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新加坡环境发展史(1965-2015):迈向环境可持续发展之旅
			》
 售價:HK$ 
			107.8
 
  《 
			山水并野形图研究
			》
 售價:HK$ 
			85.8
 
  《 
			《陈氏香谱》之中国香道(中华经典生活美学丛书)
			》
 售價:HK$ 
			74.8
 
  《 
			历史的局外人
			》
 售價:HK$ 
			63.8
 
  《 
			肖邦钢琴作品全集 第二辑 套装全4册 波兰国家版 原版引进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推荐用书
			》
 售價:HK$ 
			253.0
 
  《 
			轻松读懂大唐风云三百年(全4册)
			》
 售價:HK$ 
			262.9
 
  《 
			成人口腔正畸学 第2版
			》
 售價:HK$ 
			657.8
 
  《 
			永恒——商周时代的艺术
			》
 售價:HK$ 
			173.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组织策划的一部关于西夏学及古代史研究的论文集。全书分为“西夏学研究”、“黑水城文献研究”、“中国古代史研究”和“倾情忆往”四部分,前三个部分收录了近60篇充分体现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研究水平的论文,论文绝大部分为发表过的文章,本次收录保留原来面貌,只是对讹误做了一些校订。“倾情忆往”部分则收录了学生回忆与老师交往及求学的经历外。 |  
         
          | 關於作者: |   
          | 杜建录,1962年生,宁夏同心县人,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现任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史博士点学术带头人、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经济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古都学会理事。先后在《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西夏经济史》、《天盛律令与西夏法制研究》等专著5部,主编《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中国藏西夏文献》(合作)等大型文献丛书。7项成果获省级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3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藏西夏文献研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出版”、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西夏碑刻文献整理研究”等课题。 |  
         
          | 目錄: |   
          | 西夏学研究 西夏圣容寺研究 彭向前/003
 西夏番姓汉译再研究 佟建荣/015
 西夏租役草考述 潘洁/028
 西夏典当借贷中的中间人职责述论 于光建/048
 黑水城出土俄Инв. № 5147-1号西夏文典身契研究 田晓霈/063
 西夏天庆十三年裴松寿典粮契考释
 ——以《英藏黑水城文献》为中心 李晓明/078
 再论西夏的“官”与“职”
 ——以西夏官当制度为中心 梁松涛 张玉海/088
 西夏“职”体系再探析 高仁/103
 西夏蕃名官号异译考释 翟丽萍/130
 “官人”的西夏译名考 庞倩/145
 西夏王号性质考略 陈岑/155
 西夏部落兵制的历史演变 樊永学/169
 军事视域下的西夏女性群体研究 尤桦 杨棋麟/188
 西夏的“麻魁”与“寨妇”考 邵佳楠/201
 克夷门考 杨浣 段玉泉/209
 西夏名物中的“胡” 许伟伟/221
 西夏语“罗睺星”的来源 王培培/233
 西夏“上服”考 张笑峰/241
 西夏文献中“二十四孝”故事文本生成考略 郭明明/254
 论西夏的狱政思想 李炜忠/273
 等级与秩序——试论西夏社会关系重构 孙广文/280
 东千佛洞西夏壁画中的药师佛及其审美意蕴 史伟/293
 从“莲花化生”到“连生贵子”
 ——论西夏“婴戏莲印花绢”童子纹样的文化内涵 魏亚丽/303
 西夏塔式擦擦造像艺术 章治宁/315
 内蒙古出土的西夏擦擦及其特点 蔡彤华/326
 西夏瓦当纹饰探析 李玉峰/340
 出土西夏字书关于字形解说的再解读 段玉泉/352
 《经律异相》的经录入藏和西夏文本的翻译雕印 杨志高/369
 《圣大乘胜意菩萨经》的夏汉藏对勘研究 王龙/381
 英藏西夏文《大般涅槃经》写本残叶考 邹仁迪/393
 论西夏偈颂的诗化——以西夏文《贤智集》为例 方璐 佟建荣/397
 记忆与失忆:明清青海李土司家族的先世书写 邓文韬/407
 论元代西夏遗裔高智耀形象的历史建构 刘志月/426
 俄罗斯西夏学史研究综述 王颖/438
 西夏文计算机数字化现状与展望 柳长青/455
 黑水城文献研究
 黑城文书所见元代亦集乃路灾荒保障层次探析 孔德翊/467
 黑城所出F116:W115号提调农桑文书的考释 徐悦/474
 黑城文书所见元末两件“整点站赤”文书考释 王亚莉/486
 由黑水城文书看亦集乃路民事纠纷的调解机制 王盼/500
 俄藏未刊黑水城出土木星星神图像志研究 张海娟/507
 黑水城出土纳甲筮法文书初探 王巍/521
 《推定儿女法》与中古辨胎术 周泽鸿/531
 出土文献所见元代黑水城的人员往来 张雪爱/544
 黑城文书所见元代勘合制度在口粮支出中的应用 张敏灵/562
 中国古代史研究
 唐前期陇右节度使属州整合过程研究 李新贵/569
 唐夏州张宁墓志考释 杜维民/592
 试论北宋对西夏归明人的政策 侯爱梅/600
 《宋故左武卫将军李公墓志铭》考 高赫/609
 新发现北宋朝请大夫致仕张大同墓志铭释读 刘永刚/628
 中古时期党项与粟特关系论考 陈玮/640
 金夏交聘礼仪考述 马旭俊/674
 日藏《五行大义》纸背抄录《博闻录》佚文初探 陈广恩/690
 元代怯薛入仕契机探析 侯子罡/717
 甘肃武威出土元代至元二十六年蒲法先买地券研究 杜玉奇/727
 试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房山区石经山为例 陈雪飞/738
 非鄞、非婺、非道——李宗勉事迹研究综论 崔玉谦/747
 倾情忆往
 我的西夏学情怀 王亚莉/775
 人生梦想的起点
 ——怀念在西夏学研究中心求学的日子 侯子罡/784
 难忘师恩,倾仰情深
 ——记我在西夏学研究院的三年学习时光 陈玮/791
 感念师恩
 ——我与西夏学研究院同行的日子 吴雪梅/800
 主编简介/805
 本书作者简介/807
 |  
         
          | 內容試閱: |   
          | 序 杜建录
 1983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固原师专(今宁夏师范学院)任教,1992年调入宁夏大学,1996年立雪漆门,攻读博士学位。不经意38年过去,往事历历在目,似乎就在昨日。
 回顾38年的历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承担20余项和省部级课题,获得10余项教育部和自治区科研成果奖;二是坚持为本科生和硕博士研究生上课,带领团队获得首批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和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三是在学校的支持下,先后获得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史博士学位点、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少数民族史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担任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西夏学研究院、民族学与文化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负责部省合建宁夏大学民族学学科群、自治区建设民族学国内一流学科、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建设工作。
 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是我学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花甲之年来临之际,向前等提出编一部论文集,表示祝贺,也是对我教学工作的阶段性总结。编选的论文保留原来面貌,只是对讹误做了一些校订,还有几篇回忆文章。作者包括我指导的硕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听我讲课并经常保持学术联系的研究生和访问学者,兼及受我影响或指导过研究的西夏学研究院学术团队成员。他们中有多年前的学生,还有一些在读研究生,至少包括两代人。在高校工作的多是硕博士生导师,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主持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或研究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或入选国家和自治区各类人才工程,成长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其他岗位上工作的,也大多是业务和管理方面的佼佼者。
 学生是研究院的人气所在,我自来主张集体指导,所有教师是全体研究生的导师,所有研究生是每个导师的学生。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集只选了一部分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培养机制有什么变化。在我心目中,西夏学研究院走出的学生,永远都是我的学生,他们是西夏学事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