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74.8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129.8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精装
			》
 售價:HK$ 
			96.8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96.8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96.8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86.9
 
  《 
			要有光
			》
 售價:HK$ 
			75.9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
			》
 售價:HK$ 
			46.2
 
 
 | 
         
          | 編輯推薦: |   
          | 1.行业大咖、专业人士联袂推荐 段永朝、孙友文、刘景凯、辛阳、魏军、赵成刚、郑世文、秦挺鑫、邓云峰、高伟、何宝宏、赵刚、白杰、赵阳、李明凡、马庆等行业大咖倾情推荐
 2.详解业务连续性管理难点、痛点,提高掌握业务能力
 通过学习连续性管理理论和方法,帮助读者理解业务连续性管理的价值、意义和及其与关联学科的关系,提高协同工作的效果
 3.内容丰富,深入理解业务连续管理内涵
 了解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知识体系和框架;掌握业务连续性项目集管理、能力规划、能力建立和保持、能力运用以及管理评价的系统化方法;掌握业务连续性治理和管理框架建立;掌握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掌握业务连续性策略识别和确定;掌握应急预案和业务连续性计划编制和管理;培养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能力。
 |  
         
          | 內容簡介: |   
          | 组织需要为保障业务持续经营进行连续性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就是组织为预防和应对运营中断而主动付出的努力。作为相对较新的管理方法,人们对业务连续性管理所涉及的治理和管理结构建立、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业务连续性策略选择、业务连续性计划(和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培训和意识以及演练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仍存在种种误解和疑惑。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业务连续性管理实务》系统论述了业务连续性管理与关联学科的关系,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发展历程、价值、基本概念与原理,以及业务连续性项目集管理、能力框架、能力建设和保持、应急预案和业务连续性计划、人员能力和意识准备、演练、事件处置、危机沟通和管理、业务连续性评估以及审核等理论和实务问题,详细阐述了业务连续性管理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做。
 《业务连续性管理实务》可供各类组织中从事业务连续性管理的专业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与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相关的应急管理、风险管理、供应链管理、安全生产、网络信息安全、IT灾难恢复和审计等人员参考。?
 |  
         
          | 關於作者: |   
          | 王曙 CERM,CPBCM,CISSP,CISA 新常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1995年毕业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拥有多年网络信息安全和业务连续性管理从业经验。近年主要关注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业务连续性、应急和危机管理等领域。结合国内外业务连续性、应急和危机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发起并推广业务连续性管理知识体系——业务连续性实务框架(BCMPF)项目。 参与多项业务连续性管理国家标准编制工作;为众多行业用户提供业务连续性管理培训和顾问服务。 |  
         
          | 目錄: |   
          | 目 录 主题1 业务连续性管理与应急管理的
 关系
 1.1 应急管理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区别/2
 1.2 业务连续性管理是组织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组织应急管理有很强的互补关系/6
 1.3 业务连续性管理是公共安全管理、组织安全管理急需补上的一环/8
 主题2 业务连续性管理与安全/风险管理的关系
 2.1 业务连续性管理应对的运营中断风险本质上是一种右侧风险,所以业务连续性管理是一种综合风险管理方法/11
 2.2 就管理层级而言,业务连续性管理是介于战略层和执行层之间的一种管理工具,它上承全面风险管理,同时需要多种执行层的管理方法支持才能有效落地/13
 2.3 组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管理体系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明确业务连续性管理人员的具体岗位职责/14
 主题3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3.1 营业中断保险的发展——古典业务连续性管理时期/17
 3.1.1 营业中断保险萌芽阶段 17
 3.1.2 营业中断保险两大模式形成与发展
 阶段 20
 3.1.3 营业中断保险融合发展与标准化阶段 20
 3.2 从IT灾难恢复到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现代业务连续性管理时期/21
 3.2.1 IT灾难恢复的出现与发展 22
 3.2.2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独立及发展 23
 3.3 我国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发展/27
 3.4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未来/29
 3.4.1 IT灾难恢复继续探索新方法,并向ICT连续性演变 31
 3.4.2 业务连续性管理向运营韧性演变,为组织韧性提供支撑 32
 3.5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三大支柱:安全和风险管理、运营管理以及数字化/33
 主题4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价值
 4.1 业务连续性管理可以增强组织应对运营中断事件的能力,完善组织的日常运营管理/35
 4.1.1 业务连续性管理可以增强组织应对运营中断事件的能力 36
 4.1.2 业务连续性管理可以增强全行业/社会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定性 36
 4.1.3 业务连续性管理可以完善组织的日常运营管理 38
 4.2 业务连续性管理可以帮助组织减小收益波动,提升股东价值,保障高管人员的职业和财产安全/39
 4.2.1 管理运营中断风险是管理层而不是股东的直接责任 40
 4.2.2 业务连续性管理可以帮助组织减小收益波动 40
 4.2.3 业务连续性管理可以帮助组织提升股东价值 40
 4.2.4 业务连续性管理可以保障高管人员的职业和财务安全 41
 主题5 业务连续性管理知识体系
 5.1 国际灾难恢复协会专业惯例/45
 5.2 国际业务持续协会良好实践指南/45
 5.3 亚洲业务持续管理协会业务连续性管理知识体系/46
 5.4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22301系列标准/47
 5.5 美国消防协会NFPA 1600/48
 5.6 业务连续性实务框架/49
 主题6 业务连续性/管理/管理体系
 6.1 业务连续性是一种组织能力,业务连续性管理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是管理业务连续性的方法/51
 6.2 管理体系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组织能力管理
 方法/54
 6.3 从BMIS看组织能力的一般模型/59
 主题7 风险、安全和韧性的关系
 7.1 “风险—突发事件(灾害)—危机”
 连续统/71
 7.2 风险是什么?/72
 7.2.1 风险的定义 72
 7.2.2 风险管理 73
 7.3 安全是什么?/74
 7.3.1 安全的定义 74
 7.3.2 两类安全:safety和security 74
 7.3.3 对抗性决策过程 75
 7.4 韧性是什么?/77
 7.4.1 韧性的定义 77
 7.4.2 不同领域的韧性研究 78
 7.5 风险、安全、韧性的不同侧重点/79
 主题8 业务连续性管理框架
 8.1 有效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框架的5个原则/82
 8.1.1 原则1:符合组织能力发展的
 规律 82
 8.1.2 原则2:遵循风险管理的逻辑和
 流程 83
 8.1.3 原则3:采用项目集管理方法 83
 8.1.4 原则4:集成应急、连续性和危机
 管理 84
 8.1.5 原则5:与常见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方法和良好实践保持一致 85
 8.2 业务连续性实务框架Ver 2.0/86
 8.2.1 项目集管理和领导力 86
 8.2.2 能力规划 89
 8.2.3 能力建设和保持 90
 8.2.4 能力运用 92
 8.2.5 管理评价 94
 主题9 业务连续性项目集管理
 9.1 业务连续性管理中的组织人事管理/105
 9.1.1 重点关注3类人,建立业务连续性治理和管理结构 105
 9.1.2 选择适用的应急和连续性领导指挥体制,使应急管理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分工协作 112
 9.2 业务连续性管理中的日常活动管理/116
 9.2.1 在项目集架构管理方面重点做好
 3件事 117
 9.2.2 在项目集组件管理方面也要重点做好
 3件事 123
 9.2.3 其他重点活动 130
 9.3 项目集管理进阶之一:理解组织及其
 环境/131
 9.3.1 组织是什么? 131
 9.3.2 理解组织和业务的关系 132
 9.3.3 组织的协同模型与基本构成要素 133
 9.3.4 平衡计分卡、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组织
 绩效评价 135
 9.4 项目集管理进阶之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目的和范围/138
 9.4.1 中断事件是如何发生的 139
 9.4.2 应急、业务连续性和危机管理 139
 主题10 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推动
 10.1 理性决策与期望效用理论/143
 10.2 风险感知与超越概率曲线/144
 10.3 FUD、助推与前景理论/148
 主题11 业务连续性能力框架
 11.1 业务连续性能力“8 1”框架/164
 11.1.1 预防 165
 11.1.2 保护和减灾 166
 11.1.3 情报和监测 166
 11.1.4 预警和警报 166
 11.1.5 应急响应 167
 11.1.6 危机沟通和管理 167
 11.1.7 业务恢复 168
 11.1.8 事后重建 168
 11.1.9 准备 168
 11.2 基于能力的规划方法/170
 11.2.1 情景分析 171
 11.2.2 任务分析 173
 11.2.3 能力分析 176
 11.2.4 目标设定 178
 主题12 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
 12.1 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基础知识/187
 12.1.1 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的定义 187
 12.1.2 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的价值与
 意义 187
 12.1.3 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的关联与
 区别 188
 12.2 业务影响分析/189
 12.2.1 业务影响分析5步法 189
 12.2.2 业务影响分析项目 197
 12.2.3 业务影响分析实务中的误区 198
 12.2.4 业务影响分析小结 199
 12.3 风险评估/199
 12.3.1 风险评估5步法 199
 12.3.2 风险评估项目 202
 12.3.3 风险评估实务中的误区 203
 12.3.4 风险评估小结 203
 12.4 对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的再认识/204
 12.4.1 风险、决策和风险评估 204
 12.4.2 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的整合 205
 12.4.3 情景分析与能力规划 206
 12.5 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进阶之一:理解业务活动和业务影响/207
 12.5.1 价值链/价值流与价值创造 207
 12.5.2 企业流程和流程体系 210
 
 12.5.3 业务价值衡量、利益相关者以及扩展的平衡计分卡 212
 12.6 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进阶之二:从“重要业务”说起/216
 12.6.1 “重要业务”很重要 216
 12.6.2 关键活动与优先活动 217
 主题13 能力建设和保持
 13.1 业务连续性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生成
 过程/221
 13.1.1 业务连续性能力的构成要素 222
 13.1.2 业务连续性能力建设和保持 224
 13.2 业务连续性策略和方案/226
 13.2.1 业务连续性策略和方案及其关系 226
 13.2.2 业务连续性策略及其常见分类和
 分级 227
 13.2.3 识别和选择业务连续性策略和
 方案 230
 13.2.4 实施业务连续性方案 231
 13.3 应急组织设计/232
 13.4 资源分类和管理/237
 13.4.1 资源分类 237
 13.4.2 全生命周期管理 239
 13.5 能力集成、验证和保持/242
 13.5.1 能力集成 243
 13.5.2 能力验证 243
 13.5.3 能力保持 244
 13.5.4 外部资源(和能力)管理 244
 主题14 应急预案和业务连续性计划
 14.1 应急预案和业务连续性计划基础/246
 14.1.1 “一案三制”与应急预案体系 246
 
 14.1.2 业务连续性计划和业务连续性管理
 体系 248
 14.1.3 应急预案和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异同和联系 249
 14.2 应急预案体系构成与主要内容/252
 14.2.1 综合应急预案 254
 14.2.2 专项应急预案 254
 14.2.3 现场处置方案 256
 14.2.4 操作指南 256
 14.2.5 附件 257
 14.3 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259
 14.3.1 应急预案编制准备 259
 14.3.2 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和
 备案 260
 14.3.3 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和演练 261
 14.3.4 应急预案的评估和修订 261
 14.4 应急预案和业务连续性计划进阶之一:应急响应的连续性保障/263
 14.5 应急预案和业务连续性计划进阶之二:事件分类、分级和分期/264
 14.5.1 事件分类 264
 14.5.2 事件分级 265
 14.5.3 事件分期 266
 主题15 人员能力和意识准备
 15.1 能力规划和管理/268
 15.1.1 能力规划 268
 15.1.2 能力管理 270
 15.2 培训和意识项目集管理/271
 15.2.1 培训和意识 271
 15.2.2 培训和意识项目集 272
 15.2.3 年度培训和意识计划 274
 15.3 培训活动管理/275
 15.3.1 ADDIE模型 275
 15.3.2 培训需求分析 277
 15.3.3 培训方案设计 280
 15.3.4 培训内容开发 290
 15.3.5 活动执行和转化 293
 15.3.6 培训评估 295
 15.4 意识活动管理/298
 15.4.1 从风险感知出发推动业务连续性意识增强 299
 15.4.2 领导者以身作则牵头建设业务连续性
 文化 300
 主题16 演练
 16.1 演练基础/304
 16.1.1 演练的概念 304
 16.1.2 演练的作用 305
 16.1.3 演练的主体 306
 16.1.4 演练的类型 308
 16.1.5 演练项目(集)管理 312
 16.2 策划准备阶段(演练前)/314
 16.2.1 启动项目,制定演练计划 315
 16.2.2 设计方案,编制演练文件 320
 16.2.3 综合保障,完成演练准备 330
 16.3 演练实施阶段(演练中)/333
 16.3.1 演练实施基本过程 333
 16.3.2 桌面演练实施 334
 16.3.3 实战演练实施 336
 16.3.4 导演方法和导演技巧 339
 16.3.5 其他注意事项 341
 16.4 评估改进阶段(演练后)/342
 16.4.1 准备评估改进 343
 16.4.2 执行评估总结 346
 16.4.3 落实改进提高 349
 主题17 事件处置
 17.1 事件管理基础/352
 17.1.1 事件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体系 353
 17.1.2 指挥管理体系和能干称职的人员 353
 17.1.3 装备和物资保障体系 354
 17.1.4 供应商与合作伙伴管理 354
 17.2 事件行动方案/355
 17.2.1 事件行动方案和应急预案 355
 17.2.2 事件管理过程 356
 17.3 营业中断险及其他/360
 17.3.1 营业中断险 360
 17.3.2 良好的机制、文化氛围和合格的
 管理者 362
 主题18 危机沟通和管理
 18.1 危机、危机沟通和管理/364
 18.1.1 危机及其特点 364
 18.1.2 危机沟通的重要性 365
 18.2 危机沟通计划/367
 18.3 危机沟通的关键点/371
 18.3.1 相关方沟通需求分析 371
 18.3.2 “黄金8小时”原则 372
 18.3.3 谣言的产生及应对 373
 18.3.4 形象管理和媒体管理 375
 主题19 业务连续性评估
 19.1 评估基础/381
 19.1.1 评估的定义及定位 381
 19.1.2 评估中的关键问题 382
 19.1.3 评估的目的和作用 383
 19.2 业务连续性管理中的评估/385
 19.2.1 业务连续性管理中的评估分类 385
 19.2.2 业务连续性管理中的评估机制 388
 19.3 评估过程/394
 19.3.1 评估规划 394
 19.3.2 评估实施 396
 19.3.3 结果应用 399
 19.4 业务连续性管理中的评估方法/400
 19.4.1 业务连续性能力的评估方法 400
 19.4.2 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的评估方法 403
 19.4.3 中断事件的评估方法 404
 19.4.4 评估指标、权重体系和综合评分 405
 主题20 业务连续性审核
 20.1 审核基础/410
 20.1.1 审核及相关概念 410
 20.1.2 审核的种类与管理体系审核 412
 20.1.3 审核的价值 415
 20.1.4 审核与评估的区别 417
 20.2 业务连续性审核/418
 20.2.1 概述 418
 20.2.2 审核原则 420
 20.2.3 审核方案 422
 20.3 审核实施/423
 20.3.1 审核活动的主要过程 424
 20.3.2 主要的审核工作文件与审核报告 428
 20.4 审核员的能力与评价/4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