的讲解还附带了平面图解,对设计师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百年名校曼彻斯特大学艺术学院的设计课程,艺术设计大众入门读本
?本书是一本设计大众入门读物,是根据沃尔特·克雷恩在曼彻斯特大学艺术学院担任院长时所做的讲座内容整理而成,为设计中的艺术梳理出了一条脉络,要时刻牢记艺术的基本联系和本质同统一,不要让设计变得机械化和狭隘。
·他用数页文字以轻松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艺术的本质与设计的原理,让读者从多维度了解设计;
·他为建筑、家具、纺织品、陶瓷、装饰品等提供了设计,让读者更直观的感受设计的魅力;
·他以辩证的视角去看待艺术和设计本身,设计中的人文精神与商业精神都值得关注,并从中收获良多。
?本书适合学生、设计师、大众读者阅读,优质纸印刷,阅读收藏皆可!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为英国艺术家、插画家沃尔特·克雷恩的代表作,集结了他担任曼彻斯特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时为学生做的一系列设计入门讲座,内容涵盖艺术设计的基础、实用性依据、材料影响、符号和象征元素、图形影响、白然主义等主题。克雷恩指出,现代商业竞争使得设计的每一个分支都趋于专门化,而作为设计师,最重要的是牢记艺术的真正的基本联系和本质统一,既要关注设计与艺术本身,乂要关注设计中的人本精神与商业精神,否则设计就会变得机械化和狭隘。书中系统梳理了艺术设计的发展,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多元化的艺术设计,其中包括大量的公共和私人建筑与家具等装饰设计,并附有大量精美的水笔画设计图,读起来趣味盎然而又让人收获良多。
|
| 關於作者: |
沃尔特?克雷恩(Walter Crane,1845—1915) ,英国插画家,画家,设计家,主要以儿童书籍中富有想象力的插图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最多产的儿童图书创作者之一。
张骞文,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 珠宝与金属研究硕士,擅长科技、艺术设计领域。曾翻译过大量艺术设计类文章,英文计算机教材,科技类文章(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
|
| 目錄:
|
第一章 建筑基础 001
第二章 实用性的依据和影响 031
第三章 材料和方法的影响 053
第四章 设计中的限制条件影响 071
第五章 设计中的气候影响——主要关于颜色和图案 089
第六章 设计中的种族影响 107
第七章 设计中的符号影响或象征元素 125
第八章 图形的影响或自然主义 149
第九章 设计中的个人影响 171
第十章 设计中的集体影响 197
|
| 內容試閱:
|
当我们开始接触设计研究时,无论是带着怎样的观点和最终目的,在试图全方位理解“设计”这个词的时候,我们都会惊艳于它所涵盖的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度。
从最简单的线性图样——原始人用骨头勾勒的划痕,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宏伟的壁画装饰,从最早的编织者织出的草席到波斯最精致的地毯,从巨石阵到索尔兹伯里大教堂,这些鲜明的对比体现出了多元繁复的特性之间的本质联系。如果要试图一步步去探求这些本质联系,那么我们应该追溯人类思想和历史本身的发展进程。
艺术史向我们展示了迷人而美丽的森林,当我们置身于这错综复杂的人类杰作中惊叹不已时,我们或许会满足于凝视着这些特殊形态的美好,就像孩童单纯地欣赏树木和花朵的美丽一样。我们会在不经意间收集这些美好,又会在我们劳累的时候搁置在一旁,却从未想过它们真正的价值。
然而,如果我们还是想从这迷宫中找出一些线索,它们或许能将谜团分解开来,或许至少能帮我们梳理开这些繁复多样的形态,找出它们当中的一致性。那么,我们可能马上要问:
( 1)它们是从哪里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得的主要特征?(2)它们是基于什么建立起来的?
(3 )它们的多样性主要是受什么影响的?
让我们试着去解决这些问题。我相信,无论作为学生还是艺术实践者,哪怕我们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在探求的过程中,通过研究、对比和细致的观察,我们也能够理清我们的思路,得到莫大的帮助。
艺术的最初形式,都是基于用途,源于人类最原始的生存需求,比如,捕猎者、打鱼者、耕种者和劈柴挑水者制造的艺术或工艺品。在满足了“饱”的基础上,人们就开始了对“温”的追求,比如,给自己提供带屋顶的居所和衣物。鉴于大多数创意类的艺术形式都需要在有一定封闭性的空间内进行,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去建造和装饰这些居所。在装饰设计的发展历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应该围绕着人们的居住形式和特点,来寻求它们真正的基础和决定性的影响。比如,从人们建造的寺庙到墓地,人们用寺庙来寄托自己的精神信仰,其本身是大型且不朽的居所,而墓地则是人们最后的居所。简单来说,我们能从中发现建筑这一所有艺术形式的鼻祖的来源和决定性的基础。
在坚持上述观点的同时,不应该忽略这一点,艺术首先是人们天性中的感性和理性以物质形式进行投射和积淀。然而,通过投射产生具象,就会受到来自自然、材质、条件的某种控制力的限制,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我们现在所关注的,正是这些控制力和条件以及从中衍生出的区别。
举例来说,这些区别存在于地面(如地毯或砖)铺设图样的感觉,抑或是在计划和建造中,对天花板和墙壁(如墙泥,挂着的面料或壁纸)的表面处理。很明显,这些区别是取决于地面、墙壁、天花板的相对位置和水平竖直位置之间的差异,这些因素必然是居所建造条件中人们需要考虑的一部分。
最原始的居所可能要数无任何艺术成分的天然居所——树木和洞穴,这是人类最早安家的地方。不过考虑到早期人类还有着众多难缠的敌人,不定期地骚扰他们,人类很难长期占据一个地方,所以人类也并不一定是第一批藏到林子和岩石中的动物。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个时期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艺术只是单纯的图像,原始时期猎人会在石头和骨头上雕刻出猎物的图形,然而这并不能体现出任何装饰性的特征。我们今天所说的装饰性设计,是在社会秩序发展到一定高度时才形成的概念。“古尔先生和科纳先生在他们的生活中,曾被认为是上帝的化身,水池、树木、岩洞和山都被视为上帝落脚的地方,哪怕人们没有通过艺术手法赋予这些地方圣意,它们仍然深受敬畏。”但是据文字记载证实,艺术还是源于自然。山洞的存在,本身就为建筑的发展奠定了根基。很多早期的希腊墓穴,无论是在山洞中还是在岩壁的裂缝中,都有经过砖瓦修饰的痕迹;或者有些岩石直接被人类雕刻掏空,如埃及和印度的岩凿神殿。而这些形态很大程度上成了柱形建筑的起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