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售價:HK$ 
			96.8
			 
			 
	
			  
			《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售價:HK$ 
			96.8
			 
			 
	
			  
			《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售價:HK$ 
			63.8
			 
			 
	
			  
			《 
			怪诞行为学·漫画版——管好零花钱
			》 
			 售價:HK$ 
			46.2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64.9
			 
			 
	
			  
			《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 
			 售價:HK$ 
			162.8
			 
			 
	
			  
			《 
			物联网漏洞挖掘与利用:方法、技巧和案例
			》 
			 售價:HK$ 
			108.9
			 
			 
	
			  
			《 
			家族财富管理:永续繁荣的智慧体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是丝路文明研究的成果,为我们展现了两千年前各族人民交流融合、共同开发西域的和谐历史图景。
           | 
         
       
      
      
      
      
         
          | 內容簡介: | 
         
         
          |  
            东汉永寿四年(158)七月,龟兹左将军刘平国带领秦人孟伯山等6人,在今拜城黑英山乡喀拉塔格山博孜克日格沟修亭,完工后在旁边的石壁上刻下8行共108字,记录他们作 亭之事,所刻即“刘平国刻石”。碑上“坚固万岁人民喜,长寿亿年宜子孙”的铭文,反映出远在两千年前各族人民交流融合、共同开发西域的历史事实。《坚固万岁人民喜——刘平 国刻石与西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与会者论文三十余篇,学者们围绕着“刘平国刻石”及相关问题、西域文献与西域历史、石窟壁画与造像艺术、丝路考古与西域文明、丝路 研究学术史等多个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为丝路文明研究增添了许多动人的细节。
           | 
         
       
      
      
      
         
          | 關於作者: | 
         
         
          |  
            朱玉麒,江苏宜兴人。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主任、西域文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唐代典籍和 西域文献、清史与清代新疆问题、中外关系史研究。 李肖,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国家文物局“郑振铎—王冶秋文物保护先进个人奖”。长期从事西域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的田野考古工作和室内综 合研究。
           | 
         
       
      
      
      
      
         
          | 目錄: 
           | 
         
         
           
            目录
  
 序言朱玉麒李肖(1)
  
 刘平国刻石的早期保护和拓本流传——以徐鼎藩为中心.........................朱玉麒吐逊江(1)
 关于晚清探索与发现东汉《刘平国刻石》的几位先驱者.........................陶喻之(16)
 刘平国刻石与西域汉化.........................黄纪苏(41)
 刘平国刻石的文学史意义.........................吴洋(62)
 材料与证据之间——关于刘平国刻石的三重语境的考察.........................张瀚墨(68)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刘平国治关亭摩崖》拓本简述.........................卢芳玉(115)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刘平国刻石》拓本概说.........................汤燕(131)
 古代龟兹地区矿冶遗址的考察与研究.........................李肖 吐逊江 陈藩 周澍(145)
 从考古资料分析吐鲁番盆地史前环境与古遗址变化.........................张永兵(183)
 试析北庭故城遗址发现的“悲田寺”刻字陶器残片.........................郭物(189)
 中亚彩陶类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林铃梅(200)
 “玄津”非“玄事”——云冈造像铭文札记之一.........................刘建军(216)
 论西域“秦人”称谓.........................王子今(221)
 北齐《刘氏造像记》与刘桀出使粟特考.........................张庆捷(229)
 文籍传抄与文化传播——以敦煌写本白居易、李季兰、岑参作品为例.........................孟彦弘(238)
 高昌供食文书及传供帐的文书学研究.........................裴成国(250)
 北宋与龟兹的交通.........................李华瑞(263)
 新疆伊吾县下马崖古城与天山东路交通研究.........................刘志佳(276)
 “嚈哒灭佛”与“末法兴起”.........................刘屹(294)
 吐鲁番出土《宝楼阁经》钞本残卷小考——《袁复礼新疆出土文书未刊稿研究》
 书后.........................陈瑞翾(309)
 《佛说安宅神咒经》在西域的流布——兼论佛教伪经在非汉族群中的信仰实态
 .........................余欣(318)
 库木吐喇汉风石窟中千佛像的绘制.........................魏丽(330)
 龟兹、高昌回鹘佛像画比较研究.........................苗利辉(338)
 古格壁画“天宫星宿图”与《宿曜经》——以“二十七宿神”与“黄道十二宫神”的
 组合为例.........................孟嗣徽(345)
 浸没的家产——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于阗语案牍BH468研究.........................段晴(362)
 吐鲁番出土叙利亚语医学残篇中的希腊药方举例.........................林丽娟(373)
 蒙古国回鹘四方墓出土鲁尼文刻铭释读——兼谈鲁尼文字形之演变.........................白玉冬(383)
 新疆喀什阿帕克和卓麻扎门楼上的波斯语诗歌铭文释读.........................王一丹(392)
 由《[道光]敦煌县志》收载汉唐诗文看方志的编纂旨趣.........................张廷银(408)
 施补华诗歌中的清代新疆历史、民族与社会.........................许建英(414)
 1909至1910年敦煌遗书运京相关史事新证——以近人题跋为中心.........................刘波(425)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新疆考察述略.........................刘长星(435)
 冯其庸先生与龟兹学.........................冯有责 沈宏(445)
 “刘平国刻石与西域文明学术研讨会”综述.........................刘长星(456)
           | 
         
       
      
      
      
         
          | 內容試閱: 
           | 
         
         
           
            序言
  
 
 “刘平国刻石”是东汉桓帝永寿四年即延熹元年(158)出现在丝路北道摩崖上的汉代隶书真迹,体现了历史学、文学史和书法史的多重价值。它在沉埋一千七百多年后的光绪五年(1879),在中国政府收复伊犁的过程中得以重现人世,它的发现本身,在新疆近代史上也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刘平国是一位采用汉语姓名的龟兹少数民族将领,他带领着汉族、羌族同胞一同修建亭障,并用汉文表达心声,反映出远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各族人民交流融合、共同开发西域的历史事实。碑文中“坚固万岁人民喜,长寿亿年宜子孙”的铭文,体现了长期以来西域人民向往统一与和平的美好愿望。它与稍后出现在丝路南道上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尼雅织锦护膊等出土文物南北呼应,是中原文明与西域文化早期交融的历史见证。
 “刘平国刻石”于1957年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又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见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被逐渐认识。
 为了响应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文化润疆”精神,纪念“刘平国刻石”被列入国保单位,充分认识“刘平国刻石”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意义,全面解读拜城县文化遗产在中华文明中的价值,在中共拜城县委员会、拜城县人民政府的组织下,拜城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古代中国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协同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等单位,共同承办了“刘平国刻石与西域文明学术研讨会”。
 本书就是2021年6月12—13日在拜城县召开的“刘平国刻石与西域文明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合集。此次会议,学者们围绕着“刘平国刻石”及相关问题、西域文献与西域历史、石窟壁画与造像艺术、丝路考古与西域文明、丝路研究学术史等多个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其中部分论文在出版时经过修改、调整,与会议发言稿有所差异;个别文章因为作者另有安排而未能收入合集中,读者可以在书后附录的会议综述中了解这些论文的内容。
 以“刘平国刻石”的名义举办西域文明学术研讨会,这是次。我们受会议各举办方的委托,编辑这本论文集,深切地感受到:是地方政府与文物部门重视本地文化建设、勇于承担“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责任的负责精神,和从事西域文明研究的学者们热心新疆文化建设、热情提供精品成果,以及凤凰出版社后期精益求精的编辑工作,促成了这部论文集的完美呈现。
 我们衷心期望这本论文集将深化以“刘平国刻石”为中心的西域文明研究,为丝路历史和新疆地方文化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朱玉麒李肖
 2021年11月1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