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199.4
 
  《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售價:HK$ 
			221.8
 
  《 
			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
			》
 售價:HK$ 
			68.4
 
  《 
			封关运作背景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丛书)
			》
 售價:HK$ 
			85.8
 
  《 
			滞后情书
			》
 售價:HK$ 
			47.1
 
  《 
			日本新中产阶级:东京近郊的工薪职员及他们的家庭(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96.8
 
  《 
			图说航天科学与技术
			》
 售價:HK$ 
			107.8
 
  《 
			北派2:西夏梵音(网络原名《北派盗墓笔记》)
			》
 售價:HK$ 
			52.8
 
 
 | 
         
          | 編輯推薦: |   
          | 口碑颇佳、经受住了时间检验,且对当下仍具指导意义的经典投资书。以几千美金高价预付金出售版权,行销海内外的财经类常销书。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诞生与成长,在生活中学习投机,又从投机中感悟生活 
 它记录了一段经历
 它梳理了一套交易系统
 它是作者过去失败、成功的总结
 阅读之如饮美酒,除醍醐灌顶之外,还有着沉沉的、独特的回味
 如果说交易直指人性,那这本书直面交易,也就直击了人性。
 作者在讲他自己的故事,有点跌宕,充满了欲望与抗争——某次盈利的喜悦是更大亏损的伏笔,而坚守正确又需要担负痛苦与忍耐。
 与一般投资书迥异的是,书中很少有图表的解说。作者很少谈什么必胜的秘籍,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来讲故事。一个人的故事或许片面,但作者并不渴望教你怎么做,只是告诉你他做了什么,做错了哪些,又做对了哪些。他18年的经历够长,几历熊牛,避免了短视。他的投资阅历够丰富,既有契合历史的贯通,也能够纵横捭阖。
 这本书就像一部电影,让你回望中国代股民曾经走过的路,并从中学习到金融投资所应秉持的态度及反应。
 |  
         
          | 內容簡介: |   
          | 本书通过作者自身18年的交易实践,探讨了股票、期货的投机哲学,内容发人深省。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作者自身的投资实践向读者叙述了投资市场真相、人生大账、交易法门、套利游戏等内容。下篇通过利弗莫尔的事例、投机的证据等内容讲述了交易中的哲学,以及投资者的心态和性格与投机的关系,阅读过这本书,你一定可以从中学习到金融操作所应秉持的态度、反应及感受。第2版修订历时1年除整体进行内容修订外,新增2章内容。 |  
         
          | 關於作者: |   
          | 扁虫鱼 本名赵毅。他曾在金融市场的前沿搏杀——从92股票认购证开始,历经18年牛熊转换。他抄过大底,1999年B股买过4分6厘的股票;逃过大顶,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11 000点抛空美国道指期货。他听过、看过、经历过无数市场中精彩的故事,也曾被市场践踏得体无完肤。
 也许跳出这些纷纷扰扰,才能用一句话归纳这个人:
 他在生活中学习投机,又从投机中感悟生活。
 |  
         
          | 目錄: |   
          | 寻找读者 第2版序
 推荐序一 我思故我在(青泽)
 推荐序二 站在哪里看“江湖”(姚振山)
 序章 ┊1
 
 上篇 一个人的修炼
 
 第1章 市场是一种情绪 ┊8
 大众总是错误的 ┊8
 股票市场零和吗 ┊10
 价值必胜吗 ┊13
 网易的1美元到70美元:投资股票投机做 ┊21
 ST海虹和它的23个板:投机股票投资做 ┊23
 盘面就是老虎机 ┊27
 截线运动 ┊32
 情绪 ┊36
 快乐与平衡 ┊39
 弹性 ┊42
 第2章 交易的密码 ┊47
 市场的真相 ┊47
 多空如开关 ┊48
 水温的启示 ┊51
 资金的虎狼之师 ┊54
 第3章 人生的一本大账 ┊59
 无论翻倍多少次,破产都只需要一次 ┊59
 生于梦想,死于幻想 ┊61
 投机十年,突然站在破产面前 ┊67
 “人”是的风险源 ┊75
 没有目标的人就会陷入贪婪 ┊80
 目标就是生产力 ┊84
 第4章 交易之门 ┊88
 给客户的信 ┊88
 盘前十问 ┊95
 什么时候更容易上涨 ┊99
 统一时间 ┊104
 离场把握 ┊106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13
 伙伴:第三方风控 ┊116
 风险控制:原则和策略 ┊121
 交易之钥:操作申请书 ┊124
 第5章 投机者的扑克 ┊128
 赌性的由来 ┊128
 战胜赌场 ┊132
 长期资本之殇 ┊136
 梭哈 ┊141
 第6章 危险与逃生通道 ┊147
 市场通缉令 ┊148
 心中的小白兔:盈利的错误 ┊167
 STOP!截断亏损 ┊170
 要跑,还要赶快跑 ┊175
 第7章 天底下好玩的游戏 ┊180
 站着看盘,别坐下 ┊180
 对冲 ┊182
 套利:淘金游戏 ┊187
 2008年的黄金机会 ┊194
 头寸管理 ┊200
 用曲线管理资金 ┊206
 1 500元能做什么 ┊210
 探索的乐趣,进步的喜悦 ┊217
 
 下篇 功夫自在盘外
 
 第8章 利弗莫尔之死 ┊222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222
 杰西·利弗莫尔 ┊224
 利弗莫尔的启示 ┊226
 道德与理想 ┊229
 第9章 信息的解读 ┊232
 伦敦铜话 ┊233
 黄金·历史·铜 ┊241
 投机的证据 ┊248
 信息的实质:熵 ┊250
 第10章 大师的假说 ┊257
 Soros的思想体系 ┊258
 理性人 ┊263
 反身性 ┊269
 金融炼金术 ┊277
 假说的细节:如何精心地构造 ┊281
 第11章 交易中的神迹 ┊285
 祷告的力量 ┊285
 什么是灵 ┊289
 心与灵 ┊294
 第12章 情绪与性格 ┊297
 情绪的信号 ┊298
 性格,自我判定的性格 ┊306
 第13章 战士的修炼 ┊314
 枯坐三年的勇气 ┊314
 优秀战士的养成 ┊320
 交易七宗罪 ┊328
 第14章 杀人游戏这种游戏 ┊336
 乌合之众,相机而行 ┊336
 杀人游戏 ┊341
 
 后记 推倒完美 ┊348
 致谢 ┊352
 |  
         
          | 內容試閱: |   
          | 寻找读者 
 书很像读者与作者间一场未曾谋面的对话,显然,对话需要知己。
 你走进书店,期待一本适合自己的好书。这种期待从作者的角度来说是要用心写作;而对于读者呢,则是期待该书所探讨的正是自己所需要的。没有一本书是可以惠及所有人的,小鱼在交易市场久了,更不敢有如此奢望。所以,从一开始,这本书就被定义为一本特定的书,讲一些特别的内容,也许适合有些特殊的你。
 这是一本关于金融投机的书。是的,是投机而不是投资,我愿意把那些高贵伟岸的词让出来,而承认自己的卑微渺小。事实上,我也确实卑微渺小,一个期望在伟大的金融市场中通过买进卖出赚些微薄银子的人有什么高大的呢?也许,你正为自己从五袋升为六袋而欢欣鼓舞,但实质还是丐帮!
 这就是这本书的自我定位,这个定位婉拒那些对金融(投资)市场有着无限美好憧憬的人,也谢绝了那些期望一夜暴富的人。另外,本书也无法提供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或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交易模式。本书提及的心灵交易不是一等一的神功,甚至连末等末都算不上,因为我以为:天下本无神功。好吧,武侠小说爱好者请绕道。
 那么,本书究竟能够带来什么呢?小鱼认为相当有限,可能有些许启迪、某段特别体己的话、一些经历的分享、几个故事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我不知道,哪些会成为你的心头好,但我劝你降低对本书的期待,就像我降低对你的期待一样,这样我们彼此才可以更自由,我不会为了讨好你说些矫诏的话,也不会为了吹捧我说些粉饰的话,更不用为了这些矫诏与粉饰再编些动听但惨白的故事。我们只是诉说与倾听的关系,但这种关系至少应该是真诚的,毕竟,写作不是为了卖书,更不是为了树立自己高大伟岸的形象。恰恰相反,在东方人的词典里,伟岸通常讨论的不是身高,而是背影。
 显然,这样的说法有悖现代社会的主流,所以我是非主流。
 我寻找读者,就好像鸟儿寻找天空,鹭鸶之于池塘,孤独的夜行客终于来到了火堆旁,一壶浊酒,三两知己,也许寒碜,但值得期待,这样的期待穿越了表象而直抵心腹……
 你看,酒菜凉了。
 是的,但语意正丰,碰撞正烈……
 
 第2版序
 
 这本书第2版的整个修订过程我用了近一年,时间确实太长了,这期间有很多《投机者的扑克》的爱好者问询,我很不好意思拖了这么久。但是就修订的质量,就用心程度而言,我可以说:这就是我要的那本书!
 第2版加入了些新的领悟,比如下篇中“交易中的神迹”由一节扩充到一章,其中关于心灵交易中“灵”的描述与探讨,耗费了我巨大的心力。这是一个很难说清的话题,既要言之有理,又不能走向神话与玄妙。所以我常常苦闷,问自己:“这就是我要表达的吗?”不得已就整段整段地删,推倒重来……写写停停,数易其稿。
 写得好吗?真不敢说,因为几乎没有一本交易书曾触及该领域,我前无参考,也暂无反馈,只能凭着自我叩问去摸索。
 类似的大修订还包括“大师的假说”,这是向Soros学习的章节,为此我再次拜读《金融炼金术》。修订中,为了通顺连贯,我甚至割弃了自己喜欢的同名博文。每篇文章都需要起势、引子、高潮与收尾等,这样独立的文章被放在章节中,即便本身很好,看着也会难受—就好像把一只五脏齐全的鸽子塞进老鹰的腹中,难免生硬与牵强。几经犹豫,终于删了,当我真正这么做时,后面的写作信笔拈来……舍即得,真如此。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第1章中关于情绪的描述,如果说第1版时我是模糊地体会到它的重要性的话,那么经过3年的历练,现在的我更清晰、更明确它的重要性,甚至敢稍稍夸张地说,关于“情绪”的研究,也许能打开投机学的一扇门。
 好了,不剧透了,你自己看吧。
 
 扁虫鱼
 2013年1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