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一语胜万言
			》
 售價:HK$ 
			49.5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HK$ 
			104.5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HK$ 
			141.9
 
  《 
			数据资产:从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4.8
 
  《 
			时代狂澜与士人心波:晚明传奇中的情与理研究
			》
 售價:HK$ 
			96.8
 
  《 
			日本侵华战争及其战后遗留问题和影响
			》
 售價:HK$ 
			74.8
 
  《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售價:HK$ 
			65.8
 
  《 
			百越:公元前10至前3世纪东南沿海的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售價:HK$ 
			162.8
 
 
 | 
         
          | 編輯推薦: |   
          | 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精选常见的120多种本草,包含释名、性味、修治、发明、功效、医家名论等内容,白话解读,普通人也能轻松读懂。 图文并茂,速查速用。绘制植物图片,用牵线图解的方式解读其功效、性味等知识;另附药材实拍图,详解药材的选鉴技巧,速查速用,让你会认药、会用药。
 精选方剂,放心实用。精心筛选调理当下常见病的附方,由中医学博士严格把关,兼具准确性和实用性。
 |  
         
          | 內容簡介: |   
          | 《图解本草纲目极简养生速查全书》精心挑选了120多种常用、常见的中草药。分为功效、药用部分、医家名论、使用禁忌、形态特征、成品选鉴、实用妙方和中药趣味文化等10大版块,以图解的方式对《本草纲目》进行了全新的编写,手绘彩色图片展现出植物的细节,加上牵线图解,详实严谨地为读者展现原书的精华。此外,每种药材都配以珍贵的金陵古版图、逼真细致的手绘插图和实物照片,还有对药材成品的文字描述,立体全方位地为读者展现中草药的形态,帮助读者更加快速地鉴别中草药。 |  
         
          | 關於作者: |   
          | 张中华,199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药学院,1994年7月入伍,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副院长、主任药师( 正教授级)。 历任药师、药房副主任、药房主任、医务处副主任、感染控制科主任、副院长等职。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参加中国第六批赴南苏丹(瓦鸟)维和医疗队任队长,2016年9月获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2016年9月被授予联合国驻南苏丹特派团“总司令嘉奖”和“优秀指挥官”, 2017年荣立二等功1次。 |  
         
          | 目錄: |   
          | 图解《本草纲目》 补泻温凉,换个方法讲《本草纲目》 / 13
 气味阴阳,了解中药的步 / 14
 君臣佐使,功效也有轻重之分 / 16
 升降浮沉,用药须顺应四时 / 18
 优劣鉴别,眼鼻手口四大法 / 20
 煎煮服用小常识 / 21
 中药使用禁忌 / 22
 解表药
 麻黄 发汗解表药 / 24
 生姜 朝含三片姜,不用开药方 / 26
 防风 帮助身体抵御风邪 / 28
 荆芥 流行感冒,不用烦恼 / 30
 细辛 不再鼻塞流涕,还你畅快呼吸 / 32
 香薷 暑天贪凉生病就用它 / 34
 苍耳 路边拾来的散寒止痛药 / 36
 葱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 38
 胡荽 赶走身体里的不正之气 / 40
 薄荷 清新口气,让你神清气爽 / 42
 桑 清热祛风的明目良药 / 44
 菊花 夏季泡茶清凉消暑 / 46
 柴胡 防治风寒感冒效果好 / 48
 升麻 轻身益寿解百毒 / 50
 牛蒡 风靡全球的高档蔬菜 / 52
 葛 适合“三高”人群的保健良药 / 54
 清热药
 知母 润肺滋阴,清肺泻火 / 56
 天花粉 让你的火气烟消云散 / 58
 夏枯草 清火降压的凉茶原料 / 60
 决明子 明目润肠的眼病克星 / 62
 鸭跖草 清热利尿的“翠蝴蝶” / 64
 白鲜 赶走一切热毒风 / 65
 黄芩 天然有效的“植物抗生素” / 66
 黄连 治疗下痢腹泻的 / 68
 连翘 消肿止痛的“疮家圣药” / 70
 蒲公英 女性乳腺疾病不用愁 / 72
 白头翁 治温疟寒热,疗金疮 / 74
 酸浆 酸甜可口的美味中药 / 76
 紫花地丁 无名肿毒去无踪 / 78
 半边莲 小草不起眼,蛇毒大克星 / 79
 青蒿 酷夏的消暑热良药 / 80
 紫草 排毒养颜的女性美容佳品 / 82
 玄参 治疗咽喉肿痛的 / 84
 马兰 摆脱久“痔”不愈的痛苦 / 86
 酢浆草 通利二便的酸味小草 / 87
 祛风湿、利湿、渗湿药
 木瓜 关节酸痛,一网打尽 / 88
 独活 轻松改善颈椎病 / 90
 秦艽 筋脉不痉挛,手脚更灵活 / 92
 豆蔻 健脾消食的调味佳品 / 94
 苍术 从此远离筋骨无力 / 96
 苜蓿 利五脏、通小便的盘中美味 / 98
 薏苡 营养价值极高的谷物 / 100
 泽漆 消除浮肿,还你本来面目 / 102
 泽泻 清湿热,利小便,消水肿 / 103
 冬瓜 祛湿利尿,降压效果好 / 104
 车前草 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妙药 / 106
 瞿麦 清心热、利小便的石竹花 / 108
 灯芯草 清心火,下肺气,治喉痹 / 109
 温里理气、开窍安神药
 附子 回阳救逆品 / 110
 花椒 厨房里的芳香之宝 / 112
 吴茱萸 温暖肝胃的驱寒药 / 114
 桂 香气浓郁的温里药 / 116
 丁香 温中散寒治呕逆 / 118
 胡椒 温中下气,善解食物毒 / 119
 干姜 回阳通脉不可少 / 120
 茴香 暖胃驱寒、理气止痛的香料 / 121
 茉莉 芳香解郁,缓解胸腹胀痛 / 122
 刀豆 佳肴良药,益肾补元气 / 123
 枳 消积破气,通利关节 / 124
 兰草 调节脏腑,芳香润泽 / 126
 莎草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 128
 菖蒲 补五脏,开九窍,醒神益脑 / 130
 苏合香 通窍醒脑,驱一切不正之气 / 132
 远志 赶走失眠健忘,还头脑清醒 / 133
 灵芝 神经衰弱和失眠者 / 134
 檀香 行气止痛的佛家圣品 / 136
 荔枝 妃子笑,疝气走 / 137
 泻下消食药
 郁李 消浮肿,清宿食 / 138
 甘遂 性味苦寒的泄水圣药 / 139
 牵牛子 泻下驱虫的胃肠“清洁工” / 140
 松子 延年益寿的“长寿果” / 142
 大黄 峻猛“将军”,泻下有奇功 / 144
 芫花 既能泄水,又可行气 / 146
 山楂 健胃消食的灵丹妙药 / 148
 止血活血药
 川芎 血虚头痛必用川芎 / 150
 延胡索 活血行气药品 / 152
 大蓟、小蓟 皆是寒凉能止血 / 154
 地榆 清火明目的凉血药 / 156
 桃 补中益气,活血化瘀 / 168
 益母草 活血祛瘀的妇科药 / 170
 王不留行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 / 172
 骨碎补 长在石头上的跌打损伤药 / 174
 蓬莪术 治跌打损伤的良药 / 176
 月季花 调经止痛的经期药 / 177
 止咳化痰药
 半夏 健脾养胃,化痰能力极佳 / 178
 旋覆花 清除寒痰止呕逆 / 180
 天南星 燥湿化痰的良品 / 182
 白前 止咳平喘,寒证热证都适用 / 183
 贝母 止咳消痰的药中之宝 / 184
 前胡 降气散风邪,化痰通五脏 / 186
 桔梗 餐桌上的宣肺祛痰药 / 188
 款冬花 久咳不愈用款冬 / 190
 马兜铃 清肺止咳的藤上果 / 191补虚健体药
 人参 大补元气的“百草之王” / 192
 黄芪 五脏皆补的补气圣药 / 194
 甘草 解百毒,调众药 / 196
 枣 养脾胃的“天然维生素丸” / 198
 当归 通治全身疾病的补血圣药 / 200
 龙眼 驻颜有术,不是梦想 / 202
 芍药 白芍补益而赤芍泻利 / 204
 地黄 生精补血的天赐良药 / 206
 淫羊藿 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 / 208
 肉苁蓉 补肾壮阳的“沙漠人参” / 210
 韭 全身都是宝的“起阳草” / 212
 巴戟天 呵护男性健康的良药 / 214
 杜仲 补肾虚,远离腰背酸痛 / 215
 菟丝子 攀缘附生的补肾药 / 216
 沙参 千万不能用错的补阴药 / 217
 百合 润肺的秋季常用药 / 218
 石斛 滋阴养胃,兼能补肾养肝 / 219
 麦门冬 养阴除烦,清心肺之热 / 220
 玉竹 能代替人参的补虚良药 / 222
 黄精 补脾益气的“草部之首” / 224
 枸杞 药食两用的进补佳品 / 226
 芝麻 延年益寿的“不老药” / 228
 收涩驱虫药
 五味子 五味俱全,补养五脏 / 230
 肉豆蔻 止泻驱虫暖脾胃 / 232
 莲藕 妇孺童妪的滋补佳珍 / 234
 金樱子 外敷消痈,内服固精 / 236
 石榴 延缓更年期,让你更年轻 / 238
 槟榔 绦虫蛔虫,一个都跑不了 / 240
 梅 酸酸味道好,驱虫功效高 / 242
 蛇床 能壮阳、杀虫的灵药 / 244
 附录:矿物药和动物药 / 246
 |  
         
          | 內容試閱: |   
          | 我国的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从“神衣尝百草”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可窥见一斑。因地大物博、中草药资源丰富,我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医药大国。几千年来,我国中医药学经过不断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成书于明代的《本草纲目》历时近30年编纂而成,共52卷,约190万字,可谓卷帙浩繁,集几千年来食物、药物的种植、收采、调制及医养功效之大成,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地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的发现和突破,是16世纪之前我国系统、完整、科学的一部药学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由于文言文晦涩难懂,大大妨碍了读者对《本草纲目》的正确理解,因此我们特地为读者量身定做了《图解本草纲目极简养生速查全书》一书,以帮助读者更加轻松地认识和使用中草药。
 本书以图解的方式对《本草纲目》进行了全新的编写,精心挑选了120多种常用、常见的中草药,分为功效、别名、药用价值、医家名论、使用禁忌、形态特征、成品选鉴、实用妙方和中药趣味文化等板块,言简意赅、通俗明了,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同时力求翔实严谨地为读者展现古书的精华,力图使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文化。每种药材都配以珍贵的金陵古图、逼真细致的手绘彩图和纯实物图片,全方位、立体地为读者展现出中草药的形态。其中,金陵古图是古刻本罕见的珍品,线条简洁、古朴大气,极具收藏价值;手绘彩图色彩逼真,将植物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并运用直观的牵线图解,用浅显的文字对植物的花、叶、果实、根等部位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纯实物图片则向读者展现了植物入药时的形态,加上对药材成品的文字描述,可以帮助读者更加快速地鉴别中草药。
 本书知识性、美观性与实用性并重,在科学普及中草药知识的同时,给读者以美的阅读享受,帮助读者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保健药方,提高生活质量。
 |    |