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政策与对策 宋代政治史探索 大沨丛书009
			》
 售價:HK$ 
			94.6
 
  《 
			美国货币与财政史(1961-2021)
			》
 售價:HK$ 
			118.8
 
  《 
			中华后土文化·万荣后土祠卷
			》
 售價:HK$ 
			184.8
 
  《 
			植梦花园:从游走世界到回归故乡的园艺旅程
			》
 售價:HK$ 
			96.8
 
  《 
			鲍鹏山新批水浒传(全三册)
			》
 售價:HK$ 
			327.8
 
  《 
			中国石窟音乐图像大典
			》
 售價:HK$ 
			294.8
 
  《 
			希波战争
			》
 售價:HK$ 
			96.8
 
  《 
			泥土之美——探寻泥咕咕的手工艺与生活文化
			》
 售價:HK$ 
			107.8
 
 
 | 
         
          | 內容簡介: |   
          |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以播音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讲解创作主体、创作道路、语言特点、创作准备、创作主体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和表达方法以及播音表达规律和话语样式等内容。播音创作基础是中国播音学的核心理论,本书是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奠基之作,是高等院校相关课程的经典教材。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版以《播音基础》为名,于1985年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第二版于1990年出版,第三版于2011年出版。本次修订主要在每个章节增加思维导图和知识梳理,并对部分文字做了润色和加工,既保持作品原貌,又做出一定新意,使本书在多年积淀的基础上,焕发新的生机。
 |  
         
          | 關於作者: |   
          | 张颂(1936—2012),河北省易县人。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名师。中国播音学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开拓者,中国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的重要创始人之一。 1959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播音员、编辑。1963年9月调入北京广播学院从事播音教学工作。1984年担任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主任。1996年担任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首任院长。1998年获得广播电视艺术学中国播音学方向首位博士生导师资格,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主要著作有《朗读学》《播音创作基础》《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朗读美学》《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论文集有《语言传播文论》《语言传播文论(续集)》《语言传播文论(第三集)》《播音主持艺术论》《情声和谐启蒙录》等;主编有《中国播音学》《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等。
 《朗读学》获广播电影电视部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及政策研究成果二等奖、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播音创作基础》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首届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
 《朗读美学》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文科著作类)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第四届广播电视学术专著评选二等奖;
 《中国播音学》获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成果。
 |  
         
          | 目錄: |   
          | 向张颂老师学习(代序) 廖祥忠 再版前言/
 前言/
 序/
 章 播音创作/
 节 播音主持/
 第二节 创作要素/
 第三节 创作空间/
 第四节 社会功能/
 
 第二章 创作主体/
 节 主体定位/
 第二节 话语权力/
 第三节 主体能力/
 第四节 主体差异/
 
 第三章 创作道路/
 节 创作道路/
 第二节 正确道路/
 
 第四章 语言特点/
 节 规范性/
 第二节 庄重性/
 第三节 鼓动性/
 第四节 时代感/
 第五节 分寸感/
 第六节 亲切感/
 
 第五章 创作准备/
 节 广义备稿/
 第二节 狭义备稿/
 第三节 备稿六步/
 
 第六章 具体感受/
 节 形象感受/
 第二节 逻辑感受/
 第三节 具体感受与整体感受/
 
 第七章 感情运动/
 节 感受、态度、感情/
 第二节 情景再现/
 第三节 内在语/
 第四节 对象感/
 第五节 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三者的关系/
 
 第八章 表达方法/
 节 停连/
 第二节 重音/
 第三节 语气/
 第四节 节奏/
 第五节 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四者的关系/
 
 第九章 播音状态/
 节 状态自如/
 第二节 排除干扰/
 
 第十章 表达规律/
 节 思维反应律/
 第二节 词语感受律/
 第三节 对比推进律/
 第四节 情声和谐律/
 第五节 呼吸自如律/
 第六节 自我调检律/
 
 第十一章 话语样式/
 节 话语样式/
 第二节 话语体式/
 第三节 样态转换/
 
 第十二章 语言功力/
 节 口耳之学/
 第二节 功底能力/
 第三节 勤学苦练/
 结束语/
 修订补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