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三言两拍”绘画本 》 售價:HK$ 96.8 ![]() 《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 》 售價:HK$ 165.0 ![]() 《 如何走好人生下坡路:用坚毅力找到人生低谷的出口 》 售價:HK$ 71.5 ![]() 《 黎曼几何 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奠定了数学基础 》 售價:HK$ 52.8 ![]() 《 十八世纪英国的大众政治(汉译23辑) 》 售價:HK$ 74.8 ![]() 《 衰落 :英美文化的极限 》 售價:HK$ 74.8 ![]() 《 清代中国与东亚海域交流 精装 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107.8 ![]() 《 寒门攻略 》 售價:HK$ 65.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一部述说人生感悟、反映时代变迁的散文集。作者化身向导,偕同读者品尝乡愁的滋味与童年的趣味,追忆特殊的岁月与不凡的经历,体会人间的温情与世间的道理,从童年到老年,从农村到城市,人生旅程中的点点滴滴,在百余篇文章中,被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书中所涉及的人和事看似平凡,却是作者人生经历的注脚,甚至可以说是其生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质朴、细腻、灵动、真诚,有时还幽默诙谐的文字,不仅展现了扑朔迷离的人物命运、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色,还闪耀着富有诗意且耐人寻味的哲理。 |
| 關於作者: |
| 刘建鸣,1957年生,祖籍河北顺平县。有过三年农村插队锻炼经历。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中文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昌平县,在人民广播站和县委宣传部做过编辑、记者和专职新闻干事。1986年调至北京市委农村工作部。1988年11月调入中央电视台总编室,2004年获高级职称。著有《电视受众收视规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和诗集《镂空的岁月》(华艺出版社2016年版)。 |
| 目錄: |
|
自序
辑 本自故乡来 代号二五一 / 寻根 / 祖屋 / 爷爷的故事 / 布鞋 / 坷台儿·房梁 / 丰收·水车 / 黑狗一家人 / 阿江及家人 / 黑汉 / 羊倌 / 大海媳妇 / 寨子顶 / 大姑 / 翻绳 / 回乡记事 / 姥姥 第二辑 奔跑的男孩 饥荒 / 发小相聚 / 孙阿姨 / 荣老师 / 邻家兄妹 / 养鸡 / 采桑与养蚕 / 冬猎 / 知了 / 面起子的故事 / 拉练与姜汤 / 阿霞归队 / 俊龙哥和他的画册 / 白菜窖 / 铁轨 / 在学工劳动的日子里 / 一路走过,仿佛穿越了时空 / 翻版 / 师姐 / 顾老师 第三辑 心系北七家 不归鸟 / 插班生的秘密 / 相聚咖啡厅 / 街头邂逅 / 三十年再回首 / 由王宝华的“密电码”所想到的 / 冬天的痕迹 / 草腥味儿及其他 / 北七家的钟 第四辑 乡间寻访录 酸枣的故事 / 阳坊乡蹲点札记 / 记者的女儿 / 倒车·多多 /老门·菜地·别克 /独轮车与核桃树 / 寻找诗友 第五辑 情谊暖人间 春游 / 圆明园偶记 / 芬与琴 / 车友 / 恩师 / 橡皮树 / 风筝之歌 / 父亲的藏书 / 志愿讲解员姜老师 / 香水城的故事 / 五棵松的变迁 / 代课班主任 第六辑 荧屏幕后人 入台 / 贵人相助 / 气场 / 向导 / 采访 / 故地重游 / 吉洪诺夫 / 演技 / 征文 / 脑洞大开 / 投稿 / 亚运调查 / 漫画 / 夹克衫 / 雨夜联欢 / 拉萨建站 / 临时抱佛脚 / 徐老师 第七辑 缅怀与追忆 西郊机场的守望者 / 与董老师相遇的七个瞬间 / 回忆舅舅 / 琴声依旧,伴君远行——忆盛中国先生 / 杨雪英同志二三事 / 怀念胡秀英老师 / 无尽的思念 第八辑 大道匿其中 藏石 / 识花 / 养鱼 / 饮水 / 老山野趣 / 花园见闻 / 街头花园识花记 第九辑 影评兼书评 国图重游记 / 《芳华》中的笑点和泪点 / 梵高的爱情 / 借书、还书和读书 / 摆脱浮躁和开胃菜 / 私人图书馆 / 《伊豆的歌女》的眉批 / 震颤心灵的探索——读雪中桦的小说《空心人》有感 / 《重修昌平州署记》碑文考证及赏析 后记 |
| 內容試閱: |
|
1967 年,春天到了,马路旁出现一位骑车人,后架上担着两只筐,揭开布帘,原来是叽叽喳喳的鸡雏。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太可爱了,一只挨着一只,几乎没有活动的空间,颜色有金黄色的,有黑色的。孩子们叫来家长嚷嚷着要买几只回家养,家长们也抵挡不住小精灵的诱惑,于是和孩子们一起细心地挑选起来。小贩用废旧报纸叠成一只帽子形状的器皿,将鸡雏放在里面,家长付了钱带着孩子兴高采烈地捧着鸡雏回家。一时间,楼里几乎所有住户都养起鸡来。当时人们的主要精力放在政治运动上,对这种影响环境卫生的行为无暇顾及。
我家也买来几只鸡雏,兄妹三人制作鸡食、打扫鸡舍,忙得不亦乐乎。鸡饲料一般都是棒子面儿加青菜,不论是白菜,还是别的什么菜,放在案板上剁几下扔进盆里,倒上一把棒子面儿搅拌几下,放在阳台上,小鸡就立即围拢上来抢着吃。一家人看它们啄食,平添几分乐趣。有时鸡生病了,在家长的帮助下,我们掰开鸡喙,把药喂进去,看着小家伙身体好起来,可高兴了。 转眼间过去了一个来月,鸡雏渐渐长大,我们兄妹三人都有了各自的宠物。妹妹特别喜欢一只芦花小母鸡,弟弟喜欢一只黑公鸡,而我喜欢的是一只金黄羽毛的小公鸡。平时在阳台上饲养,有时放到楼下散养。三个月时鸡翅膀长硬了,我们图省事,就直接从三楼阳台往下扔,几只鸡扑腾扑腾地落了地,在楼下撒欢儿、啄食,与邻居家的鸡戏耍,公鸡为争夺地盘有时掐架,鸡冠常有血痂,一地鸡毛。 天要黑的时候,家家户户开始在楼下追赶捕捉自家的鸡回家。有些鸡老实乖巧,你三步两步就能将其捉拿,如果遇上调皮捣蛋的主儿,你可就犯难了。弟弟喜欢的黑公鸡就属于后一类,有一次弟弟捉鸡,那黑公鸡跟他玩捉迷藏,忽左忽右,急停急拐,弟弟一不小心,脑袋撞到对面的墙上,还流了血。 养鸡,其实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很开心,但其归宿却是餐桌上的一道佳肴。家长要杀鸡的时候,孩子们往往哭闹一场,经过家长劝说,心情才慢慢平复。 养鸡怕鸡瘟,只要一家的鸡罹患此症,左右邻居就会不断有病鸡出现,主要症状是打蔫儿、不吃食儿,没过几天就会死去。林黛玉葬花,我们葬鸡。默默地在楼下僻静处挖个小坑,将死鸡埋进去,上面插上一根木棍或放一颗石子作为记号,日后想起时再去看看。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