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历史认知语言学 》 售價:HK$ 85.8 ![]() 《 社会正义与城市 》 售價:HK$ 74.8 ![]() 《 壹卷YeBook——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重塑国学回到国学大师的黄金时代) 》 售價:HK$ 105.6 ![]() 《 壹卷YeBook——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思想谱系(增订版)(论世衡史 重返学术现场考古学如何应答时代之问 》 售價:HK$ 90.2 ![]() 《 在城在乡: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清史研究丛书新编) 》 售價:HK$ 108.9 ![]() 《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全新增订本 带你领略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 》 售價:HK$ 50.6 ![]() 《 法律解释:来自其他学科和私人文本的视角 》 售價:HK$ 96.8 ![]() 《 世界戏剧史(第10版) 》 售價:HK$ 327.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聚焦宋代《尚书》学,运用语境重建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专题的形式,通过考察经典阐释中基于时政判断的理想图景和行动指向,揭示《尚书》学之于两宋变法、中兴、灾异论和理学等重大政治思想、实践主题的回应和贡献,以期历史地理解经典阐释的成因与意义,丰富关于传统中国经学的认识,并尝试从《尚书》学的视角,探索政治行为背后的思想逻辑。 |
| 關於作者: |
| 刘力耘,女,1988年生,陕西榆林人。201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宋代政治思想史、经学史等领域的研究。在《中国史研究》《文史哲》《史学理论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获第十- -届邓广铭学术奖励基金优秀奖,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 |
| 目錄: |
|
绪论
节 20世纪以来宋代《尚书》学研究 一 经学史类著作中的宋代《尚书》学 二 《尚书》学史中的宋代《尚书》学 三 有关宋代《尚书》学的专题研究 本节结语 第二节 《尚书》在宋代政治中的角色 一 君主之轨范 二 为臣之楷模 本节结语 章 《尚书》学与熙宁新政 节 范纯仁《尚书解》 一 进献背景 二 文本形态 三 现实政治指向 本节结语 第二节 王安石《尚书》学 一 圣王贤君的立场及其原因 二 君主在政治决策中的角色 三 “帝王之道”的现实指向 本节结语 第二章 《尚书》学与高、孝中兴 节 复仇论 一 对苏轼新说的承袭 二 对苏轼新说的否定 本节结语 第二节 史浩《尚书正义》 一 孝道 二 近习 本节结语 第三章 士大夫灾异论中的《尚书》学 节 两种事应解读原则的冲突 一 苏轼的灾异新解 二 《洪范政鉴》的设计与目标 第二节 灾异意指解读的“消失” 一 针对事应说的几种批评 二 士大夫回避灾异意指解读的姿态 第三节 灾异常数说 第四节 回到《洪范五行传》 一 《书传》重新肯定事应说 二 南宋《尚书》学的立场 本章结语 第四章 理学中的《尚书》学 节 传统解释下“十六字”的内涵与应用 一 “人心惟危”:群体之人与个体之人 二 “道心惟微”:偏重“道”与偏重“心” 三 “惟精惟一”的多重含义 第二节 北宋士大夫的“十六字”新解 一 “允执厥中”引发的重视 二 “十六字”成为整体 三政治实践中的性理化“十六字” 四性理化“十六字”与佛教的关系 五《尚书》注解著作中“十六字”的性理化 第三节南宋“十六字”性理化解释的普遍化 一性理化解释的几种形态及其在政治中的表达 二在朱子学中的核心 地位 本章结语 全书结语 参考文献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