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图说航天科学与技术
			》
 售價:HK$ 
			107.8
 
  《 
			北派2:西夏梵音(网络原名《北派盗墓笔记》)
			》
 售價:HK$ 
			52.8
 
  《 
			当代中国经济讲义
			》
 售價:HK$ 
			151.8
 
  《 
			40堂生死课
			》
 售價:HK$ 
			63.8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61.6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HK$ 
			107.8
 
  《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售價:HK$ 
			107.8
 
  《 
			荆棘里
			》
 售價:HK$ 
			47.1
 
 
 | 
         
          | 編輯推薦: |   
          | 1.一本珍贵的成长纪念簿,呈现着生命的自然成长和变化。献给真正的孩子,以及,所有记得自己当过小孩的人。 2.活泼泼的“世说童语”,充满欢腾的生命力,新奇与惊讶,爆笑与感动,捕捉四口之家的当下日常。唤起准父母、新手父母以及久为父母的成人,对孩子和世界的惊奇与感动,有时候笑着笑着,会泛起泪花。
 3.在文字里感受时间的形状和幸福的滋味。孩子的成长自有内在节奏和内在逻辑,在这样的自然而然中,隐藏着为人父母无数次的怦然心动。爱让我们彼此成长。
 4.《又又和双双》提醒每位父母,看见孩子独特的表达和个性。“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去度过无法预测的一生——这才是生命的意义。”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无法复刻,哪怕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
 5.独立和成长的示范,就是父母也努力做自己。生活中会有疼痛、沮丧、焦躁的琐碎困扰,但依然可以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和天真情趣。“生活就是这样——永远狼狈。但是永远可以找到一点甜。”
 |  
         
          | 內容簡介: |   
          | 《又又和双双》一书,是一本关于“爱与成长的纪念簿”,是陈小齐即时记录下的两个孩子——又又和双双——从2013年到2020年这8年来日常生活中的童言童语、点点滴滴。父母给予孩子渴望成长的鼓励、独立意志的宽容、爱与亲情的流动,有幽默,有浪漫,有伤感,笑中带泪,尽在其中。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又又和双双》让每一个成人重新看见孩子眼中的世界,领略许许多多“次”的惊奇,孩子和孩子是相似的,无论是过去的、现在的或是未来的孩子,无论是生活中的孩子还是内心的孩子。这些看似自然而然的成长和日常,隐藏着人父母无数次的心动瞬间。生活里有成长、有温暖、有爱,它永远狼狈,永远能找到一点甜。
 |  
         
          | 關於作者: |   
          | 陈小齐,英文、法文译者,资深童书爱好者,两个孩子的妈妈。法国童书大师杜莱系列作品的策划、推广、出版人。 |  
         
          | 目錄: |   
          | 序一 李峥嵘《我好喜欢又又和双双,好喜欢这样的普普通通》 序二 管小米《小能手》
 前言 张维军《写在前面的话:我是爸爸》
 2013:又又两岁,双双未出生
 两岁小男孩又又∣国王的椅子∣说话∣袜子∣干爸∣干妈干妈家的下午∣次淋雨∣对妹妹的期待
 2014:又又三岁,双双零岁
 肥肉是妹妹∣开会不给说话∣我喜欢过年∣有妹妹了!∣文化的故事∣梦话(一)∣梦话(二)∣梦话(三)∣拉粑粑∣妈妈不要这样∣牛妈妈(一)∣牛妈妈(二)∣牛妈妈(三)∣妹妹什么时候到家呀∣有妹妹的感觉真好∣打妈妈∣没有答案∣全世界好的爸爸∣那个小孩好大呀∣很黑的地方∣把毛支棱着∣不惜∣妈妈,你怀孕了?∣我去接你回家∣我妈妈生了一个弟弟!∣他啥都不会∣我也去划船了∣我好开心呀∣吹喇叭∣弟弟,你别哭了∣哺乳动物的幼崽∣批评弟弟∣弟弟他说话了∣舒克贝塔(一)∣舒克贝塔(二)∣舒克贝塔(三)∣又又的志愿∣小朋友们都想又又了∣从一数到十∣那个车枯萎了∣又又摔碎了∣肚子渴了∣车库和小汽车∣王冠∣做梦给我讲∣吃一点面包就不累了∣三岁零三个月∣明天就十八岁了∣又又的味道∣贪吃的弟弟(一)∣贪吃的弟弟(二)∣贪吃的弟弟(三)∣弟弟想把我的耳朵吃掉∣弟弟的笑点∣弟弟还写了一本书呢?!∣告状∣豌豆是个屁∣跑车的胃∣哲学家三岁半了∣又又生气了!∣宁愿∣羊毛裤的故事(一)∣羊毛裤的故事(二)∣病中
 2015:又又四岁,双双一岁
 双双七个月∣小时候∣弟弟是个好吃鬼!∣又又与弟弟∣站马路∣伤心情人节∣又又三岁半∣十分不想去上学∣都宰了∣画字∣下雨天∣我的妈妈美!∣黑色的面膜!∣这次是白色的面膜∣狗五则∣我有一个好主意∣弟弟的食物∣小龟对我可是真好啊∣吹不动我∣没门∣大草原和沙漠∣发烧小人∣我害怕他咬我∣小马就是我的仇人!∣你也会吗?∣我要去旅行∣不要吵∣新发型∣等妈妈∣唱得长吗?∣一枝花朵∣骨头人∣“诗人”∣公鸡母鸡∣爱我有多少∣我爱你,你也爱我吗∣火车轨道危险∣烟囱里的云∣我想和你结婚∣我的毛掉了∣妖怪∣小机器人∣大海的梦∣巧克力味道的梦∣做梦的时候∣乱了∣喜欢你!∣座次表∣那个人他在哪儿∣我是爸爸妈妈出版的∣学费放在哪里∣心目中的……∣我不想死掉∣又又当官记∣Don’t worry!∣生气透了∣感觉有刺∣偷偷地喜欢我∣“字”的名字∣好看的照片∣不用去上学了∣心里动了一下
 2016:又又五岁,双双两岁
 一岁半的双双∣你把我的世界都搅乱了∣我呆了∣生病小人∣老鼠馅儿的∣三个妈妈∣打分∣这么好,这么坏∣沮丧∣三个问题∣梦和睡∣爱的人∣只能选一个∣我喜欢的都是女孩∣轮子∣劳动节∣阳台上有风∣工那么晚的作∣真火箭∣黄树∣我爱女人∣长针指到几∣懂事的苍蝇∣明天就长大了∣张双……哥哥∣有二百个人喜欢哥哥∣乖淘告状∣爱你爱我∣这是我弟弟∣整个幼儿园都想我了∣漂亮的人∣四个梦∣原来∣站起来了∣爸爸小时候∣小溪和大海∣拿刀来!∣新内裤∣带好别人的老婆∣知了∣纱布瘾∣这个蘑菇有毒∣这个爷爷太调皮了∣小文盲∣爸爸的老朋友∣人死了都去哪里∣又又的梦想∣再来一个∣一个妈妈不够用∣冥王星∣西瓜小人∣妈妈你的胳膊还疼吗∣捣蛋鬼狐狸∣牛妈妈(番外)∣装“黄”子∣我是好人∣都怪刘老师∣好的礼物∣我讨厌上小学∣刘老师,马老师,唐老师,萌萌老师……∣热爱写作业的人∣疯狂写作业的人∣我是写作业大王!∣互相看不顺眼∣我就是会飞∣我的鞋子有点重∣我想当电工∣超级月亮∣圣诞演出
 2017:又又六岁,双双三岁
 我爱的男人∣哥哥打我了!∣新规定∣我害怕∣一起去打鬼主意∣当老师∣几个妈妈∣窗户上的手∣不想路过∣可是,我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啊!∣赚钱的方法∣头发里长骨头∣我是好人∣演龙卷风好了∣节日礼物∣好的房子∣我也会我也会!∣我才是真的长大∣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妈妈∣不要把妈妈吃掉∣人类要不要有尾巴∣哄睡记∣地主又又∣老狼都被感动了∣特别糗的事∣我不想毕业∣一次离别∣七夕∣宏伟的教育计划∣“一直滚”的诗∣难道比我们Carol老师还厉害?∣低成本文艺电影∣我好孤单∣扳回一局∣捣蛋哥哥一百年∣过敏∣打成馅饼∣淘气药∣你的名字∣排名∣天天过生日∣赢不了∣哥哥是你的好朋友吗∣什么是感动∣让我感动的一件事
 2018:又又七岁,双双四岁
 双宝十五岁∣需要一些娱乐活动∣好消息∣试中了一个好方法∣又又的停机坪∣四个世界∣爸爸孵的∣分享∣“装模做样”的意思∣假装地铁∣放学这条路∣黄鼠狼小路和狼的陷阱∣雨鱼不禁∣真正的大厨师∣我能叫你小姐吗∣母亲节∣家庭电影院∣一个好问题∣再生出来∣关机重启∣在梦里说会儿话∣简单!∣弟弟的生日∣痒∣戴戒指∣抱抱你的影子∣妈妈几岁了?∣我是不是恋爱了∣山间步行∣臭小孩∣松鼠鱼∣青草的味道∣不舒服的张又又∣四维亲弟弟∣从前∣我愿意呀∣长得太不像了∣上学路∣帮我系扣子∣结婚的味道∣问莲桥∣柳树就是离别∣钩鱼∣夜曲∣实景再现∣这不公平∣大柳树的头∣一点甜∣半个月亮∣长亭外∣网络无法连接∣一整晚都在充电∣机器人名字∣请假∣夜的钢琴曲∣柿子攻击!∣鲨鱼舞∣太伤心了∣用根木棍擦一擦∣时间的形状∣磕磕绊绊的曲子∣普普通通的又又∣那不是我吧∣挣分
 2019:又又八岁,双双五岁
 好人会变坏吗∣哥哥不在家∣一千个小弟∣我受够了!∣穿帮∣魔法是假的∣音乐是有等级的∣皇帝还是个小孩∣我不想要妹妹∣冬眠∣算日子∣好日子∣阿弥陀佛∣正中间∣生日礼物∣努力当爸爸的回报∣如果∣没有钱∣骗人∣不情愿∣剪头发∣未来的两个小孩∣传统打爸爸法∣那个小孩真倒霉∣我想让你漂亮∣我应该有零花钱!∣高手低手∣寒食节∣庆历四年春∣水里的老鼠∣四岁张双双∣问候∣这个电影很温柔∣输赢不重要∣妈妈到底几岁了?∣Yes∣不想要爸爸了∣欢快的雨∣什么是死∣幸亏∣远芳侵古道∣两蔸海菜(一)∣两蔸海菜(二)∣我讨厌地库∣妈妈的小时候∣不公平∣“诡异”的要求∣三十块钱飞过∣二米一∣湘江与淮河∣不为鸡蛋哭∣有没有小偷∣发誓∣世界上可怕的动物∣神仙妈妈∣奇特的爱∣刚出壳的小鸡∣看我多勇敢∣再做一本书就有钱了∣嘴麻∣“抠”有三个字∣外星人∣五岁的杞人∣通票,月票,年票∣个字∣心里装着一根竹子∣三个哥哥∣我爱的人
 2020:又又九岁,双双六岁
 无聊的程度∣闲得长毛∣从来没有这么无聊!∣约会∣桃花开了∣临街二楼的鸟∣哥哥什么都会∣曾子杀猪∣休想让我花钱∣爸爸去银行了∣爸爸又去银行了∣女权∣削芒果∣那个人那么厉害∣外国名字∣想象力∣二手知识∣有情调∣后海的鸟∣生日∣说不定∣亲兄弟∣扮演(一)∣扮演(二)∣龙兄龙弟(一)∣龙兄龙弟(二)∣龙兄龙弟(三)∣龙兄龙弟(四)∣这根本不叫“抱”∣好笑的事∣什么是“贤弟”∣三个佛和六个菩萨∣齐天大圣和宠物∣《西游记》统计学∣有眼无珠∣马老师的家∣怎么是“憋”∣指挥∣今天我太难了∣早读∣马老师同意了∣妈妈十九岁∣专业级洗衣大牛∣小奶猫和小羊羔∣把我父王请过来∣结拜兄弟∣一条裤∣当地新闻∣小鸭和小鸭酥
 后记 陈小齐《时间的形状》
 |  
         
          | 內容試閱: |   
          | 《我好喜欢又又和双双,好喜欢这样的普普通通》(李峥嵘) 半年前次读到《又又和双双》(原本叫《又又语录》),作为一个编辑亲子栏目的“老司机”,我的反应是“做个专栏”!断断续续编辑了几个月的专栏(注:《北京晚报》副刊“又又语录”专栏),很多语录不止一次阅读。开始会被童言童语逗笑,接着,心中慢慢涌起温暖,也会有惊奇和感动;有时候笑着笑着,会流下泪水。我这样说似乎有些文艺中年的矫情,其实是想说明,《又又和双双》在众多亲子文章中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
 我做了很多年的读书版面和亲子成长版面编辑,自己也写亲子文章,看记录孩子成长的文章实在是太多了,而看了太多同类型的东西——大概是久入芝兰之室吧——嗅觉就会有一种麻木感。《又又和双双》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唤起了我遗忘了的、初的那种面对孩童的惊奇之心。
 1
 很难讲《又又和双双》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但是我可以说它不是什么样的东西。
 首先不是那种借助孩子来炫耀自己的文字。社交网络中有几种人是会被屏蔽的:种每天晒自己一日三餐;第二种每天刷屏卖面膜口红各种东西;第三种发变脸似的自拍,滤镜把打了玻尿酸的鼻梁都磨没了;第四种就是晒孩子吃喝拉撒—初为父母,很多人都会有文图展示的冲动,隔着屏幕都能感到父母在呐喊:“快点赞啊!我儿子好聪明啊!我闺女好可爱啊!我好厉害啊!”
 《又又和双双》的起源也是记录孩子的日常。陈小齐是一个生二胎的妈妈、一名童书出版人,她不是把孩子当成一种玩具、一种会说话的宠物在展示,也不是炫耀自己教子有方,而是以一个儿童成长的观察者、参与者、记录者的身份,呈现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呈现生命的成长和变化。我看到的《又又和双双》堪称一个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作家记录的人类学笔记。
 其次,《又又和双双》不是在装疯卖傻。我也写儿童观察,有时候很难把握童言无忌和撒狗血、人来疯之间的分寸。陈小齐很有分寸感,她让人看到她是一个成人,同时是一个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小孩子的成人。
 这不是一本“人间指南”的教养书。《又又和双双》从老二降生的过程开始写,却不是一本所谓的二胎养育书。两岁的老大又又是主角,他当哥哥了,可是他自己还是一个小宝宝呢。这个小哥哥在成长中多了一个比他更小的小生命,他除了跟比他年长的父母互动,跟同龄的幼儿园小朋友互动,还要和比他更小的小弟弟互动。在这本书里,当哥哥的没有被强制,没有快速成长为一个小大人,而是依然被尊重和保持孩童之心。
 2
 我也想说说阅读中感受到的《又又和双双》的特点。陈小齐写《又又和双双》,不是当作完整的作品来结构布局的,所以有一种原生态的鲜活。这些片段连在一起,充满了跳跃的活力,充满童真的画面感。比如这一段关于吃东西的话:
 又又说:“要喝涂料!”
 其实是想喝他的婴儿饮料。
 他说:“要吃蜡烛!”
 其实是要吃腐竹。
 他有时候会忘了一个词怎么说。
 关于“吃”的事情,小齐记录了很多。
 三岁半的又又常常栽赃给他五个多月的弟弟。
 又又总是在举报“坏”的弟弟——
 “妈妈,弟弟想把玩具都吃了!可是玩具不能吃,玩具有毒!
 “弟弟,你不能吃玩具!你不能揪妈妈的头发!你不可以摸妈妈的电脑!
 “弟弟想把澡盆吃了!弟弟想把我的衣服都吃掉!弟弟抓我袖子了!弟弟他对着人打喷嚏了!弟弟他大喊大叫了……这样不礼貌!”
 又又还经常借弟弟之口说出自己的心声——
 “弟弟说,哥哥你吃果泥吧!
 “弟弟说,可以吃饼干!
 “弟弟说,他不想听话!
 “弟弟说,我就想尿湿裤子!
 “弟弟说,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在跨度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又又还多次提到弟弟什么都吃。我把这些话连起来看,简直是太有意思了。是不是可以看到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微妙的心理冲突?童言童语是大人喜欢记录的。孩子学语言的时候,会忘掉很多词怎么用怎么说,这是属于孩子的独特的语言发展阶段,他掌握的成人词汇不够多,很努力要去表达自己,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想法。
 又又放学路上,偶然对面来了一个胖小孩骑着自行车。他看到了觉得很有趣,停下来大声说:“妈妈,那个小孩好大呀!他比他妈妈还大!”(他不会说“胖”!)
 过了好几天,又又忽然跑过来重新描述这件事:“妈妈,昨天放学我看见那个小哥哥,他长得好大呀!他太大了,他妈妈都抱不动他了!”
 又又没有时态,他把所有过去的事情都说成是“昨天”。
 他形容“很久很久以前”,就说“昨天昨天昨天”。
 他说:“我昨天昨天昨天,又又的小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动物园了!”
 这些记录里面,没有任何嘲笑或炫奇,只是平实记录下来。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家的父母在教养过程中流露出来的教育观念—他们会尽量满足孩子童真的愿望,有一种游戏的心态。
 又又要求把袜子脱下来穿在耳朵上。
 爸爸满足了他的愿望。
 又又假装自己是托马斯小火车。
 早晨睡被窝里,爸爸说:“脚呢?脚伸出来穿袜子。”
 又又一动不动。
 妈妈说:“轮子呢?轮子伸出来。”
 又又的脚就从被子底下伸出来了!
 同时非常尊重孩子,比如说在孩子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干预,让孩子在生活中自然而然习得“数”的观念。同时,会记录下孩子数数的困难,理解这种困难从何而来。小齐是一个天生的童书作家,她会在给孩子讲青蛙弗洛格的故事的时候提出一个哲学问题:
 晚上给又又讲完《弗洛格堆雪人》的故事,妈妈给又又提了一个哲学问题:“雪人是人吗?”
 又又想都没想:“雪人不是人!”
 妈妈:“可是,雪人也有脑袋,也有眼睛、嘴巴和鼻子,为什么他不是人呢?”
 “因为,雪人是雪做的,他不是人!”
 “那又又是人吗?”
 “是啊!”
 “为什么呢?”
 “又又是人做的,所以我是人啊!”
 “那青蛙弗洛格是人吗?”
 “不是。”
 “为什么呢?”
 “它是青蛙的骨头做的!”
 《又又和双双》还记下了大量重复性的词语,如同儿歌一样,比如下面这一段话,孩子表示自己不高兴——
 又又说:“妈妈,我啥都不想干了!我也不想说话!我也不想动!我也不想喝水!我也不想喝稀饭!我也不想吃螃蟹!我也不想吃小熊糖!我也不想喝婴儿饮料!我也不想喝奶!我也不想吃苹果!我也不想吃香蕉!我也不想吃梨!我也不想吃饼干!我也不想玩我的小汽车!我也不想玩游戏!我也不想哭!我也不想笑!我也不想回答问题!我也不想唱歌!我也不想看!我也不想听!我也不想走路!我也不想跑步!我也不想蹲下!我也不想站起来!我也不想躺下!我也不想坐着!我也不想去幼儿园!我也不想去干妈家!我也不想跟别的小朋友玩!我也不想看电视!我也不想看鼹鼠!我也不想听舒克和贝塔的故事!我也不想画画!我也不想看地板书!我也不想玩捉迷藏!我也不想做饭!我也不想收拾玩具!我也不想出门!我也不想去加油站!我也不想……不想……不想……”(他实在是想不出了。)
 妈妈听完这么一长串, 说:“ 又又, 那你还是去睡觉吧!”
 又又说:“不!我也不想睡觉??总之,我啥都不想干了!”
 妈妈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呢?”
 又又站在沙发上, 禁不住为自己的这一长串有点得意:
 “因为啊??因为??又!又!生!气!了!”
 我想象着,如果重新排版,配上插图,该是多么有意思的图画书啊,书名就叫《又又生气了!》。给孩子当睡前故事念,孩子一定会非常开心。
 从这本书里,我也能够看到,陈小齐作为独立个体的自我意识,并不因身为母亲,甚至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而淹没掉独立的个人情感。她在家工作,爱美,读书,做书,偶尔发发感慨: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去度过无法预测的一生—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又又的小身体里有一个小灵魂。
 双双小小的身体里也有一个小小的灵魂。
 他们多么像我们啊!
 他们是他们自己!
 这句话让我感动流泪,那么小的孩子,很容易被成人的意志吞没,即使在汹涌的母爱里,小齐也没有忘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又又上小学了,在这间小小教室里,小齐写道:
 我们的张又又只是三十一个小朋友里面普普通通的一个,爸爸妈妈却好喜欢他,也好喜欢他的普普通通。
 读《又又和双双》,我就是这种感受:又又和双双是那么普通的孩子,作者没有炫耀孩子的任何技能和天赋,就是那么平淡、温暖地记录下这两个普通孩子的可爱。让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像一个普通孩子一样长大。
 我好喜欢《又又和双双》,好喜欢这样的普普通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