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HK$ 
			141.9
 
  《 
			数据资产:从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4.8
 
  《 
			时代狂澜与士人心波:晚明传奇中的情与理研究
			》
 售價:HK$ 
			96.8
 
  《 
			日本侵华战争及其战后遗留问题和影响
			》
 售價:HK$ 
			74.8
 
  《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售價:HK$ 
			65.8
 
  《 
			百越:公元前10至前3世纪东南沿海的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售價:HK$ 
			162.8
 
  《 
			面向全球南方——欧盟与新兴经济体战略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86.9
 
  《 
			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
			》
 售價:HK$ 
			68.2
 
 
 | 
         
          | 編輯推薦: |   
          | 研究成果丰富。阐述了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驱动电动机技术、功率变换技术、动力电池技术、传感器技术及相关的驱动系统建模、控制与仿真技术。 实用性强。应用实例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与控制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将其应用于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
 |  
         
          | 內容簡介: |   
          | 《电动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结合作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电动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全书共分为8章,阐述了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驱动电机技术、功率变换技术、动力电池技术、车载传感器技术及相关的驱动系统建模、控制与仿真技术。书中内容紧密围绕近年来电动汽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关键技术,对于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电动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车辆工程、自动化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控制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等学科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电动汽车及其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  
         
          | 目錄: |   
          | 前言 第1章绪论
 11电动汽车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111电动汽车发展的背景需求
 112电动汽车发展的意义
 12电动汽车的分类
 121纯电动汽车
 1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2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13电动汽车的发展概况
 131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
 132国内外电动汽车的研发与发展现状
 133电动汽车发展展望与关键技术
 14电动汽车驱动与控制系统
 15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电动汽车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1电动汽车的构成
 211电力电子驱动子系统
 212能量子系统
 213辅助子系统
 22电动汽车的驱动形式
 221传统机械驱动方式
 222电机-驱动桥组合式
 223电机-驱动桥整体式
 224轮毂电机分散式
 23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
 231电动汽车受力分析
 232电动汽车动力学方程
 233电动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附着率
 24电动汽车的性能指标
 241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
 242电动汽车的制动性能
 243电动汽车的燃料经济性
 25电动汽车的典型行驶工况
 251美国行驶工况
 252欧洲行驶工况
 253日本行驶工况
 26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技术
 31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概述
 311电动汽车对驱动电机的要求
 312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分类
 32直流电机
 321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
 322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323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
 324直流电机的控制
 325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应用
 33交流异步电机
 331交流异步电机的基本结构
 332交流异步电机的工作原理
 333交流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334交流异步电机的控制
 335交流异步电机的特点及应用
 34永磁同步电机
 341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
 342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
 343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344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
 345永磁同步电机的特点及应用
 35无刷直流电机
 351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
 352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353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
 354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
 355无刷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应用
 36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电动汽车功率变换技术
 41功率变换技术概述
 42功率半导体器件
 421功率二极管
 422功率场效应晶体管
 423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43PWM控制技术
 431PWM的基本原理
 432PWM的分类
 433PWM的控制方法
 44典型功率变换电路
 441AC/AC变换电路
 442AC/DC变换电路
 443DC/DC变换电路
 444DC/AC变换电路
 45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
 451制动能量回收原理
 452制动能量回收电路
 46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
 51动力电池的概念及分类
 52动力电池的结构与原理
 521动力电池的组成
 522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
 53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基本参数
 54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
 55电动汽车常用动力电池
 551化学类动力电池
 552物理类动力电池
 56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存在的问题
 57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测试与管理
 571动力电池的测试
 572动力电池的管理
 58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电动汽车车载传感器技术
 61车载传感器简介
 62传感器技术基础
 621传感器的组成与分类
 622传感器的特性与指标
 623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
 624传感器的性能与要求
 63速度传感器
 631转速传感器
 632车速传感器
 633轮速传感器
 64转向传感器
 65电压-电流传感器
 651霍尔元件式电压-电流传感器
 652分流电阻式电流传感器
 66温度传感器
 661热敏铁氧体温度传感器
 662空调系统温度传感器
 67力矩传感器
 671霍尔式力矩传感器
 672磁阻式力矩传感器
 68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71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概述
 72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组成及要求
 721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组成
 722电动汽车对驱动系统的要求
 73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性能
 731基本性能要求
 732动态性能指标
 733稳态性能指标
 74电动汽车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的车速-电流双闭环控制
 741电动汽车直流电机驱动系统模型
 742电动汽车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的车速控制方式
 743电动汽车直流电机驱动系统车速-电流双闭环控制
 75电动汽车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751模糊控制理论概述
 752电动汽车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模型
 753电动汽车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76电动汽车无刷直流电机制动能量回收及制动力分配策略
 761电动汽车无刷直流电机制动能量回收原理
 762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策略及制动能量回收
 77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电动汽车仿真技术
 81电动汽车仿真技术
 811系统仿真的含义与分类
 812电动汽车仿真方法
 813离线仿真技术
 814硬件在环仿真技术
 82电动汽车仿真软件
 821ADVISOR仿真软件
 822CRUISE仿真软件
 823CarSim仿真软件
 83电动汽车整车仿真实例
 8
 |  
         
          | 內容試閱: |   
          | 汽车工业是现代科学技术重大的成就之一,在满足货物运输、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流动性需求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然而,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全球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燃油汽车带来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发展高效、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我国非常重视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并将新能源汽车确立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20年国务院颁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电动汽车涉及机械、电子、控制、电力电子、电机驱动和动力电池等技术,将这些技术与电动汽车技术相融合,促进电动汽车理论和技术的进步,是必须进行的一项关键性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突破新能源汽车高安全动力电池、高效驱动电机、高性能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
 驱动与控制技术是提高电动汽车实用性的一项关键技术。编者及其团队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学术成果和经验体会,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技术进一步充实和扩展,整理出版了这本书,以期推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理论和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本书的特点是研究成果丰富,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强,在注重理论阐述的前提下,力图做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全书内容分为8章,主要阐述了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驱动电机技术、功率变换技术、动力电池技术、车载传感器技术及相关的驱动系统建模、控制与仿真技术等。本书的内容和应用实例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与控制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将其应用于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
 本书由杨盼盼、龚贤武、林海和于雅鑫编写完成。具体分工如下:第1章和第7章由杨盼盼编写,第2章和第8章由龚贤武编写,第3章和第4章由林海编写,第5章和第6章由于雅鑫编写。全书由杨盼盼和龚贤武统一整理定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长安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与教务处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遗漏和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