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64.9
 
  《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
 售價:HK$ 
			162.8
 
  《 
			物联网漏洞挖掘与利用:方法、技巧和案例
			》
 售價:HK$ 
			108.9
 
  《 
			家族财富管理:永续繁荣的智慧体
			》
 售價:HK$ 
			74.8
 
  《 
			让我留在你身边升级新版
			》
 售價:HK$ 
			61.6
 
  《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162.8
 
  《 
			我在东汉学伤寒 全两册  仲景医案解读《伤寒论》
			》
 售價:HK$ 
			63.8
 
  《 
			消息(贾平凹新书,长篇笔记体小说)
			》
 售價:HK$ 
			75.9
 
 
 | 
         
          | 編輯推薦: |   
          | 本书以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业绩的影响,并充分考虑了动态时间调整以及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等异质性的影响。可以说,本书从微观的角度为检验“一带一路”倡议的可行性提供了经验证据,为评估“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果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 |  
         
          | 內容簡介: |   
          | 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经济单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指引。“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不言而喻,本书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业绩三个大的方面阐述“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来评估“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果,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产生了积极效应,即降低了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提高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提升了企业的业绩水平。 |  
         
          | 關於作者: |   
          | 覃飞,男,湖北宜昌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后,现为北京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国际贸易问题》《金融学季刊》等重点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  
         
          | 目錄: |   
          |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2 “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现状和未来
 2.1 “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
 2.2 “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现状
 2.3 “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展望
 3 “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的影响机制分析
 3.1 “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影响机制
 3.2 “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
 3.3 “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机制
 4 “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影响
 4.1 研究设计、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 异质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5 “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5.1 研究设计、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5.2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6 “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6.1 研究设计、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6.2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 “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业绩影响的中间机制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 自2013 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快速发展,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国内“一带一路”建设也经历了从中央号召到地方实施的阶段。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着复杂的背景。国际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投资贸易格局面临深层次的调整;而且,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乏力,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持续降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日俱增,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国内方面,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实现了飞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也面临产能过剩、高库存高杠杆和内需不足等问题,亟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开拓新的市场。
 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一带一路”倡议能否推动企业的对外投资贸易,能否改善企业经营,影响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性和生命力。本书在此背景下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经营的影响,重点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
 
 相比现有的研究,本书研究既有继承又有突破。归纳起来,本书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视角有所创新。现有国内外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比较一致地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社会、经济具有积极效应,但较少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对微观企业个体的影响。尽管“一带一路”倡议是作为一个宏观政策提出的,理应从宏观上研究其政策效果,但“一带一路”倡议最直接的作用是推动微观企业更便捷地实施“走出去”战略,长远来看,微观企业能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获得政策红利,更便捷地开展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着该倡议的持续性,而现有的文献很少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因此,本书最主要的创新在于从微观企业的角度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在具体的实证分析中,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业绩水平三个方面的影响,并分行业、产权等,较为细致全面地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2)评估“一带一路”倡议政策效果的方法有所创新。“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 年提出后,产生了很多直接或者间接效果,比如改善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推动了其经济发展等,但如何评估以及采用何种方法评估“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果是一个难题。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多地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估,例如,周五七(2015)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分布,验证“一带一路”倡议对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也有许多文献采用实证的方法检验“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应,例如,郭烨和许陈生(2016)采用面板校正误差模型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双边高层会晤对中国在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等,孙楚仁、张楠和刘雅莹(2017)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在沿线国家开展贸易的影响。各种方法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均为有效方法。本书引入发展比较成熟的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法(PSM-DID)评估“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的政策效果,相比一般的双重差分法,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法充分考虑了样本的异质性问题,修正了因样本异质性导致的估计偏误,并且该方法在本书实证检验中表现出了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果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3)创新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不同产权企业的影响。本书将样本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不同产权企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国有企业因“一带一路”倡议得到的政策红利显著高于国有企业。本书的这一分析填补了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研究中企业产权差异研究的空白,也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4)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充分分析。在现有研究中,大部分文献虽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做了描述,但不够深入系统,本书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详细、系统地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现状和未来进行了介绍,从而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详尽的文献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